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农村俗语“儿行千里母担忧”下半句才是精华 很多人没听过

农村俗语“儿行千里母担忧”下半句才是精华 很多人没听过

时间:2020-01-22 07:00:26

相关推荐

农村俗语“儿行千里母担忧”下半句才是精华 很多人没听过

农村俗语是在农村中流传非常广泛的一些语句,这些语句通常通俗易懂,道理却很深刻,最早的俗语一般都是关于农业的,比如“布谷布谷,赶快种谷”,这些俗语主要作用是用来提醒农民将粮食种得更好,后来农业技术农民都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什么时候该播种,什么时候该收割,不再需要俗语来提醒,关于农业的俗语就渐渐流失了,反倒一些反应农村人性、生活经验的俗语流传开来,很多到现在都非常有意义。

比如这首褚人获的古诗“儿行千里母担忧,别去家乡渭水留,寒露秋风再相嘱,但将冷暖记心头”本来这首诗的意思是歌颂母亲对儿女外出的担忧,但是被聪明的农民们改了一句,整体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意思,真是非常巧妙,儿行千里母担忧,非常好理解,不明白的想想你刚上大学的时候父母不远千里,坐着绿皮火车,送你到学校,带你找到宿舍,帮你把行李放好,把床铺好,什么都打点完毕了,却仍不舍得离去的情形就知道了,再想想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每个月父母却总能奇迹般地准时把一千块生活费打到你卡上,就是因为他们因为你不在身边,担心你在外面过得不好,所以宁可自己缩衣节食,也要保证你的生活费。

儿行千里母担忧,寓意母爱,非常美好,农民将下一句一改,变为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将那种美好立刻拉到了现实,人们听到这句话往往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后半句将孩子在母亲外出后的不愁与前半句母亲对孩子的担忧进行了对比,形成的强烈反差,所以让人深思,其实现在教育已经非常普及,真正不懂父母心的孩子还是比较少的,也就有了流传非常广泛的那个话题”明明自己过得不好,却要告诉父母自己过得很好,是什么感觉“看到这样的话题,很多年轻人都表示有话可说,这也说明了现在的孩子们是理解父母为自己担心的感觉的。

母行千里儿不愁,字面意思也很简单,说的就是妈妈离开家后,孩子并不怎么担心母亲在外的生活,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自然不知道担心,孩子长大了,又忙于各种生计,也没有时间去过多担心,肯定也有很多比较感性、孝顺的孩子会表示反对,表示自己对出门在外的父母也是非常担心,那你想一下,如果你有了孩子,孩子和父母同时外出,你更想谁?他们同时回到家,你是先抱抱孩子,还是先慰问父母?这样一对比,母亲对孩子的爱和孩子对母亲的爱立见高下,农村留下来的俗语,不是那么轻易能够被推翻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