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锂电设备:重回高增长 行业龙头迈向全球市场

锂电设备:重回高增长 行业龙头迈向全球市场

时间:2023-03-07 07:08:24

相关推荐

锂电设备:重回高增长 行业龙头迈向全球市场

一、动力电池:全球化、集中化趋势明确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与单车带电量提升,动力电池需求空间大。龙头电池厂商正加速全球化布局,满足动力电池需求的快速增长。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总需求为930GWh,其中,中国需求为490GWh,海外需求为440GWh;海外动力电池需求增速高于中国,-2025年海外复合增速46%,高于中国10pct。先进技术与规模效应等将使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龙头电池厂商将获取更多全球红利。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拉动了对动力电池的需求。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提升与单车带电量的上升,使动力电池装机量实现比整车更快的增长。我国新能源汽车退补将落地是加速动力电池全球化的重要驱动力,海外动力电池厂商将涌入中国,与本土动力电池厂商共同加速布局高端产能,以获取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红利。中以来,包括日本、韩国、欧洲在内的优质动力电池厂商纷纷加快布局在中国的动力电池产能,并与国内自主品牌车厂进行深度合作。我们统计了优质电池厂商在中国的新建产能布局,以有明确规划的项目来看,至2025年,共投资约500亿元、预计投产90余GWh动力电池产能。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与单车电量提升的趋势下,动力电池需求有望实现快速增长。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预计达930GWh,-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40%,高于中国的36%。二、锂电设备:将重回高增长锂电设备的投资需求来自于下游电池厂商产能的新增与更换,即与锂电池的需求量与技术迭代直接相关,因此需结合下游扩产规划与实际需求来进行交叉预测,以判断产能与拐点情况。主要测算结论如下:动力电池需求角度:1、投资规模:2025年,全球设备投资需求预计为716亿元,其中,中国与海外需求分别为238亿元、479亿元。-2025年,全球锂电设备累计投资需求为2547亿元,其中,中国设备累计投资需求为1072亿元,海外设备累计投资需求为1475亿元。2、增速:海外设备投资增速高于中国。-2025年,全球、中国、海外设备投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5%、19%与 29%。3、拐点:重回高增长轨道。电池厂扩产规划角度:1、投资规模:现有相对明确的电池厂扩产计划对应-2025年共计1981亿元的锂电设备采购需求;2、增速:-全球锂电设备投资年均增长率约为23%,海外设备投资增速高于中国。在集中化与全球化趋势下,动力电池厂商为了赢得2025年及之后的竞争优势,扩产与技术更新是必然趋势。全球来看,未来5年预计将新增产能1013GWh,扩产集中于中国、欧洲与北美。中国仍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家,预计新增产能741GWh,欧洲与北美预计增加272GWh。从规划进程来看,-扩产计划相对明确,新增336GWh,是新增产能约4倍。各大电池厂商有追加投资的意愿,比如宁德时代欧洲项目仅明确规划14GWh,目标是扩产至100GWh。三、竞争格局:中国设备龙头优势不断放大我国锂电设备行业虽起步较晚,但成长速度较快,直接受益于以来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已具备一定的规模,涌现出一批优质的设备厂商。总体来看,我国锂电设备制造已基本覆盖电池制造的所有工序,一些厂商在核心设备环节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具备与日韩系同台竞争的能力。此外,先导智能、赢合科技等厂商可实现整线或分段交付,提升生产线的组装与调试效率。卷绕机、化成分容等主设备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经过对国内外主要厂家锂电设备的性能指标对比,我们看到,中国在涂布机、卷绕机与化成分容等核心设备领域已涌现出一批优质厂商,其中,卷绕机、化成分容等设备发展已较为成熟。以卷绕机为例,先导智能圆柱形电芯卷绕机速度达30PPM,高于日本CKD的28PPM,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得益于人工成本较低、成本管控能力较好,国内设备厂商盈利能力相比日韩厂商强。以先导智能、赢合科技、杭可科技为代表的国内优质设备厂商,毛利率维持在40%以上的水平,相比日韩设备厂商高约20pct;净利率在10%以上,其中龙头公司维持在约 20%,显着高于日韩厂商的7%至10%。四、投资建议行业策略:动力电池全球化、集中化是大势所趋,龙头电池厂商扩产确定性强,锂电设备行业将于迎来高增速拐点。我们判断,全球锂电设备成长空间广阔,未来5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对应共2547亿元锂电设备投资,现有扩产规划对应约1981亿元的设备投资额,后续将有更多扩产项目落地。同时,本轮动力电池扩产周期中,海外的扩产速度、设备投资规模均有望高于国内。推荐组合:重点看好与一线电池厂深度绑定、具备“出海”能力的龙头设备厂商:先导智能、杭可科技;建议关注赢合科技、科恒股份、星云股份等锂电设备厂商。风险提示。下游电池扩产项目进程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退补可能带来短期需求阵痛;动力电池产能过剩的风险;新一代电池技术替代的风险。文章来源:财富动力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