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戒尺老师!是什么?好怕怕呀

戒尺老师!是什么?好怕怕呀

时间:2024-07-29 07:01:55

相关推荐

戒尺老师!是什么?好怕怕呀

戒尺老师!是什么?好怕怕呀

贝拉老师的新一期更新姗姗来迟,抱歉久等了。上一次我们说到使用冷处理的方法(冷静法)引导不良行为,这个方法对于贝拉之家的家长来说,一定不陌生。在贝拉之家,这是唯一的惩罚方法,每一次有新家长针对体罚提出疑虑时,老师们都会不厌其烦地反复说明:冷静法是我们唯一的惩罚方法,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体罚。冷静法适应于3周岁前,那3周岁以后呢?贝拉老师是云南人,还记得云南老家有句话:“爱到3岁,恨到老。”虽然不知道这句话是从哪儿来的,但我们都能感觉到,对3岁以后的孩子,家长是如何的爱“恨”交织。3岁以后,孩子进入到一个独立意识逐渐觉醒的时期,孩子心智渐开,心中“我”的觉醒一天比一天明显。在这个阶段要是再想用冷静法去引导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孩子是很难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的。而且,孩子这个时期成长迅速,如果家长还想强制冷静,估计大人都累出了一身汗了,还是拗不过孩子。还没等家长把孩子带到冷静角,孩子早就不知道窜到哪里去了(冷静法的具体使用请参见上一篇分享文)。这样我们就需要其他的方法来帮忙,这个方法就是“戒尺老师”。

一听到“戒尺”二字,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贝拉老师要教我打孩子了,要教我体罚了。不瞒您说,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方法时也是这个反应,但当我了解了使用细则后,我的疑虑就消失了。我们在很多古装片里都看到过教书先生拿着戒尺打犯错的孩子,我们要讲的是同一个戒尺,但又不完全是。说它是同一个,是指我们可以特意做一个,或者买一个外形和功能差不多的戒尺备用。说它又不完全是,指的是我们的戒尺不是放在学校的,而是放在家里的。不是由老师来使用的,而是家长。那为什么要叫它“戒尺老师”呢?我们从“老师”二字足见对它的尊敬之意。这个尊敬是需要全家成员一起维护的。

尊敬“戒尺老师”,体现在两个方面:1、放置的位置。“戒尺老师”要放置在家里特定的位置,最好是显眼、尊贵的位置。平时大家都能看见,达到即使不使用,也具有威慑力。2、使用时的尊敬。请用“戒尺老师”是一件极其慎重的事,使用时家长要饱含十二分的尊敬来请求它的帮助。“戒尺老师”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器具,更是一种对规则的尊敬,我们都知道从小培养孩子对规则的尊敬是何等重要。

那请用“戒尺老师”是体罚吗?完全不是!体罚是羞辱,是以牺牲孩子的尊严为代价,用皮肉之苦换得孩子暂时的服从,而这种服从时常是口服心不服。孩子很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过不了多久又忘了家长的苦口婆心,开始重蹈覆辙。您可能会问,那这个好复杂,要怎么妥善地请用“戒尺老师”还不是体罚呢?关键就是“尊重”,尊重地请用,一旦用,就用到孩子的心里去。这里,请用的第一个要点是:家长先请用戒尺老师打自己。无论孩子犯什么错,家长首先要自检,必然有自己教育、引导不正确、不到位的地方,家长首先有错。戒尺打在家长自己身上,一是对戒尺老师的充分尊重,二是唤醒孩子对父母的深爱和体谅,“妈妈你不要打自己,妈妈你打我吧”,三是孩子感受到父母和自己处于相同的位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为请用戒尺老师而对亲子关系带来的伤害。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使用戒尺老师一定不是互相打,而是自己打自己,才不会影响戒尺老师在家里的尊敬地位。

请用“戒尺老师”的第二个要点是:不用则已,一旦使用,则用到关键之处。“戒尺老师”是一种象征意义,它放在家里尊敬的位置,是要提醒家庭成员尊重基本的规则,它的目的不是“打”,更是一种警戒作用。如果万不得已一定要用来“打”,那一定是发生的事情非常严重,错误的行为非常过分,基本规则遭受了特别严重的践踏,已经到了不用“打”实在不行的地步。绝对不能是随随便便,家长什么时候想起来就顺手拿过来用一下。如果家长自己随意破坏了“戒尺老师”的尊重意义,再想要去正确引导孩子犯的错误,更是难上加难了。“戒尺老师”的使用要遵守“不用则已,用则到位,用一次就要长足了记性”。家里备有“戒尺老师”的家庭,有的在孩子整个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仅仅只请用过为数不多的一两次,但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引导效果显着,这才达到了“戒尺老师”存在的目的。

“戒尺老师”应该打哪里呢?屁股、手心,选择痛但不会造成过度伤害的位置。我家孩子超过6岁了还能请用吗?孩子小时候没有奠定对“戒尺老师”的尊重,长大了再去引入会加大难度,但也可以试试看。不过如果孩子已经到了青春期,那就彻底、完全不能使用了,对于青春期敏感、叛逆的小心灵来说,“戒尺老师”不但没有积极作用,反而会激化逆反心理。相信看完这一期,您一定还有很多对“戒尺老师”老师的疑问,您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和我一起讨论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