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街头艺人 从“游荡者”到“街头景观”

街头艺人 从“游荡者”到“街头景观”

时间:2024-07-13 12:23:44

相关推荐

街头艺人 从“游荡者”到“街头景观”

街头艺人,原本是指不定期出现在街头人行道上、商场门口、广场上和地铁站人行通道等等人流量比较大的空间中,并以唱歌、跳舞、杂耍等艺术行为来吸引人群注意力的表演者。他们最初的身份意义是具有“民间性”“个体性”和反体制化色彩的,而街头艺人的魅力,也正在于他们的非体制化身份,以及他们对于金钱至上的现代都市资本逻辑秩序的不屑态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新世纪初,政府对街头艺人的管理,基本出于维护城市秩序和规范街头制度的考量,所采取的则是简单的驱逐手段。

成为街头的“文化景观”

随着中国都市化和现代化速度的加快,官方对街头艺人的管理方式有了较大变化,而街头艺人的身份意义亦随之改变。概而论之,都市对街头艺人的态度和管理方式从排斥转变为吸纳,而街头艺人则从都市“游荡者”变成了都市街头的“文化景观”。

对一些全球化大都市而言,街头艺人常常是街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在学习欧美一些大都市的基础上,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都市,近年来开始有意将街头艺人纳入到街头文化中,使其成为街头的“文化景观”。例如,,上海开始发放“上海街头艺人节目审核许可证”,将街头艺人纳入到城市管理体制;,成都则开始公开招募街头艺人。有评论认为,这些街头艺人,不需要城市付出经济成本,就可以为城市文化添砖加瓦,给繁忙而枯燥的都市生活带来一种“诗与远方”的美好感觉。

有趣的是,街头艺人景观化的过程,也正是其体制化的过程。将街头艺人打造为都市街头的“文化景观”,事实上也是对街头艺人最初的身份中所蕴含的抗争性的收编,由此,街头艺人从自发的、游移于组织化劳动之外的“游荡者”,转变为一种隶属于体制的普通都市工作者。

都市以“现代城市应培育自己的街头文化”为名,将原本被驱赶的街头艺人招募回来,表面看起来是凸显了都市的街头文化。这种凸显,亦是为了对抗整齐划一的都市秩序,建构一种与有别于官方的,更具活力的,同时也富有“民间”与“个体”色彩的街头文化。但是,被体制化的街头艺人,已然不再是“街头艺人”。街头艺人这一身份中原本所蕴含的对于金钱秩序的抵抗,对体制化生活的逃离,在其景观化的过程中被消解了;换言之,原本承载着都市人所投射的异托邦式想象的“街头艺人”,变成了主流文化的延伸,反而限制了街头文化的发生与兴盛。(via 社会科学报 点击“了解更多”获取全文 )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