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国美考研|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考研真题最强分析

国美考研|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考研真题最强分析

时间:2023-09-10 02:45:08

相关推荐

国美考研|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考研真题最强分析

1 写|在|前|面

国美人文学院的考题,总体上讲我认为题目出的特别好,有深度、有难度,但是并不偏,围绕美术史的重要问题,即考细节也考察学生对美术史的整体把握与认识。下来我将会分几篇文章逐科分析,希望能做到条分缕析,爬梳剔抉,帮助考生精准把握考试动向,能对大家有一些帮助!

助力大家心之所想,研至所向!

上篇解析part 1

研至艺术 | 国美艺术人文学院考研初试真题分析 part 1

2 中|美|史|真|题

一、 断句(30分)

叙曰东坡论画不求形似至摹壁上灯影得其神情此特一时嬉笑之语若夫造微入妙形模为先气韵精神各极其变如颊上三毛传神阿堵岂非酷求其似乎至于传写古事必合经史衣冠器具时各不同吴阎名手尚不免仲由带木剑明妃著帏帽之讥况下此等者乎有明吴次翁一派取法道元平山滥觞渐沦恶道仇氏专工细密不无流弊近代北崔南陈力追古法所谓人物近不如古非通论也。

二、论述(50分)

列举三个汉代重要墓葬,写出出土文物基本信息,宏观谈谈墓葬对艺术史研究的价值

三、 三选一谈(70分)

1. 书法和文人画

2. 园林和文人画

3. 明清理论和文人画

3 详|细|分|析

第三道题,三选一,考文人画。

这道题出的也很好,3个方面都跟文人画的发展息息相关。相对来说,我对书法与文人画的关系较熟,这也是我去年教学比较侧重的一点,先说后两个方面。

明清理论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董其昌在《画旨》和《画禅室随笔》中提到的“南北宗论”,崇南抑北,标榜文人画,强调士气与逸气,如果选择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对文人画的影响这个论题入手,这算是一个比较聚焦的点,但想把董其昌的影响阐明清楚,其实也并不容易,首先得厘清“南北宗论”观点本身的问题,涉及:谁最先提出南北宗论,莫是龙、陈继儒还是董其昌,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的精神》中论证“南北宗论”确为董其昌首创,再者董其昌借禅宗南北宗公案论画,是引禅入画,还只是一个修辞结构,大体上学界都是倾向后者。

下来关于南北宗论的得失,不能着急站边,自上世纪以来,中国画史上批评董其昌的声音太多了,但我们首先要有历史情境的意识,董其昌所处的明末画坛,是一个文人画家职业化,职业画家文人化,大小宗派林立,各路牛鬼蛇神以宗师自立,鱼目混珠,即是艺术市场兴盛,也是画坛混乱的时代。董其昌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他自然是不愿意与那些自称大师,却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江湖草莽画家为伍,他要明确出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的界限。《画旨》或《画禅室随笔》溯本清源,厘清文人画脉正宗,确定文人画的规范,包括从用笔、师承到画意,点评各家优劣,是一份非常详细的文人画家养成手册,而“南北宗论”是一份入选与未入选的人员名单。

关于“南北宗论”可以讨论的点非常多,做过专题研究的学者也很多,冒然讨论,没有足够了解,会显得答案简单幼稚,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大家都知道的理论,你得比别人知道的更多,才会有可能拿高分。

怎样让答案丰满?首先得有一种“建构”意识,要确定一种结构。

例如,我们可以在明清画论中的以“师古人”和“师造化”两条线索切入,分别讨论对文人画的影响,这样董其昌的理论被包括在内,他下延的四王的相关理论,也可以列在其中,而与之相对的“独创主义者”,如四僧、八怪作为对立面也可以纳入。这样的答案,结构上就是提倡“师古人”的复古主义者,与提倡“师造化”的独创主义者之间的辨析,这是一种双线程的思路。单线程的思路例如,从明清画论中各家对“气韵”的观点谈对文人画的影响,董其昌、恽寿平,邹一桂都有专门对气韵的论述。

然而,从某种角度上说,我上文跟大家讲的都是“奇技淫巧”。因为没有基本知识,一切都建立在虚无之上,技巧再华丽,思路再清晰,词汇量不足,顶破天的英语阅读理解技巧,还是白搭。

画论在教材中隐而不显,得专门去读,重复一下,中国古代画论,画论,还是画论。

园林与文人画我认为是这三个选项里最难的一个,因为在中国美术史的学习中,我们倾向的重点肯定都是绘画,“园林”会相对陌生一些。虽然这道题已经是过去式,但还是跟大家推荐两本与之相关话题的著作:高居翰与两位中国学者黄晓和刘姗姗合著的《不朽的林泉——中国古代园林绘画》、吴欣主编,柯律格、包华石等著的论文集《山水之境——中国文化中的风景园林》。

