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干货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解读

干货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解读

时间:2019-02-09 10:09:25

相关推荐

干货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解读

一、《九成宫醴泉铭》来源

《九成宫醴泉铭》作者是魏徵(580—643),字玄成,魏州曲城(今河北省巨鹿县)人,隋末由李密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起义失败后,投奔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魏徵成为重要辅臣,以直谏知名,官至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拜太子大师,卒溢文贞。

《九成宫醴泉铭》书写者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人,欧阳询一生经历了陈、隋、唐三个朝代,少年时期生活在南朝陈,因出身贵族,且聪明敏悟、勤奋好学,所以年轻时读了不少书。后他父亲因犯谋反罪被杀,欧阳询得到父亲好友江总的帮助才免于一死。唐初,由于得到李渊和李世民的器重而做过给事中、率更令、弘文馆学士等官职。他的楷书,博采南北朝宏碑巨制,兼有铭石之书与魏晋尺牍真迹之长,刚健险劲,法度森严,在书法史上,他的影响之大,除二王、颜真卿之外,很少有人可与比拟。

唐贞观五年,太宗皇帝命令修复隋文帝之仁寿宫,改名九成宫。第二年,太宗帝避暑来到九成宫,在游览宫中台观时,偶然发现有一清泉。太宗帝万分欣喜,便令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而立一石碑。这便是”九成宫醴泉铭”。碑载:贞观七年四月唐太宗到此,”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其清若镜,味甘如醴。”说明了醴泉的由来。铭末曰:“黄屋非贵,天下为忧。人玩其华,我取其实。还淳反本,代文以质。居高思坠,持满戒溢。”颂中有劝,是魏徵对太宗的谏语。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时年七十六岁)所写书法,浑厚沉劲,意态饱满,写撇、捺常用圆笔,显得圆融流畅,写弯钩用转法,曲圆较长,适成全字有力的支撑,这些表现了溶隶于楷的特点。因铭文与碑文分别出自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和以直言谏君而闻名的宰相魏征之手,加之当朝皇帝李世民是中国封建社会数以百计帝王中一位较英明的君主,特别是”贞观之治”被公认为是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因此《九成宫醴泉铭》被誉为”天下第一铭”,《九成宫醴泉铭》碑也被誉为”三绝”碑。

二、《九成宫醴泉铭》艺术风格

《九成宫醴泉铭》高华浑补,体方笔圆,此汉之分隶、魏晋之楷合并酝酿而成者。《九成宫醴泉铭》平直中又有精细变化,撇捺用圆笔,钩多用隶法,直钩出锋较短,弯钩曲圆,结体窄长,写得工整刚劲,法度森严,结体上下匀称,用笔峭劲稳重,结构看似平稳端正,而横画多稍向上取势与结构组合使人感到险峻欹斜。这种稳重寓险,险中求稳的结构特点正是欧楷的鲜明个性。此碑竖画伸展,结构长方,左右对应竖面往往呈内凹之势,更显得字形耸立挺拔修长。

稳重寓险

险中求稳

隶意

内凹之势

三、《九成宫醴泉铭》基本笔画

1、点画(6种)

2、横画(3种)

3、竖画(2种)

4、撇画(4种)

5、捺画(3种)

6、钩画(7种)

7、其他笔画

四、《九成宫醴泉铭》(宋拓)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