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隐秘的火焰》经典读后感有感

《隐秘的火焰》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2019-12-16 02:19:59

相关推荐

《隐秘的火焰》经典读后感有感

《隐秘的火焰》是一本由(英)贝尔著作,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69图书,本书定价:17.00元,页数:7月,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隐秘的火焰》读后感(一):那一段日子

像N年前我读过的那个俄罗斯公主写的《巴黎的盛宴》,只不过这次在伦敦。我同时在读伍尔夫的随笔集,满纸芬芳。

这个貌似和平又饱受争议的团体,将理性和非理性的光辉同时燃起。爱是宽容的,性是宽容的,但“一个时代的大胆言论,往往会成为下一个时代的陈词滥调”,所以我们少说多想吧,历史就是这样。

《隐秘的火焰》读后感(二):还没看的随便联想/看完初步印象

我知道布鲁姆斯伯里圈子,是在万象的毛尖专文里。在那之前我喜欢伍尔夫,喜欢福斯特,但是,就像通常那样,仅止于文,所以没有去深入研究他们的个人生活。这之后才知道,这是一个小圈子,是一种让我一听就比较喜欢的象牙塔小圈子,就像感觉拉斐尔前派的心情。

应该说,毛尖的那篇文,让我对她开始免疫,她写东西还是那么美,可是,就像给查令十字街写序的那位一样,什么事情开始陶醉到像同人女,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因为我一直觉得,同人女的样子,不应该暴露在读者面前,而是自己小圈子里默契就可以.

回到这本书,关于布鲁姆斯伯里圈子简介文章不少,但是成书且比较系统的开始介绍倒是不多,这也是我从当当上一发现此系列便大喜过望,迫不及待订购的原因.也是我粗粗一翻,就马上写篇推荐的原因.这系列共有4本,目前似乎只出了两本,我必须记下来,免得日后忙乱起来就忘了.

顺便说,最近国内出书还真是很不错,让热内出了,布鲁姆斯伯里也出了,我想,哪天如果能再把王尔德那本连国内所谓全集都没加入的小册子再出了,这个世界就几近完美了----哪怕是把台译本买过来呢.

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系列一共四本,头两本为:

隐秘的火焰:粗略介绍此文化圈的大致情况,附带成员照片画作,大事记.

岁月与海浪:各成员互相所做的介绍文章.

后两本尚未买到的是:后印象时光-布鲁姆斯伯里谈布鲁姆斯伯里;回荡的沉默-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侧影.

——————————————————————

看完了第一册,果然有些晦涩。因为抱着想初步了解的印象看,结果反而是更加混乱。作者自己也不得不说,自己写的东西很难看懂(太对了!)。

与其说是介绍这个象牙塔小圈子,倒不如说作者一直在解释此圈子受到的非议,他为他的长辈们辩解,也为自己沿袭的一代辩解,他分析、解剖,就是没好好地介绍每个人。

一本书看下来,能明了的大概是这种意思:布鲁姆斯伯里遭受非议的因由在于他们的知识分子理性以及游离于社会传统之外的边缘性。而因为他们自身的社会地位以及经济能力,他们“不合时宜”的见解又可以轻易进入主流社会,占有足够的发言权。这种过于理性在于他们本身没有更多的接触社会(也不可能过多接触社会),因此他们的优越让人看着愤懑。

(如果这是在中国,这些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早就被三反五反大熔炉里锻炼一回了)

昆汀对此的辩解在于:此圈子里的人没有人想去证明自己的优越感,他们只是与生俱来的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优越,他们没有妨碍到任何人,甚至对受到的攻击保持沉默(这让对手视为更大的侮辱),他们当然应该有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

当劳伦斯对邓肯等人表示出过于憎恶的时候,昆汀揣挪他——因为他从那些迷人的家伙身上发现自己被同性的吸引,所以他愤怒了。

而这种讽刺,总是体现在一种含糊其辞语意不详的暧昧语言中,所以让简单的性格被形容得复杂起来。

——不好好说话。

《隐秘的火焰》读后感(三):女人的书

因为电影《时时刻刻》,因为尼可•基德曼,弗吉尼亚•伍尔夫成为文街墨巷寻常人家都略知一二的著名作家,同时被反复提及的还有尼可•基德曼为了模仿她而故意做的大鼻子。对于伍尔夫,除了意识流作家、《一间自己的房间》、《时时刻刻》,与她有关的还有bloomsbury,布鲁姆斯伯里。

这个上世纪初起风行英国、云集了一批性情天马行空才华汪洋恣肆的文学家文学评论家画家经济学家的女主人的客厅,早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代名词。无论当时,还是在渐行渐远的今天,布鲁姆斯伯里始终能让人们的感情分两端——喜欢的毅然绝决,不喜欢的深恶痛绝,上世纪两个最有名的女人、几个男人之间的纠葛和友谊,成全了她们和他们,留下一段让后人津津乐道的真实的八卦。

