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都头专栏|林冲最大仇人是谁?水浒后传道出身世谜团!

都头专栏|林冲最大仇人是谁?水浒后传道出身世谜团!

时间:2024-02-11 07:06:49

相关推荐

都头专栏|林冲最大仇人是谁?水浒后传道出身世谜团!

作者简介:都头郓哥。作者本名谭亚南,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自幼酷爱历史,喜读古典名着,致力于《水浒传》历史资料和版本研究多年,代表作品《扫水浒传》。

都头品荡寇第二十七回

上一期专栏中,都头与大家品读了《荡寇志》第九十六回,戴春在纪明的“帮助”下成功娶了娼妓阴秀兰,但却不小心得罪了邻居孙婆,孙婆计划报复戴春。今天我们继续品读《荡寇志》第九十七回“阴秀兰偷情酿祸,高衙内纵仆贪赃”,看看后续发展如何。

情节简介:那日阴秀兰到孙婆家后园,无意中见到了隔壁的姚莲峰,姚、阴二人彼此有些意思。孙婆见二人有意,便故意去暗示姚莲峰,又在阴秀兰到自己家时故意给其看姚莲峰画的花样,姚莲峰、阴秀兰彼此都被孙婆所引诱,对对方朝思暮想。孙大光三七之日那天,请僧人来作法事,姚莲峰也过来帮忙,阴秀兰与阴婆去城隍庙烧香,阴婆让她先回来帮孙婆料理事务,阴秀兰便提前回来。当时孙婆让姚莲峰帮自己上楼取茶叶,自己去了厨房,阴秀兰到孙婆家不见孙婆,便直接上楼寻找,正好与姚莲峰单独撞见,二人控制不住,就在孙婆床上一阵云雨,孙婆觉得事有蹊跷,上楼正好撞见二人偷情。在孙婆的一番安排下,姚、阴二人以后便经常厮会,阴婆也知道,只瞒着戴春和纪明。不料戴春有一天上街撞见了乌阿有,此人与牛信相识,牛信与富吉都是高衙内心腹,乌阿有将阴秀兰是娼妓的底细以及其与姚莲峰通奸之事都告诉了戴春,并与鸟教头等一起去捉奸,过程中将姚莲峰推下楼摔死。富吉得知后,便要惩治阴婆并敲诈戴家,正巧毛和尚帮戴全杀了仇家钱泰聚,被钱家告上官府,富吉查明戴全、戴春是一家,便要捉戴春。戴春买上告下,并出卖哥哥戴全,阴婆又向富吉赔罪并让阴秀兰服侍,最终案件以纪明被判死刑告终,富吉只抓了戴全儿子,并四处捉拿戴全。高衙内只知享乐,不料接到了梁山兵打曹州的消息。

都头曰:此回是“谜之三回”的最后一回,或许也可以称之为“垃圾总动员”,因为内容主要是将阴秀兰偷情,戴春捉奸,毛和尚杀人,戴全逃跑,高衙内、富吉等趁机敲诈等一系列猥琐不堪之事揉捏到一块。从本质上看,就好像是“狗咬狗、一嘴毛”,两边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曹州城就像一个臭水沟,里面汇聚了庸官高衙内,佞仆富吉、牛信,猥琐土豪戴春,帮闲纪明、乌阿有,娼妓阴秀兰,老鸨孙婆、阴婆等等一众猥琐不堪的小人,内容乌烟瘴气,读后令人喷饭。然而就在这些小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之时,梁山这股巨浪已经汹涌而来,当巨浪过后,这些臭水沟中的“臭鱼烂虾”都将被席卷而走,消失在历史中,让我们感觉既可笑又可怜,这或许也是一部分现实世界的缩影。闲话少说,我们还是先看看此回涉及的历史典故。

