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诗圣杜甫 他的诗忧国忧民 拥有自己独特的风采

诗圣杜甫 他的诗忧国忧民 拥有自己独特的风采

时间:2020-03-14 04:01:07

相关推荐

诗圣杜甫 他的诗忧国忧民 拥有自己独特的风采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唐诗则是中国诗歌的峰巅。而在峰巅之上有两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李白和杜甫。关于李白他是以其傲落不群、飘逸仙才被称为“诗仙”,而杜甫则以其忧国忧民、沉郁深刻被誉为“诗圣”,诗圣不同于诗仙,自然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风采。

杜甫的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时的一位名将,还曾注解过《左传》,杜甫对这位十三世祖非常引以为荣,因杜预是京北杜陵人,所以他常自称“京北杜甫”“杜陵野老”和“杜陵布衣”。家世中“敬儒为官”与诗歌创作两个传统对杜甫的政治、人生态度以及诗歌创作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杜甫在其生前,诗名并不是很大,与李白比差远了。但是他死后不久,情况就有了很大变化,唐朝著名作家韩愈就把李、杜相提并论。至于称杜甫为“诗圣”,那还需要经过一段比较长的时期。在北宋的邹浩那里,有了视杜甫为诗国圣人的意思,两宋之际的著名诗评家张戒也有此意,而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则第一次直接提出一个“圣”字,他说杜甫是“圣于诗者”,明末的王嗣奭正式为杜甫戴上了“诗圣”的桂冠。

杜甫作为一位非常伟大的诗人。和其他著名人物都有一番神奇的经历一样,关于杜甫也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杜甫10多岁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有人让他到康水上去拣取文章,他从来没有听说过康水在哪里,醒来之后他觉得非常奇怪,就问周围的大人:“你们知道康水在哪里吗?”周围的大人告诉他:“康水在离这儿20多里的地方。”杜甫感到很好奇,就决定到那儿去看一看。他走啊走啊,走了好长时间,终于来到了康水边上。他发现那条康水真的和他梦中的一样,只是河边上一个人也没有。他在河边走来走去,想看看能不能碰到他梦中梦到的那个人。

他在河边等了很久,一个人都没碰着,他很失望,想回家去了;可一转身,却发现有一个戴着高冠的童子站在他的身后,他一点脚步声都没有听到,也不知道这个童子是什么时候来的;而且那时天已经快黑了,杜甫有点害怕,拔腿就想跑。那个童子轻轻拉了他一下,他就跑不动了,吓得闭上了眼睛,只听那个童子说:“你本是天上的文曲星,玉皇大帝让你下凡来,让你为唐朝的文章作表率,统领唐朝的文章。现在封诰已经降下来了,你可以到河边的豆垅下去找。”过了好大一会儿,杜甫偷偷睁开眼睛,却发现童子已经不见了。他有点好奇,就听从童子的话到河边的豆地里找了找,果然发现了一块石头,石头有小孩的巴掌那么大,上面写满了金字,在黑夜里闪闪发光。

当然,小编认为说杜甫是文曲星下凡,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是杜甫的确从小就天资聪慧却是不争之实。杜甫在他的一首《壮游》诗中说:他7岁即能出口成章,可见他诗才的早熟;而9岁就能写诗,又可见他天生就具有艺术家气质。杜甫青少年时,还正是唐朝极盛的时期,他和那时很多的诗人一样,充满了少年的热情和浪漫的幻想他在吴越齐赵之间四处游荡,寻找着自己美丽的梦想。

但是,这样的日子不是太长,因而杜甫类似这样的诗作也不是太多。35岁的时候,杜甫来到了当时的首都长安,想要求取功名。但是,当时朝政由杨国忠、李林甫等奸臣把持,唐玄宗李隆基日渐昏庸腐朽;像杜甫这样的人才,根本就得不到重用。这让杜甫非常气愤和痛苦,但由于当时经济条件越来越差,他只好到一些豪贵家中做幕僚,过着残杯冷炙的日子。这让杜甫渐渐褪掉了少年时的浪漫与狂傲,而他的诗歌创作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开始把目光投向黑暗的现实,其诗风也开始变得沉郁深刻。这一时期,他比较优秀的作品有《兵车行》与《丽人行》。《兵车行》严厉抨击了穷兵黩武的军事政策对那些抛骨沙场的战士及他们的父母妻儿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丽人行》则讽刺了杨氏兄妹恃宠专权,骄奢放纵。

754年冬天,杜甫在京中的生活实在无以为继,只好把自己的家小送往奉先他夫人的一个本家家里,自己一个人回到长安,继续为自己的“功业”奔波。第二年,杜甫被任命为河西县尉,在长安流浪了将近才获得了这么个官职,但是杜甫却没有接受;因为县尉一职既要逢迎官长,又要欺压百姓,这两件事他都做不来。不久之后杜甫又被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是一个掌管卫士名单及马匹的小官。得了这个小官以后,杜甫就想去奉先看望自己的家人。他从骊山之下经过,想到玄宗皇帝也许正和杨贵妃在山上的华清宫中尽情享乐,又想到了一路上见到的那些饿死街头的人和那些饥寒交迫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百姓,心里真是百感交集。

他心情沉重地来到奉先,还没有走进家门,却先听见家中传来的夫人撕心裂肺的哭声。他赶忙跑进家里,发现他最小的儿子已经饿死了。作为一个父亲却让自己的儿子活活饿死,小编的心里都在揪着,更何况作为父亲的杜甫呢,杜甫心中又是悲痛又是自责。但他又想,自己好歹还是个官儿,竟然还让儿子给饿死了,那些平民百姓们又该怎么活呢?于是,他精神昂扬地提起笔来,写下了他的千古名篇。这首诗篇幅宏伟,内容广阔,情感深沉,思想深刻,是杜甫乃至整个唐代诗坛不可多得的一篇佳作。尤其是其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联,更是振聋发聩,成为了千古名句。

755年,安禄山在多年的处心积虑之后终于起兵范阳,长达7年多的“安史之乱”爆发了。连年的战争给百姓带来了无比沉重的灾难,而诗人杜甫也被迫到处流亡。在流亡的过程中,他亲眼看到了更多百姓的苦难,也接触了更多的百姓;这使得他那颗敏感的诗人之心更加贴近了多苦多难的百姓,也使得他对黑暗的现实更加痛恨。由于战争不断,很多人都被抓了去当兵,青壮年抓完了,连老头、老太太都不放过,杜甫亲眼目睹了一幕幕的惨剧,写成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小编认为,诗人杜甫以一颗忧国忧民之心,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灾难,他把几乎每一件大事都写进了自己的诗里,因而,他的诗作被称为一代“诗史”。其实,这不仅是指他反映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更重要的是,他以自己敏感的诗人的心灵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并记录了自己心灵与情感的波折与动荡。杜甫一生流传下来的诗有1400多首,他的诗以“沉郁顿挫”著称,这其中包含着情感的深沉、思想的深刻以及艺术形式的跌宕曲折等各种因素。“诗圣”杜甫将以其不同于“诗仙”李白的独特风采永远屹立于古典诗歌的最高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