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种植技术】豫西丘陵旱地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种植技术】豫西丘陵旱地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18-11-20 10:25:36

相关推荐

【种植技术】豫西丘陵旱地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豫西丘陵旱地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河南省渑池县地处豫西丘陵旱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650mm左右,时空分布不均,春旱、伏旱、秋旱发生频繁,有“十年九旱”之称。红薯耐旱能力较强,是渑池县的重要秋粮作物。红薯加工成的粉条、粉皮可增值1~2倍,特别是近几年,红薯抗癌保健作用导致鲜食烤薯价格居高不下,红薯已成为豫西丘陵干旱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渑池县常年种植红薯4万亩左右,长期以来受干旱少雨自然条件的影响,产量低而不稳,为挖掘豫西丘陵旱区红薯生产潜力,该县从蓄水保墒耕作技术、施肥、品种、育苗保苗、抗旱栽植、薯蔓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抗旱栽培配套技术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宜豫西丘陵旱地的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蓄水保墒耕作技术

1.1冬前深耕随耙

渑池县地处豫西丘陵干旱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风多雨雪稀少,地面蒸发量大,冬耕随耙不留垡头能保住秋墒。根据移栽前三次测墒试验结果,0~20cm土壤平均含水率冬耕随耙比冬耕不耙高1个百分点,比春季耕耙高6个百分点,1m深土层贮水量每亩增加45.9m3。

1.2早起垄保墒蓄墒

豫西丘陵旱区春季干旱少雨,为了提早蓄墒保墒,应尽早起垄。冬季深耕施肥时,随即起垄,搂平拍实,达到纳雪蓄墒保墒的作用。冬季不起垄,最迟在移栽前30d左右起垄,扶垄时打碎坷垃,略加拍实,以利保墒。据试验调查,早起垄(移栽前30d)死苗率仅占10%左右,而起垄随栽插的,土壤不实,散墒严重,死苗率高达28%左右。

重施基肥,以肥调水

豫西丘陵旱区干旱少雨,在水利条件不足的情况下,红薯生育期所需的水分完全依靠自然降水,为提高自然降水生产率,通过重施基肥、多施有机肥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达到土壤纳雨保墒,提高降水生产率的作用。一般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追肥以前期为主,后期为辅。据多年的试验观察,一般地力水平亩施有机肥4000kg、磷肥30kg、尿素15kg作基肥,不施钾肥或少施(当地速效钾含量高达175ppm),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80%,20%作追肥,能够充分发挥肥效,促进红薯早发,增加产量。在中等地或薄地基肥不足的情况下,栽后30~60d追肥,均表现增产。

科学选种

渑池县地处豫西丘陵旱地区,土地瘠薄,养分不足,春季雨水少,土壤墒情差,适宜该地区种植的优良高产品种应具有抗旱耐瘠薄、根系发达、扎根快、成活率高、返苗早、长势旺盛、根冠比大、抗早衰的特点。通过多年小区试验、大田展示与田间调查,筛选出一批适宜豫西丘陵旱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如商薯19、龙薯9号、胜利100,亩产均达2000kg以上。

壮苗培育和保苗

4.1培育壮苗

优质壮苗标准:苗高25cm左右、展开叶6~7片、叶色浓绿、茎粗、节短、组织充实、无病害。壮苗扎根快、成活率高、结薯早、耐旱能力强。育苗过程中,当苗高20cm左右,采苗前5~7d逐渐揭开薄膜,使薯苗在低温(20~25℃)条件下通风、透光、晒苗炼苗,提高薯苗素质,增强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达到壮苗标准。根据试验调查结果,壮苗比弱苗增产10%~15%。

4.2拉苗蹲苗

苗采后放置1~2d移栽,俗称蹲苗,为了防止蹲苗时薯苗失水萎蔫,影响移栽成活率,采苗后应捆成捆,用稀泥进行拉苗,然后放置到阴凉处,以备栽插。据观察,拉苗后的薯苗,失水量少,易扎根,返苗快,成活率高。

4.3假植催根

薯苗采后如遇寒流、干热风或土壤墒情差等不利条件时,应拉苗后放置湿润阴凉处7~10d,或捆成小捆放到水池中10~15d,等幼根催出时,待土壤墒情好或点水抗旱移栽,提高成活率。催根薯苗比不催根薯苗易扎根、成活,返苗快、结薯早,比不假植催根增产10%以上。

适时早栽

红薯是无性繁殖的作物,适期早栽延长了生长期,能充分利用土壤墒情、地力、光照,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增加产量,提高晒干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温度逐渐升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增大,延期晚栽用水、用工增多,保苗困难,死苗率高。4月中下旬趁墒早移栽死苗率仅10%,而5月上旬移栽死苗率达49%。

合理密植

密度大,个体发育不良;密度小,个体发育好,但亩产低。合理密植,能够使群体与个体、地上部与地下部协调生长,薯块大,晒干率高,亩产高,当地以亩栽3500~4000株为宜。

抗旱栽种,确保全苗

7.1地膜覆盖移栽

地膜覆盖具有明显的增湿保墒增产作用。红薯覆膜比不覆膜平均亩增产735.5kg,增产率34.1%,除去地膜成本费40元,每亩净增值107.1元。覆盖方法:采用起垄栽植,移栽前,垄上覆膜,然后按每株位置开孔,注水栽苗,用土压实地膜和薯苗周围。

7.2留三叶埋大叶,抗旱点水移栽

红薯水平移栽时采用留三叶移栽法,选用具有6~7片展开叶的壮苗,顶部露出地面3片展开叶,其余节位连同叶片全部以水平位置埋入土中,栽植深约5cm,入土部分全部盖严封平。采用此法比叶片全部露出地面或剪去下部大叶的成活率更高。遇到严重干旱时,采用抗旱点水移栽法,用专用移栽器挖穴的同时向穴内注水,随挖穴随移栽,栽后地上部分用土封盖3~7cm,3~5d后清理封土,遇雨及时清土,促进保苗。

薯蔓管理

一般情况下,提蔓和不动蔓相比,产量相差不大。翻蔓则打乱了茎叶正常的分布状态,使茎叶互相缠压受到损伤,部分茎叶发黄枯死,降低了光合势,翻蔓次数越多,茎叶损伤程度越大,刺激腋芽增生更快,养分消耗更多,向薯块运转和积累的养分减少,导致红薯产量降低,一般减产10%~20%左右。红薯翻蔓使土壤水分蒸发量加大,蔓生不定根遭到破坏,红薯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减弱,红薯的抗旱能力直接降低。因此,除了便于锄地、灭草、施肥和田间管理必要的翻蔓以外,不宜单纯进行翻蔓,红薯不翻蔓能够提高抗旱能力。

文章选自CNKI《基层农技推广》:《豫西丘陵旱地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董晓红;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