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契丹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契丹文学

时间:2024-05-04 23:45:28

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契丹文学

契丹人曾经建立强大的辽朝,创制契丹文字,留存下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契丹人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形成独特的契丹文学。契丹文学既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关注和研究。清人赵翼在《廿二史劄记》中对辽代文学及其重要作家进行评论,可算是较早关注契丹文学的学者。

契丹文学二元同构特征的社会文化根源

这种二元同构特征,并非无端生出,而是有其深厚的社会文化根源,与契丹人的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形态有密切关系。一旦契丹人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建立自己的政权,逐渐强大,并迅速向外扩展地盘,他们就意识到,全面接受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制度,是一条捷径。

就文学而言,中原农耕社会,稳定自足,重礼尚文,内敛守成,居处有常,安土重迁,利于文化之传承,故数千年来文字未有大变,而文献代代累积。庠序之学,先为贵族所享,私塾之设,则下于庶民百姓,教育渐开风气,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咸得就而学焉。

文学发展至唐,则有诗歌之高峰,传奇之小说,词作之渐兴。这种积累与发展,随之而起的辽朝,是无法与之比拟的。但是,另一方面,契丹人在建立强大政权、显示强悍军事实力的同时,也意识到文化与文学的缺失,从而催生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这种民族自尊和自信,使得他们表现出兼取两种文化的二元状态。这种二元状态,表现在社会生活和文化的诸多方面

双语创作与翻译的二元并行

由于汉语使用群体数量较大,故最为通行,用汉字书写与创作的范围也最广。契丹文字创制之后,就逐渐广泛地被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是制敕诏令、章表奏疏、外交文书等官方公文,北面官系统的官方公文必定使用契丹文字,至于内容和写作方式,则模仿汉文,总体来说,主要是仿唐朝的公文,所不同者,仅仅在于文字、语法顺序、表达技巧等方面。

这些方面,从存世的契丹小字作品中即可看到端倪。第二是日常文书,如书信、碑铭、序跋、记传等,其内容与汉文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从史料记载来看,契丹字较早用于刻纪功碑,以彰显皇帝和将官的武功,如天赞三年九月,“诏砻辟遏可汗故碑,以契丹、突厥、汉字纪其功”瑏瑣。

双语合璧的二元共生

关于双语合璧诗文,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笔者根据所见到的材料,试作界定。所谓双语合璧诗文,是指在诗文中嵌入两种语言,二者的内容与形式较好地融为一体。这对于作者的要求比较高,首先是要会两种语言,其次要掌握诗文的创作要求,并能按照相应的写作规则进行创作,第三是要实现两种语言的切换与交融。严格地说,双语合璧诗往往囿于语言的隔阂以及格律的要求,水平一般不太高。再加上阅读理解的困难,传播范围也不广,所以多数都在历史长河中被淘汰。

余论

我国境内许多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就认同中华文化,学习汉语,学习儒家经典及其他诸家的思想,使用汉语进行创作,为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学做出了很大贡献。如果要向前追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当在周穆王时期,《史记》《穆天子传》中所记载的西王母,居住在昆仑丘,可能是西域母系氏族社会的部落首领,她用汉语作的四言诗,一直流传至今。

公元前60年,汉朝置西域都护府,其后西域诸王多派质子如扜弥王子赖丹和莎车王子延等到长安学习典章制度和文化,生活于当地的塞人、羌人、乌孙人、匈奴人等也多学习汉语,有力地促进了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