她们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和瓦奈萨•贝尔姐妹,他们是罗杰•弗莱、邓肯•格兰特、克莱尔•贝尔、伦纳德•伍尔夫、梅纳德•凯恩斯以及E.M.福斯特等等。

到今天,布鲁姆斯伯里的被一再提及,更多的是因为它的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混乱关系,美国作家朵罗西•帕克,曾有妙语形容——“许多对儿,成三角儿,住四边儿”。但是就像风筝,飞得再高再远,弗吉尼亚和瓦奈萨姐妹始终是赖以维系的那根线。

伦纳德•伍尔夫说他和姐妹俩的初次见面:“见到她们,不爱上她们,对男人来说几乎不可能。”同样的邂逅也遭遇了克莱夫•贝尔,初遇姐妹俩,他感到呼吸困难,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确定自己应该向谁求婚。后来伦纳德•伍尔夫娶了弗吉尼亚,瓦奈萨则嫁给了克莱夫•贝尔。这样的情形蔓延了她们一生,布鲁姆斯伯里圈里的男男女女,很少逃得过瓦奈萨的眼睛和弗吉尼亚的嘴。大英帝国最难收编的一群文化贵族,心甘情愿奔波在姐妹俩的寓所间,一边肆意臧否有关艺术的一切,一边实践着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和群恋的各种恋情。

这就是昆汀•贝尔笔下的布鲁姆斯伯里,《隐秘的火焰》清理出的布鲁姆斯伯里的脉络,虽然仍是冰山一角,但是作为瓦奈萨的儿子、弗吉尼亚的外甥,昆汀•贝尔自有其卖点——尽量还原一个真实的布鲁姆斯伯里:可以依凭文字想像的社交、聚会,眉眼间的传情、宠爱、嫉妒、害怕、忧郁和死亡,混杂在一起,活生生一幅布鲁姆斯伯里的生动画卷,对于关注布鲁姆斯伯里的人来说依然不容错过。

“隐秘的火焰”,隐秘和火焰,正好道出布鲁姆斯伯里的两个特质:光芒四射如火焰,又因为隐秘并不使人一目了然。这是布鲁姆斯伯里,也是弗吉尼亚和瓦奈萨。当年弗吉尼亚一再遵遵教导说女人应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她和瓦奈萨不仅拥有了自己的房间,还拥有了自己的客厅,风情万种地导演了有关布鲁姆斯伯里的戏剧。读布鲁姆斯伯里,是读女人的温柔与尖刻、魅力与魔力;读《隐秘的火焰》,读的是一群人,说到底却只有两个——瓦奈萨是那个小世界的重心和轴心,弗吉尼亚则定义了那个圈子:无限的才华,无限的傲慢,无限的激情。

如今的布鲁姆斯伯里已成为伦敦的文化中心,被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出版社、大学城等许多文化事物环绕。100年的时间,布鲁姆斯伯里一直在我们的视野中若隐若现,名气依然很大,但正逐渐遥远。

《隐秘的火焰》读后感(四):■ 贵圈儿真乱

我对八卦的好奇与求知愿望在这本书里落空了。作者严肃的书写语气,迫使我不得不将本来松垮的阅读姿势调整至正襟危坐的学术研习。因为,昆汀贝尔似乎更愿意给这本小书建立起一种理性思辨的基调,至少也是理性思辨的表象,而非单纯的套套血缘关系的近乎,以过来人的忆旧姿态写写被遗忘的旧人旧事迹。

只是论述线条的紊乱,让人经常在作者的胡乱调头和任意带领下走丢。我怀疑昆汀贝尔对自己的书写方向起初便不够明确,甚至下笔之前就决心了“写到哪儿算哪儿”。

作者先用一个导言的篇幅来铺垫了这个圈子的无辜,他举例出社会舆论加之于这个圈子的种种谬见,他想扳扶布鲁姆斯伯里在历史中一个更清晰正确的位置,于是首先制定了几个进攻角度,可能是打算在后面的论述中逐个加以击破。不过后来的攻打火力并不怎么集中,甚至常常打到一半,就顺着某个临时出现的话头跑歪,绕来绕去,以至于后来索性忘了再绕回头去。

为了表示布鲁姆斯伯里这个圈子脱离了任何宗教、政治、社会、甚至学术的性质和功能,也不沾惹任何功利的色彩,昆汀贝尔给了它一个这样的定位: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纽带,只是物以类聚式的友情。

他界定了这个多成员的集体,因为它无章程、无纲领、无党派路线、并且无规定领导者,所以并非一个“团体”,仅仅只是个“圈子”,甚至称不上一个组织或者派系。这个群体中个体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无序的,而非粘着的,用来维系这个圈子的是一种个性、品位、气质和艺术文学观念上的接近、类似和认同。