此回所涉及的典故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阴秀兰与姚莲峰偷情后瞒着戴春,“忽一日,戴春上街,走过尽情桥,巧巧撞见一个起祸的冤家。是戴春旧日的一个帮闲。本城人氏,姓乌,小名阿有。上年往东京买卖,与那个没头苍蝇牛信曾相认识。“没头苍蝇”在这里作为高衙内手下牛信的绰号,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成语,比喻乱闯乱碰的人。现代很多词典在说明这个成语出处时,大都注明出自清·俞万春《荡寇志》第97回:“上年往东京买卖,与那个没头苍蝇牛信曾相认识。”其实没头苍蝇牛信早在第74回中即出现,高俅参谋孙静为高俅设计逼迫陈希真将陈丽卿嫁与高衙内,预先写了一个诬告陈希真结连梁山泊的状子,如果陈希真不同意,便用状子陷害。“孙高当时起了稿底。出名的是孙高、薛宝、没头苍蝇牛信、矮脚鬼富吉——那富吉便是富安的兄弟——状子上写着“密首陈希真私通梁山贼盗,胆敢为内线,谋为不轨”的词语。一部小说中能产生成语很不容易,《荡寇志》在创造性这点上还是值得肯定的。

第二个典故是在回末的评语中,吴荔裳曰:“全春二案,若风马牛,中间只供出戴默待一事,为两案关键。仲华无端插曹州劫数一笔于戴春传中,一若非戴春不能供出戴默待,而戴春竟纯做戴全之关系未免欺人。读者须识破其实系另文插入,正如左传魏绛和戎,无端插入好田一事。吴荔裳所说的“魏绛和戎,无端插入好田一事”出自《左传》“襄公四年”,当时的背景是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各大诸侯国并立,但与此同时,周边也存在着许多少数民族(戎狄)势力,而如何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便成了一个重要课题。鲁襄公四年,山戎无终国的国主嘉父派人到晋国,通过魏绛送上虎豹皮,希望晋国能和自己友好相处。当时晋悼公年轻气盛,特别喜欢田猎演武(好田),做什么事都愿意用武力解决,得知戎狄的请求后,认为对方贪婪又不肯归附,便想出兵攻打。魏绛虽然认同晋悼公对戎狄的评价,却没有附合他“讨伐”的主张。他先是分析利害,认为如果讨伐戎狄,将会失去人心,当时诸侯刚刚归附,如果劳师费财与戎狄作战,留在中原的兵力无法对抗南方的楚国。在楚国威压下,各国必将叛晋从楚,得不偿失。接着他引用了夏代方国首领后羿自恃箭术高妙,不重视民生国事而放纵于打猎最终导致身死国灭的故事,委婉规劝晋悼公不可沉迷田猎,一味追求武功,忽视德化作用。最后他才指出和戎可以带来五个好处。晋悼公最终被魏绛说服,同意了和戎,晋国因此争取到了周边各少数民族的拥护,日益强盛起来。在这个故事中,魏绛引用后羿的典故看似与和戎一事无关,但其实正是让晋悼公醒悟的关键。吴荔裳认为戴春的故事中插入戴默待一节似乎很突兀,但正是因为戴默待是戴全的儿子,戴全为了救儿子才引来梁山兵马攻打曹州,这样很好地衔接了戴春故事与前后文的联系,因此作用和《左传》插入好田一事是相同的。

