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瑶族银饰这么美!走一起去金平这里现场看制作 还可以开开心心买买买!

瑶族银饰这么美!走一起去金平这里现场看制作 还可以开开心心买买买!

时间:2020-05-28 11:13:35

相关推荐

瑶族银饰这么美!走一起去金平这里现场看制作 还可以开开心心买买买!

从金平县城出发走一段高速路,转入原来的老二级公路,大概行驶30分钟左右就能达到一个美丽的乡村——金河镇干塘村委会水碓冲村小组,这里生活着239户1102人瑶族群众,个个都是能工巧匠,这里的银饰品远近闻名。

巧夺天工

瑶族银饰

山水宝地出匠才

在这个村子里生活着的大部分村民都会制作纯手工银饰品。“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传统工艺,一直以来我们家都靠它养家糊口。”省级银饰手工技艺传承人赵文亮介绍说,20岁起就通过前辈传授和自学银饰手工技艺,如今40年有余,熟练掌握了瑶族、哈尼族、彝族等多种民族银饰手工制作技艺,并收有徒弟12人。据了解,赵文亮曾被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民族画报、云南日报、今日民族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过。

除此外,他的大儿子赵贵方和小儿媳赵付兰也在他的传授下,技艺超群,如今被评选为州级银饰手工技艺传承人。

“我们村曾经出现过‘家家打银饰,人人学手艺’的景象,但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很多人家不再打银饰,转做其他去了。”赵文亮说,目前水碓冲一组还有20多户人家在做手工银饰品,其他的村民,有的外出务工,有的靠种植和养殖等发家致富。

水碓冲村被命名为“瑶族银饰工艺之乡”,并列入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银饰手工技艺传承人19人,其中:省级传承人1人,州级2人,县级16人。

水碓冲

天空微微露出些蓝色,环绕山间的雾气还未完全散去,林间传来“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深吸一口这清新的空气,整个人神清气爽,身心苏畅。水碓冲背靠国家级原始森林“分水岭”保护区,森林茂密,远远眺望,民居错落于大山深处星落棋布,只觉其身在画卷中。

技艺超群出精品

瑶族银饰

“咚咚咚……”在赵贵方家的一楼传来了赵文亮打银的响声,每天,天一亮赵文亮就起来,吃过早点后,就投入到了银饰品加工工作中。

“我在打造的是脖圈,这个饰品的做工用时比较长,对技术有一定的要求。”说完赵文亮又投入到了工作中。虽然脖圈看上去很简单,也没有花纹、图案,但是它的做工非常考验银匠。它是由一根普通的银条通过两个小时的打磨烧制,再经过多项步骤才能打造成一件像样的脖圈。

就打造脖圈这项技艺,赵贵方学了一年也只学到了皮毛。

据赵贵方介绍,打造一件银饰品需要完成很多步骤,化银、锻打、粗加工、制作、精加工、焊接、酸洗等步骤,一个星期只能能打出一套完整的银饰品,简单点算也有6件,脖圈、吊链(2件)、排扣、背链(2件)。

阳光光线

在赵贵方家的客厅里,赵付兰身着一套瑶族的民族服装,带着整套的银饰品,专心致志的正在焊接吊链。“需要焊接的银饰,在接口处贴上焊药,用喷火枪慢慢把焊药烧化,把接口焊牢。焊药的配方、喷火的温度与时间长短,都与焊接质量密切相关。”赵付兰如是说,一套银饰品大概能售价是1.4万元。但一般买全套的比较少,除非是出嫁或者是过年才会有人买全套,平日里,大家都是买单件。

水碓村的银饰手工艺品是传统的家庭手工业,历史悠久,远负盛名,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精湛的银饰制作手工艺成为远近闻名的“银匠村”。其产品因根植传统,手工制作银首饰种类繁多,工艺独特,构图精美,栩栩如生,物美价廉而远销远销广西、广东以及越南、泰国、老挝、缅甸、日本、美国等国内外。

据了解,目前除了每个星期天能在金平县城土产公司附近买到银饰品外,还有很多人会直接到家里定制。

“有的越南人经常来找我们拿货到他们国家售卖,每次来都是批量拿。”赵贵方说,最好售卖的时间是每天的11月份至次年的6月份,这段时间内收入能达近2万元/月。

离开水碓冲村小组时,已近中午。这时雾气全部散开,太阳高照。村子里,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慵懒的小猫跑到沙堆上晒太阳;田间地头,有的人家准备收耕回家,有的还在吆喝老牛继续耕田,农家田园的美丽风景让人流连忘返。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