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39)福建省泰宁县新侨乡大源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39)福建省泰宁县新侨乡大源村

时间:2020-06-13 10:13:38

相关推荐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39)福建省泰宁县新侨乡大源村

海拔800米高的大源村被青山绿竹环抱,静谧而安详。

位于上大源村的严氏宗祠,宗祠内常年有人管理,保存较为完好。

戴氏宗祠精美人物木雕。

戴氏官厅梁上的镏金镂空花鸟图案。

镇安桥是村里保存下来的唯一古桥。

上大源村的南溪庙、文昌阁、三圣庙组群是当年考生进京赴试的观光处。

古建筑群的一些木构件已受腐蚀并出现倾斜。

古驿道穿村而过,这曾经是通往江西的要道之一。

大源村附属新桥乡,位于泰宁县西北部闽赣接壤之地,恰是泰宁历史人文景观的富集区,也是泰宁海拔最高的建制村。村庄四周群山矗立,顶峰竞秀,东邻邵武,西毗建宁,北倚江西黎川,是交通四达之地。

大源至迟在五代末期就已经成为闽赣间的重要通商孔道,“仕宦商旅,纷至沓来”,其经济在清朝康、乾、嘉三朝时发展迅速,做为闽赣之间重要的贸易通道,物流人走,村落经济与建设极大繁荣。

大源村落由严、戴两氏先后开基,“历宋迄元,瓜绵椒衍,支分派别,其原原委委,昭如日星”(《严氏族谱·原序》)。村庄现存古碑、石刻等,与严、戴两姓族谱中的“里居舆图”等相与吻合,足以证实当初大源村的总体格式,至迟在明中期时已经完整形成。

古建筑形式以民居为主,其中保留较为完全的有20余处。这些古民居与周边的村落环境完善联合,青砖黑瓦中透出的清水木构造,与山林之景彼此映衬,表示出山地村居的朴实与凝实。

而民居多为前后一至二进合院式,依山而建,层层递高;主厅后部太师壁前设立神龛或神橱,民居的后部多建有半圆形的花胎,是闽西北客家建筑的典范代表。

作为大源民居代表的戴氏官厅,位于下大源村的村尾,是大源村现存范围最大的古民居建筑群。长官建筑由左右并列的三条轴线组成,每条轴线上分布前后三堂;在主座建筑的前部,有门坪及半圆形水池,后部也有半圆形的花胎,左右各一列横屋,在右列横屋的外侧,还另外建有从属的经堂等建筑。建筑始建于明后期,清乾隆年重修主座前堂、正堂部分,后堂仍完整坚持明代原貌。

大源村的庙宇建筑,重要也是水尾修筑。因为村落由上、下两村组成,历史就构成了两个水尾建筑组群,即上大源村的南溪庙、文昌阁、三圣庙组群,以及下大源村的隆兴庙、永安殿、奎星阁组群等。庙宇依山构筑,掩映于翠树丛中,风景精美,别有韵味。

作为一个有着长久历史传承的古村落,大源村领有传统节日、传统手工艺和特色传统风气类型,以及源于本地并广为传播的诗词、传说、戏曲、歌赋的231种。

从泰宁到建宁

泰宁的红军街以前竟不知道

泰宁的老街也是第一次见,县城还能看到这样古朴的老宅,感觉真是不错!

泰宁大源村的老房子——严氏宗祠

大源村的傩舞民俗至今尚存,地道的原汁原味!

大源村的神龛也是别具特色,敬奉“天地国亲师”却全县相同。

大源村的古驿道与风格独特的古亭

幽幽古道与古木见证的是沧桑与历史

敬畏古树即是敬畏自然与生命

大源村古民居虽然不多,但都大可一观,这是戴氏宗祠

古巷外就是新街,一种新徽派建筑

县城里古宅的神龛可以印证历史的风俗

建宁的红色旅游主要集中在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这是当年“朱毛”住过的房子。

“反围剿”纪念馆

纪念馆专题突出,资料详实,很值一看。

纪念馆有不少资料都是第一次见

\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