说完典故,我们再说说本回中作者创作上的三件事。第一件是讽刺梁山好汉的问题。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作者设计林冲杀高衙内报仇的情节其实本意并不是为了替林冲打抱不平,而其实作者在正文中已经有意无意地在讽刺林冲了。第95回中描写道:“那戴全另是一家行为,身有千百斤膂力,专好耍枪弄棒,结交好汉,——不然,如何认得林武师?——不论偷鸡吊狗,好的歹的,都是朋友。怎么样?把林冲和偷鸡吊狗之徒相提并论,用心如何,显而易见。如果这还不明显的话,我们再看看本回的描写,高衙内审问戴春时,戴春便直口的供道:“他和那案内的钱泰聚有切齿深仇,因钱泰聚那年和小人的哥子比校拳棒,钱泰聚用重手点坏了哥子,病经一年,哥子因此怀恨,……”大家看到这句话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文第77回是这么写的,林冲道:“他说同小弟有仇隙,却也一时想不起。除非是那年,我同他兄弟陈希义夺八十万禁军教头之时,我用重手点坏了他。然当时大家都递生死甘结,原说死伤勿论。况且他兄弟又隔了一个多月,自己病死的,却怎么记仇在我身上?说这两件事纯属巧合,相信大家都不会信。作者在这里摆明是用钱泰聚之事影射林冲之事,本意无非是想让大家产生林冲人品低劣的错觉,林冲作为《水浒传》原着中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人物,且作为主角之一,尚且被作者如此讽刺,那么其他梁山好汉被“黑”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第二件事,高俅的儿子问题。《水浒传》原着中,高俅的儿子是高衙内,但没有说具体叫什么名字,文中写道:“(林冲)恰待下拳打时,认的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原来高俅新发迹,不曾有亲儿,无人帮助,因此过房这阿叔高三郎儿子在房内为子。本是叔伯弟兄,却与他做干儿子。”也就是说高衙内并不是高俅亲儿子,而是干儿子。而在《荡寇志》中,作者给高衙内取了一个名字,文中写道:“原来那本府高大老爷高世德,自到任至今,已近三月。”俞万春为无才无德的高衙内取了高世德这样一个名字,估计是想起到讽刺的效果,这自然是小说家言。其实历史上高俅是有儿子的,而且不止一个,据《靖康要录》卷七记载:“(靖康元年)五月十六日,圣旨:高俅率领军兵,败坏纪律,累有言章,可与追除,子孙幸冒亦与降等授官,以戒后来者。吏部供到:高俅已身亡,前系检校太保、奉国军节度、开府仪同三司、简国公;子尧卿见系岳阳军承宣使,尧辅安国军承宣使,尧唐桂州观察使。十八日奉圣旨:高俅追检校太保、开府仪同三司;尧卿、尧辅并与右武大夫,尧康与右武大夫,并遥郡刺史,余官迫夺,诸孙免。”也就是说高俅至少有三个儿子,高尧卿、高尧辅、高尧唐(康?),这三个儿子并不见得有什么才学,只因为老子是高俅,因此鸡犬升天,窃据着承宣使、观察使这样的要职。直到高俅死后,才被降级,但也没有变为平民。《水浒传》的作者不见得没见过这条史料,但小说中却安排高俅认高衙内为干儿子的情节,笔者推测很大可能是为了讽刺高俅这个“一夜暴富”的混混,虽然当上了太尉,但却干出了认叔伯弟兄做干儿子这样荒唐的事情,那么他能做出“乱自上作”之事也就毫不见怪了。

(靖康要录高俅三子记载)

第三件事,就是俞万春创作“谜之三回”的原因。上期专栏中我们已经分析了其中的一个原因,那就是讽刺原着中武松等的好汉行径。那么还有其他原因吗?我们先看一下本回回末邵循伯的评语是怎么说的。【邵循伯曰:此二回夹叙文章也。宋江之攻曹州,其本意只在辟土地充府库而已,其假名也,则为林冲报仇,报仇之中,又有一举两得者,因特表戴全抱屈受冤之故。如此便觉得兴师动众为戴全计,为林冲计,并为官长苛虐除暴安良计,遂似有名之师矣。然而戴全之弟,并不为戴全收禁也。作传者,则必剖析其事故,于是乎条分缕析,确叙本源。就从上回铁算盘纠合纪明一节入手,写出设局诱奸种种情节,无孔不周。谓其为攻打曹州之发端可也,谓其为贪财好色之果报可也,谓其为闲情别致,偶插一出松利文字,亦无不可也。】从邵循伯的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写戴春等人一系列故事,还有一层原因就是为了凸显宋江等攻打州郡,其实并不是“替天行道”、“除暴安良”,只不过是在不明是非的情况下,为了一己私欲,荼毒生灵而已。说白了,作者的根本用意其实就是通过这三回故事来达到他讽刺梁山好汉“不忠不义” 的目的。至于邵循伯在批语最后说的那三种原因,不过是“表面原因”,而上面所说的“深层原因”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这也正和作者创作此书“尊王灭寇”的主旨是一致的。

说到这里,戴春等人一系列故事终于告一段落,梁山兵马已经兵临曹州城。那么懦弱不堪的高衙内会如何应对?戴春等人的结局又将如何?且听都头下回分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