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奇幻的森林》观后感

《奇幻的森林》观后感

时间:2021-08-06 10:10:21

相关推荐

《奇幻的森林》观后感

本来打算去看《垫底辣妹》,因为豆瓣评分还是很高,但是全程日语,中文字幕,我担心老妈吃不消,而且媳妇说太励志了,所以就转看《奇幻的森林》,看影片评分很高,比《火锅英雄》还高一个点,我想应该就是这部片子了。

刚订完票,就打车去了电影院,一切都还顺利,因为座位比较紧张,我们三个分成了前后两排坐,对影片也是带有很高的期望,剧情是一概不知。但是看完之后还是有些失望,因为从开始我就看到了结局,没有丝毫的意料之外的感觉。但是这部片子的特效那是没得说,我看豆瓣也给出了8.0的高分,相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cg特效非常赞了。迪斯尼最近也算开挂,出了疯狂动物城,拿到了9.3的高分评价,现在又出了梦幻的森林,效果和疯狂动物城还是比较类似,而且里面的动物也会说话,有些方面还是比较相似,但是拍出的效果我觉得还是有些不太满意,我觉得就输在了剧情上。

当然也有一些外来因素的干扰,这类片子想必带着孩子来看的家长也不少,我后面的家长带着孩子,演了没多长时间,就有小孩子就被吓哭了,我也被里面老虎突然出现的镜头为之一震,然后整部片子的光线还是有些暗,可能和剧情的森林的场景有些关系,有些人竟然都看瞌睡了。当然有些镜头有些突然,小孩子看了不是一个就会喊叫,结果后面的一个家长竟然睡着了,而且开始打呼噜,在这种情况下,多多少少也会影响我们的主观情绪,所以看完电影之后,没有听到多少超赞的评价,大家都安安静静的收拾好离开影院。

当然我总是感觉里面的有些地方不是太合理,而且有些地方差强人意,在网上找了一圈,发现有同感的人也不少,我就直接引用他们的评论好了。

首先来说说剧情,毛克利是一个由狼群养大的人类男孩,影片围绕他的森林冒险徐徐展开。谢利·可汗,一只受过人类伤害的老虎,发誓要将毛克利铲除。为了逃脱追捕,毛克利跟随严厉的导师黑豹巴希拉和自由自在的好友棕熊巴鲁,踏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自我探索旅程。在这趟旅途中,毛克利遇到了一些对他居心叵测的丛林生物,包括巨蟒卡奥,她用迷人的声音和眼神迷惑毛克利;还有花言巧语的猩猩路易王,他试图通过威逼利诱让毛克利交出迷幻而致命的“红花”——火焰的秘密。当森林不再是安全的家园,毛克利最终选择了来由他平息这场纷争,最终杀死了谢利可汗。

里面母狼和毛克利贴面相拥的镜头着实让我感动。

评论1:作者:amy lee

链接:/question/43119252/answer/95450293 1、实在是,尼玛,身为狼群的首领,身为影片中唯一被称作可以保护人孩的族群首领,之前还很硬气地和老虎谈判,看着超级有架势和实力的样子,然后一秒钟不到的时间,就被老虎甩下悬崖,死。掉。了。。。连最后的呼救声都没有。。。能不能不要这么逗啊,能不能不要这么儿戏啊。分分钟出戏的样子。

2、老虎啊,实在是想不明白啊,森林里难道就没有其他事情让你去管嘛,做个森林之王也好啊,谈个恋爱也行。非不!你的眼里就只有一个小孩,你人生唯一的目标就是要杀死他。其他动物都那么有情有义,可你非得这么暴君。

一流的技术,二流的演技,三流的故事。技术应该是为故事服务,不该是喧宾夺主的让人看完之后,只感觉到技术牛逼,一个人演完一整部戏,一条裤子从长穿到短。

最后来一个比较细致入微的评语:

作者:shasilp

链接:/question/43119252/answer/95640126

来源:知乎

1967的迪士尼动画电影《森林王子》,和另一部后来引进自日本,在CCTV7播出过的动画连续剧《狼孩莫格利》(你们又可以估算我的年龄了),这两部脱胎于吉卜林所著童话《丛林之书》的动画片,几乎占据了我幼时大部分的遐想时间。因此,这回的《奇幻森林》改编真人版,自是令我激动不已。

看过之后,我可以负责任的给这部影片打上8分,10分满分。其中,剧情3分、视听5分。但诸位先别忙着看我的打分下定论,它的剧情不错,只不过它是一部成人不宜的片子

········· · · ·········

事说得是,父亲被猛虎咬死的人类小孩毛格利,虽被狼群抚养长大,但他意识到自己和狼的不同,一直困惑迷茫。老虎在袭击毛格利的父亲时,亦被其手中火把所伤,因此对人类怀恨在心,想置毛格利于死地。为了避免狼群与老虎的冲突、躲避老虎的追杀,毛格利不得不离开丛林,被送回人类村落。然而,对人类陌生的他并不想回去。赶往人类村落的一路,他经历了种种艰难险阻,最终认识到了自己的归属,带领群狼击败了老虎,得到了狼群对自己的认可。

