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史诗级灾难片《开学》即将上映 敬请期待!

史诗级灾难片《开学》即将上映 敬请期待!

时间:2022-06-03 00:20:36

相关推荐

史诗级灾难片《开学》即将上映 敬请期待!

九月,最重要的一件事莫过于开学。在中国古代,孩子入学、升学,家长们是极为重视的。

孩子真正入学当天,家长首先要为孩子们准备入学所需用品,如桌椅、文房四宝等。另外还需筹备祭拜先师圣人的祭品。西周时期,祭品一般为芹、藻(寓意勤奋与早起)等普通菜肴。随后逐渐演变成猪、牛、羊等肉食供品。

古人非常尊师重教,拜请老师是儿童入学前最重要的事情。

古时的私塾教师一般是当地有学识有德行之人。拜请老师时,家长们得准备丰厚的礼品和贽见礼(学费),同时写下邀请函。古代的学费没有定额,一般由家长根据自家情况自由奉送。

入学当天,儿童需穿新衣服和红鞋子,同时家长为孩子准备四道早餐:猪肝炒芹菜、蒸全尾鲮鱼、豆腐干葱、两个红鸡蛋。寓意分别为勤学当官、跃入龙门、聪明伶俐、连中双元。

古代有三个入学季,据载为: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八月暑退”与现在开学时间最相近。古代的儿童一般四至七岁入私塾读书,称之为“开书”“破学”或“破蒙”,根据《礼记》和《弟子规》而流传下来的“入学礼”则历经千年未改,这“入学礼”与“成人礼”“婚礼”“葬礼”合称为人生四大礼。

《礼记》有载:“学童首先换上学服,拜笔、入泮池、跨壁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

“入学礼”大致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01

正 衣 冠

《礼记》有云:“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古人非常重视仪表,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这是儿童知书明理的人生第一步。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是首要的一课。

学童们穿上正式的长袍, 黑缎子马褂, 戴圆形的黑缎帽,先生依次为他们整理好衣冠,然后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在先生的带领下步入学堂。

02

拜 先 师

步入学堂后,先要举行拜师礼。学生先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拜老师,三叩首。

接着学生向老师赠送六礼束脩。所谓六礼束脩,就是行拜师礼,学生赠予老师6种礼物,分别是:芹菜,寓意勤奋好学;莲子,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日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表达弟子心意。

03

洗 净 手

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

“净手”的寓意为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在日后的学习中能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04

开 笔 礼

这是开学礼中最后一道程序,包括朱砂开智、击鼓明智、描红开笔等。

“朱砂开智” 就是先生手持蘸有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红痣。因为 “痣”与“智”谐音,寓意着孩子从此开启智慧,目明心亮,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击鼓明志”来源于《学记》:“入学鼓箧,孙其业也。”意在通过击鼓声警示,引起学生对读书的重视。

“描红开笔”就是学生在先生的指导下,学写人生的第一个字,这个字往往笔画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含义,比如“人”。

“入学礼 ”完成后 ,标志着学生已经正式拜在先生门下, 从此便踏上了 “路漫漫其修远”的求学之路,安心读书。古时如此繁复隆重的入学礼体现了当时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现代一般规定孩子六七岁入学,先秦时期对入学年龄并无明确统一的规定。只要在八至十五岁之间,都可读小学。

一直到明清时期,这种“大龄入学”传统都未改变。《嘉靖太平县志》记载明代太平县“令民间子冀盼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皆入社学”。

相对来说,唐代孩子入学年龄与现代差不多,即六七岁入学也可以,如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便是“七岁就学”(《旧唐书·孙思邈传》)。具体几岁入学,古人也视孩子的心智发育情况而定。

孙思邈虽是七岁入学,但他当时已能“日诵千余言”,以至于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到他时大为惊叹,称“此圣童也”,即现在所谓的“神童”。

在古代,20 岁读小学都是正常的。有文献记载:“凡为父兄者,如有子弟年六七岁至二十岁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学。”(《庄渠遗书·渝民文》)

社学,即地方官府奉朝廷诏令设的“乡村小学”。古代还有 30 多岁入学的特例。北魏人刘兰,便是“年三十余,始入小学”(《魏书·刘兰传》)。

刘兰:十六国时北魏儒学家,武邑(今河北大明)人。年三十始入小学,受学《春秋》《诗》《礼》于中山王保安,家贫无以自资,且耕且学,三年后遂以儒学出名,有徒二百人。——《资治通鉴》

古代没有“中学”这一级学校,是把现代的中学与小学连在一起的,小学一般是“七年制”或“八年制”,长的“十年制”,最短的也要三年。

所以,古代不是“小升初”,而是“小升大”,即小学读完可以直接进入太学、国子监一类的高等学府深造。

虽然说可以“小升大”,但并非每个小学生都能上大学,对乡村小学生来说更是不大可能。即便是在国子监读书的官吏子弟也有名额限制,因此,要想继续深造,只能好好学习。

了解了古人的入学仪式

你是不是对新学期

有那么一丢丢期待呢

那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

为自己加个油、打个气

同时,欢迎新同学的到来!

参考文献:

《古代“开学典礼”有哪些内容》木文南

《古人重视入学礼》杨恋

《古代上学名堂多》代娟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文物说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铜奔马的正面长啥样?

外来留学生极简史

文物里的那一抹清凉

李泌:凭什么救长安的大任要交给他?

如此“上帝”,我代表博物馆拒绝接待!

热҈҈҈热҈҈҈热҈҈҈热҈҈҈热҈҈҈热҈҈҈热҈҈҈ !

千!万!不!要!去!博!物!馆!

多棱镜游学:长按识别左图二维码关注,收获最全面的文化游学信息与最有趣的历史、文化知识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

可查看约稿函

微信ID:atmuseum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QQ群:博物馆.看展览交流群742989656

微信群: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该码为小编工作微信号,

加入交流群请在添加时备注“加群”)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