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趁热写一篇读后感

趁热写一篇读后感

时间:2021-10-31 15:10:32

相关推荐

趁热写一篇读后感

(这是一篇巨无聊的读后感而且写的巨随便想到什么写什么仅作为记录别打脸)

自从韩寒的《青春》之后,很久没有这么大快朵颐的感觉了。我不喜欢读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也许其中的剧情跌宕起伏,结局出人意外,但主角必然是一开始就设定好的,作者总会有着一条主线去描述这——其实就一个故事。所以相比起来我更喜欢读杂文,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就像一把锋利的小刀,比起长剑或者大刀,没有那么大的威慑力,但小刀总是那么精致隽永,并且足以致命。我花了4个小时阅读这本据说有十万字的书,其实有点囫囵吞枣,但我忍不住赶快翻到下一页去看看下一个话题。这本书没有什么名气,作者只是一个写过篮球评论的音乐人?名字叫做《我说的不一定对》对,他说的不一定对,可是可对我的胃口。不知道如何形容这种感觉,就好像我每次想说一些感受,却不能清晰的定义这种感受的来源、方式。于是乎,我深深地让这本书内的主题所吸引,其实不乏有很多我认为不对的观点,但总之,得到这些话题,受益匪浅。

第一个是“性取向”的问题,我从前一直抱着厌恶甚至唾弃的态度对待这一问题。LGBT群体在这个社会里确实是一个巨大的群体。诚然,我无法理解他们的想法和取向的原因,但我深深地被他们心理上的一些新认识所吸引。我第一次发现,这世界上有除了多巴胺和荷尔蒙在作怪之外的另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关系——我愿意称之为精神满足,对我来说真的很神奇,我是一个很坚决的无神论者我相信一切皆有其

第二个我想谈的话题是“个性化阅读”,大数据现在可火了,不管什么app都在收集你的喜好为你推荐适合你的东西,这也是我认为网易云音乐的成功之处——讨人喜欢不做作。但在这里作者提出了相反的想法,真的是个性化阅读吗?我们只是被限制在这个小小的范围内不断地巩固自己的喜好和观念,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深深地依赖于自以为这种正确的想法,更新这个词语厉害就厉害于,更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就是更加的更,我们在更新内心的想法之时,真的是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吗?还是只是让自己原来的那个想法更加的坚固而“炉火纯青”?很有趣的想法,我希望以后能够进一步的思考~

第三个我非常想分享的是作者提出的“游戏预言”。过去我常常想,为什么游戏可以如此吸引人不断进行下去,而学习、锻炼却又这么难以完成。在说下去之前,我想谈谈之前有过的另外一个想法——为什么睡了这么多年不会让人厌烦而工作却很快让人厌倦,我想这和前面的话题是不同的两个话题,因为睡觉是本性,是身体维持运转所必须做的,你并没有对睡觉上瘾,只是身体更愿意接受这样的状态(哈哈这不是给偷懒找借口)那么接着谈前面那个话题,游戏之所以让人上瘾,便是由于那个可怕的进度条(EXP)当你没完成一件事你的头顶就会出现经验值加1然后经验条满了以后就会升级获得成就和奖励,这是身体无法拒绝的诱惑。所以有这么一个观点,你做每一件事都是有目的和有所需求的,没有人是“无私”的,只是获得需求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有所区别。因为,也出现了很多健身app背单词app都改成了进度条啊成就啊这些游戏里才有的系统。诚然,迷恋游戏会让人丧失斗志于虚拟世界之中,但从游戏系统中得到的诸多启发其实可以对现实生活中的许许多多进行改进和研究,这也是件很棒很令人想去做的事。

第四个我想谈谈说话和小众优越感,我一直认为,这是我做的最不好的地方,我常常以自己了解了一个小众的东西而其他人都不懂自以为是,对这事儿就我懂你们做的都很low,但我并不应该有这样的态度和想法,分享才是我现在觉得最牛逼的东西。可能这么说很不酷,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思想的碰撞真的超棒,但我依然不喜欢辩论,辩论有辩论的艺术,但是我实在无法说出与我内心背道而驰仅为强行为观点加buff的想法。我更喜欢倾听来自不同的人的看法,我会在心内不断地过滤啊过滤纠正啊纠正,直到说服自己,然后说一句“哎呀确实很有道理啊”。所以在大学两年多来,我有了许许多多想法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遇事真的更加的冷静和处理的得当了,因为我了解不同的人内心的想法,我会尽力让这件事的方向朝着更加“不容易犯错误”的方向发展。而谈到说话,我有一点自己的小心得。我其实从小都是一个非常内向不喜欢主动说话而且找话题的能力巨差的人,我的办法是,先了解对方说话的习惯,学习它掌握它,我已经很久没有被说过台湾腔了,对有时候台湾腔会被夸很萌但我依然觉得学习一种新的语言(不论是外语还是方言)都能让自己的沟通更加畅快。

第五个想聊聊无知,「所有的谩骂都来自于无知」,我想这是对键盘侠最好的反击,不管在哪里我很喜欢去看文章下面的评论,经常都充满了各种撕逼和地域黑,但往往他们的话都是没有依据的,或许来自某些网络文章的只言片语或许来自其他人的口中,然后就奉为神明在网上大说特说。当你对某一方面稍微有点知识或者了解,就会觉得他所说的话很无知而幼稚。当然这就是所谓的大巫见小巫,我就觉得那些天天黑河南井盖的百分之90没有去过河南,那些说福建人都是ffff的笑的肯定没听过我笑(哈哈开玩笑)所以就要说到获取知识,诚然,书籍依旧是获取知识最好的

最后分享一些作者提到的我过去从未了解的心理学方面的名词,包括刻奇、心流等等,让我产生深深地兴趣,读这本书,我同样抱着批判的态度去阅读,内心不断地在拨乱反正,希望思想有新的东西不让脑子停止转动。这不符合一个工科生的思想,但是我十分着迷啊..写下这篇文章也只是趁热打铁,怕醒来之后就没有这种感觉了。其中定会有很多错误和文字语言不当的地方,仅作为记录,希望未来有更新的认识。

最后要考试了,不能再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了QAQ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