我一直很怕在电影院看这种童话类的片子,因为总会有小孩没完没了地问这问那,搅得你不得安宁。但这次却与以往不同。当我努力在逼真的CG画面中寻找童年的激动而屡不得法时,黑暗中频频响起“他们为什么要把毛格利送回去?为什么不一起打谢丽可汗(老虎)”的童声。家长回答了数遍“因为毛格利是人”,声音已见明显的不耐烦,而童声似自顾自一般,只是不断地问着,听起来那么委屈。勾起了我的思绪……

········· · · ·········

小时候就是个喜欢动物的极致典型,已经达到了对飞禽、走兽,甚至爬虫都会产生莫名好感的程度。我至今记得五岁时初看《新白娘子传奇》,见过芝姐扮演的素贞现了原形后,我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许仙会吓得屁滚尿流。我觉得有一条长虫陪着自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不要嫌我变态,我只是天生对有鳞目动物没有抗拒,和你们喜欢毛茸茸的东西没有啥区别)。后来看到《森林王子》,我则开始了自己和毛格利一样,游荡在丛林中,与各种动物为伴的幻想。

好像每个人小的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觉得自己可以和动物交流,笃信着动物们能够理解自己的意思。成年人总会对此嗤之以鼻,但小孩总有勇气直面成人的嘲笑,认为其是愚笨后觉,终有一天当其发现真相,定会大吃一惊。

因此,不仅迪士尼,纵观各国目标受众包含孩子的动画片,大多是以拟人化的动物作为主要角色。这样的故事一定会受到孩子们的追捧,他们的心性未被人事磨蚀,和自然的联系尚在,多会喜欢动物。孩子眼中所见的,真的是存在一头头能与人交流的动物的奇幻森林。

········· · · ·········

孩子们永远等不到成人大吃一惊的那一天,他们最终长大,变成了会笑叹幼时憨傻的成人,当然不再痴迷于动物说话这种天方夜谭,那座奇幻森林被永远的留在了成长的背后。在成人眼中,原本阳光的童话,产生了可能连创作者吉卜林都未曾想过的暗黑解读。那些会说话的,是披着动物外皮的人,剥开这些或帅气或贱萌的外皮,一个他者追寻自我认同的故事清晰可见——

毛格利就是集体的新人,这个集体可以是学校、国家、社会形态……他与集体中的其他人都不一样,这使他成为了这个集体中的“他者”,招致了集体中能力强的谢丽克汗的不满,谢丽克汗是一个不接受他者的激进主义者。毛格利想要在集体中攫取一席之地,所以他便广交朋友,合纵连横的将谢丽克汗踢出局。争斗总会给集体带来损失,就像影片中最后的森林大火。但并无大碍,毛格利救过大象的幼崽,故事中的大象可是森林的缔造者,它们有能力将河流改道,熄灭林火。你看,只要抱住了领导的大腿,不论什么损失,总有办法力挽狂澜地化解危局。

所以,这个童话在成年人眼中便成了快速融入新集体的羊皮书。并且不止于此,如果再站在老虎谢丽克汗的角度看呢?他是集体中的元老,是重要的一员,可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被身边的同志们给踢出局了,这又成为了一个少数派被迫害的故事。当所有动物联合起来对抗可能危及它们的老虎时,老虎不也成为了一个反抗、挣扎的他者吗?

所以,与《奇幻森林》重逢大银幕时,我很难再将自己带入到毛格利的角色当中,相比论资排辈的老虎,他才是森林这个集体中更大的bug。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曾经为虎,但毛格利?像他一样的人,最终都成了大象。

其实,《奇幻森林》与其前身《森林王子》的剧情并未差出许多,只是略做增改,相对更贴近了原著。但如今,长大的我们已单纯不在,看着幼时伴我们喜怒哀乐的角色,除了对又一代单纯的孩子们不耐烦,也仅剩下在心中感叹一声,“×,老美的电影CG技术真是甩了我们几百条街”。

有点悲哀,有点负面。但童话就是这样的,它永远不解决以后的问题,只是给你无限对于“后来”的期许。它给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建立了世界观,但不提供方法论。比如,经典的“后来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那再后来呢?公主会变成黄脸婆,王子上了岁数也会不举。毛格利的后来呢?他青春期发育了,有一条母狼……算了,毛格利还是永远在我心中保持着那个英勇的小男孩的形象就好。

现实已经太过残酷,人艰不拆。若是让单纯的孩子直面这些问题,他们会成长为何般模样?若是连世界观都没有建立起来,就让小孩直接实践方法论,恐怕其整个人生方向都是迷失的。因此,我说这部片子是“成人不宜”,它是属于孩子们的真正的童话;因此,请不要因小孩对其中情节的执念而不耐烦,也不要对童梦予以耻笑,因为你我都曾有过年幼时光单纯的梦。梦虽一去不返,但这96分钟的朝花夕拾,至少会让我们忆起梦中的感觉。

这便足够,这是童话的必要性,the bare necessities。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