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中国餐桌上的转盘 对老外来说就是神物

中国餐桌上的转盘 对老外来说就是神物

时间:2020-07-29 10:54:57

相关推荐

中国餐桌上的转盘 对老外来说就是神物

“这是最伟大的食物供应方式。没有慌乱的侍者,没有野蛮的掠食者,足够多的人聚在这里,人们和平而幸福。”

初次体验餐桌转盘的外国旅行团无不表露出惊叹,宛如嘉年华的趣味进食方式没想到却如此好用。

仿佛有一双无形之手服务于众人。以动衬静,快慢相间,你可以选择何时跳过何时停下,你永远不会错失任何一道菜。

“高效而文明,和筷子一样,中国餐厅将几何哲学运用的如此完美。”

皇后区球友俱乐部的几位铁汉决定在运动后放松自己。他们来到China Café,在点菜的间歇,在回旋的酒瓶间,他们眼神涣散,气沉丹田。

“平和的运动孕育着巨大能量,就像太极。”

还没上菜先舒坦了,相信待会儿他们会吃得更多。

有中餐的地方就有餐桌转盘,美国人亲切地称呼它为Lazy Susan。

谁也不知道这个名字从何而来,他们只是声称看穿了它的灵魂:

一个名叫苏三的侍者藏匿于转盘中,她从不出手,便能将所有人好好招待。

懒惰是发明之母——本杰明·富兰克林

有媒体将lazy susan盛赞为“餐饮文化的伟大发明”,甚至拍摄了创意短片,展示一位虚拟的精灵主妇,如何依靠懒惰引发一场改革。

观看餐厅文化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的精彩虚拟故事

不得不说这比“转盘”更值得玩味。我们眼里的日常器具,在老外眼中却赋有神力。

好比背纹关公膜拜李小龙,源自东方的你可以不懂,但必须敬畏。

Reddit的这张funny GIF就是最好的证明。酒店餐厅的工作片段收获上万点击,网友都看傻了。

评论展示了他们的内心戏,玄乎,高深,煞有其事。搞得我下次吃饭都得插三炷香拜拜。

油管上也有相似视频。无不是身手矫捷的服务生,随便摆弄几下就将苏三请出来。

“这是进餐前的仪式,用中国功夫唤醒苏三。”

“我敢说这玻璃是用金刚石做的,圆周经过了数万次磨砺,凝聚了精气神,能够更好的连接桌子与客人。”

这不是玩笑,它在很早之前就出现在了综艺节目里。

苏三不是你想转就能转得动的。不带点谦卑的心吃中餐,结果只能山不转水转。

“在china café你得学着老实点。”

苏三之名众说纷纭,她可以是中国人苏三也可以是英美人Susan,正如它的身世,扑朔迷离,横贯东西,让人着迷。

有媒体指出,它可以追溯自中国元朝农学家王祯的伟大发明“转轮排字盘”。

“通过转动轮盘,工人能够轻松快速地排放活字字模,极大程度提高活字印刷效率。这和旋转用餐的原理何其相似。”

尤其是这张印着菜单的Lazy Susan对比图,我信了,我被祖先的智慧深深折服。

在18世纪,英国《绅士杂志》就描述了沉默的桌子机器如何取代杂乱无章的仆人。lazy susan开始派上用场。

那时的lazy susan只是一种浮华的装饰,一种布尔乔亚的情调,你很难明白三个人的小桌有啥转动的必要。

而在华人手里,它就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二战后的美国,人丁兴旺,各路餐馆混乱不堪。旧金山唐人街一家粤菜馆的华裔老板Johnny Kan改造了lazy susan,使用它构建大餐桌,从此秩序井然,效率提高,客流如云。

人们称之为餐饮界的革命,名媛大亨慕名前来,各路餐馆企图仿效。

然而Johnny Kan则与中国制造商有密切的业务往来,这一改造也只在中餐厅蔓延开来。

1965年,Johnny Kan与名流商贾一同进餐

如今的中餐厅,仅需极少的服务生即可运营数以百倍的客源。

美国人视这种设备为人民智慧实践的一部分,它不仅极大程度上解放了劳动人民的双手,并且所有访客在用餐时可以轻松,平等地获得食物。

为什么餐桌转盘在中国如此流行

“它将中世纪圆桌骑士精神贯彻到家庭及社区聚会当中,不仅所有的食物共享,所有谈话都成为共同话题。它更好地连接了我们每个人。”

Quora上的相关问答彰显了外国友人对Lazy Susan的喜爱,只恨这种智慧型器具没有本土化运用,只得望洋兴叹。

相比美式长桌,人们吃得有限还各聊各的,老太太在镜头前露出了尴尬的笑脸

尽管分餐制逐渐普遍,但在团体用餐方面,圆桌转盘依然无可替代地彰显其优越性。

假期的饭局让来自欧美的游客在我国结下友谊。或许在未来的日子里,头顶青天的汉克还能想起对桌的凯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