园林与文人画,在审题上,我认为我们先要厘清两层含义:一是作为文人生活环境的园林,二是文人所画的园林绘画。

园林是模仿真实自然的一个微缩景观,然而就像我们欣赏自然,很大程度上是习得的教养,我们得学会观看,造园同样也需要模版,而山水画就是它的模版,中国山水画讲究可观、可居、可游,这基本上也移植到了园林的规划与建造中,叠山理水,可以说园林就是“三维的山水画”。因此造园的理想,对于中国文人来说也是寄情山水的理想,然而毕竟人造的园林不是真实的山水,这似乎形成了一种悖论,随着山水艺术的高度发展,中国的传统文人却逐渐远离真实的山水,他们更关心文化上的山水,在文学与传世的绘画作品中,这是文人书斋生活一种新趣味的体现——古雅。这样的生活通常包括:品茗、鉴古、赏画、校对古籍、与三五好友诗词唱和,园林是这种生活的场景,并伴随这类题材的作品作为环境和背景入画。

园林绘画,可以算作中国山水画更细致分类的一种,通常都是园主人邀请画家绘制,作为炫耀自己财富的一种形式,但也有很多文人所画的园林绘画是表现归隐田园的生活方式和淡泊闲远的人生志向。典型的作品有沈周的《东庄图》册页,文徵明的《东园图》卷。

说唱俑明 仇英 西园雅集图 (局部)

明 沈周 东庄图 (册页第十九开 西溪)

明 沈周 东庄图(册页第二十一开 拙修庵)

明 文徵明 东园图(局部)

这里,我简要给大家梳理了下围绕“园林与文人画”可以展开讨论的点,核心就是古雅趣味与隐士文化,尤以明代中期的苏州吴门圈子为盛,完整的答案当然还要包括相关作品的例证,要进行图像的分析,我在这里不具体展开。这道题虽难,但却有一个特别攻破它的法门:关注艺术人文学院的学术动态。

去年11月学院举办了一次风景园林论坛,有6场相关的主题讲座,其中不乏一些该领域重要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分享。所以,紧跟人文学院的学术动态,这里面很有可能就蕴含着考点。

书法与文人画最重要的当然是赵孟,但往前,我认为也可以推到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顾陆张吴用笔〉中讲的“书画用笔同法”,在这章中,他举例说明:南朝陆探微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吴道子“授笔法于张旭,此又知书画用笔同矣”;以及张芝、张僧繇都是学习了书法大家而后入画的,以此来说明绘画与书法在用笔上有共性。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及绘画用笔可以“近取诸书法”,“善书者往往善画,盖由其转腕用笔之不滞也”。苏轼虽没见到明确的理论强调,但作为宋四家之首的他所画的《木石图》显然就是以书法用笔画成的。

到了元代,面对异族统治,想要传承保护汉族传统文化的赵孟,变革南宋的院体风格,主要提出了“画贵有古意”与“以书入画”两个主张,他的《鹊华秋色图》是中国山水画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在悉心研究了失传已经的董源与巨然风格后,他借用从书法中所得到笔墨体会,以楷书的用笔做了重新诠释。赵孟为之后的文人山水画奠定了基本的程式语汇,也塑造了在山水的形象之外,笔墨本身独特美感的新的形式内容。在元代,元四家与李郭传派的曹知白都不同程度的发展了他的画法。

到了明代不仅是吴门画家重续衣钵,浙派也吸收赵孟的成果,戴进晚年的山水作品就有明显的文人书法性特征,而吴伟极具表现力的笔墨中,则将这种方式带到了豪迈恣肆的极端,为浙派之后的颓势埋下了隐患。“常恨古人不见我”,一心想要在画史地位上超越赵孟的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卷二的开篇就写到,“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树如屈铁,山似画沙,绝去甜俗蹊径,乃为士气。”而他的传脉,清初正统画家四王,更是对笔墨问题做了学术史似的整理。可以这么说,书法本身就是一条能够串起中国文人画,乃至中国绘画的线索,它的重要性,即使到了现代,想要学习中国画也得从书法入手,并且不懂书法也跟本体会不到中国画中用笔的妙处。

北宋 苏轼 木石图(局部)

元 赵孟 鹊华秋色图 (局部)

元 曹知白 山水图

4 特|别|注|意

上文,我基本上把国美人文学院中美史初试的题目分析完了,涉及一些中美史知识,也有一些审题和答题的思路,供有志想要报考国美中美方向的同学参考。

最后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国美人文学院的考试,看似仅有几道大题,不会考细碎、偏僻的美术史知识,但它更倾向考的是学生对美术史整体的把握,学科的认识,核心问题的理解,国美的老师希望能招到对美术史进行过研究和思考的同学,衡量学生的知识面和写作水平,是一个综合能力的评价。

因此,当你在考场上能够论点清晰、论据充分、文辞流畅、一气呵成写五六千字的时候,你已经向老师证明了,将来你是有能力在任何你感兴趣的领域做出研究成果的人,是选择录取非你莫属的人。

5 考|研|福|利!!

转发本解析至朋友圈集赞9个,即可获得真题相关原作高清图!配合本文,学习效果更佳!

本期题目三的解析结束,

考中美史的同学可持续关注!

图片整理|研至艺术设计工作室

文稿来源|研至艺术设计工作室

更多资讯,关注文末公众号~

未经允许请勿使用本文内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