作者还冗赘的交待了弗吉尼亚与薇妮莎的父亲的一些出身经历,那个章节中的一些叙述看不出与后来布鲁姆斯伯里圈子的形成和发展有太多更深刻或直接的关系。我分析他的意图可能是为了突显出后来圈子风气之大胆开放的合理性与可成立性——在一个乏味而刻板的父亲的影响下,两个女孩子似乎理所当然要出于逆反的离经叛道起来。当这名父亲过身之后,两姐妹迅速从当时的高尚地区海德公园门搬家至布鲁姆斯伯里的戈登广场46号,这种看起来有失体面的举动,成了一个符号、一个姿态、一种宣言——她们从死气沉沉的上流社会出走,一去不回。原本可能在极端压抑的、维多利亚式的中产阶级家庭生活中慢慢枯萎下去的女孩儿们,因为意外到来的自主和独立,而有机会无所顾忌的鲜活起来。

作者还非常含蓄的为这个圈子轻描淡写出一层“性自由”的底色,欲语还休的暗示出“贵圈真乱”这层含义。

于是,由此引出了“布鲁姆斯伯里的女性主义”这个话题。作者写道:“我怀疑是否有任何一个团体在抛弃性的禁忌时如此激进,对此我不敢肯定,但是我敢肯定的是,从前从来就没有一种道德的冒险,女性和男性在其中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在此意义上,布鲁姆斯伯里是女性主义的”。

我想,这是我在整本书当中真正,且唯一吃出的一点营养。尤其是作者解读到“19世纪的女性主义是清教徒式的,希望看到男性天生的权利受到家庭的自然约束,而布鲁姆斯伯里的女性主义则是自由论者的女性主义”。由此角度看,后来甚至如今的女性主义在其发展中,经常是表现出倒退的。

《隐秘的火焰》读后感(五):若其中没有那么多的辩解...

书名:隐秘的火焰——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Bloomsbury

作者:昆汀•贝尔/Quentin Bell

译者:季进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之一,.06

评分:原著7/10,译文7/10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外甥昆汀•贝尔选择了从思想史的角度来描述他所认识的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他进行这项工作的背景却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各种误解或者偏见不断加诸于布鲁姆斯伯里文学圈或者他曾在那长大的那个圈子,因而这本薄薄的小书不可避免的以辩解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俺既非学术界人士,又非欧美人,于是昆汀•贝尔的小辩解在我面前就有了一种始料未及的荒诞感,真多亏了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在中国日益上升的好名声。

从书中看,这些责难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精英意识,与下层社会的隔膜;2.一小撮人手中聚集了太大的批评权;3.所谓的“服从良心的反战者”;4.对外来闯入者的抗拒。我觉得第2点是关键,这使得这个圈子无论对当时的人还是后来者来说都是一股值得恐惧的力量。虽然他们以离经叛道起家,却在不长的时间内把自己也变成了规则制定者,成为别人思考问题时的参照物。凯恩斯据说是其中最没有音乐修养的,但他对某次演出的赞赏成了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欣赏该类型的证据,在这里,人们对这个圈子包括其品味的迷信可见一斑。但在昆汀•贝尔看来,首先,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是个松散的圈子,不存在以个体代表全体的情况,其次,仅以音乐而论,代表这个圈子的品味的决不是凯恩斯。

由此引出了昆汀•贝尔的重点之一: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界定。昆汀在这里给出的是一个松散的团体,这个团体以某年的剑桥毕业生为主体,辅以他们的家属和某些亲密朋友。但到底那些人属于布鲁姆伯里,存在很大的疑问,并非由于这个团体流动性大,而是这个团体没有明确的界定条件,没有章程,也没有领导者,而只是一个朋友圈,一个恰好其中大多数成员的名字前面都可以冠以“某某家”的朋友圈。成员之间虽然相互影响,但思想并不统一,以致地域和亲缘关系竟然成了比较公认的界定条件。这么一来,这个“知识界的黑手党”的基础就薄弱了不少。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圈子的成员显然都属于中上阶层,具有强烈的精英意识,把自己和圈子外的人士区别开来。D.H.劳伦斯和这个圈子的交恶是不得不提的,显然,成书的时候D.H.劳伦斯的“梦见黑色甲壳虫”的比喻无疑让劳伦斯的崇拜者们印象深刻。如果我没记错的话,D.H.劳伦斯是二十世纪初英国一流作家中唯一一个出生于底层人家的。但从描述来看,阶级冲突并非关键,理念的不同恐怕更重要。D.H.劳伦斯的情感主宰和布鲁姆斯伯里的理智主宰显然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几次见面都很糟糕,布鲁姆斯伯里的人们不断让他梦到“黑色甲壳虫”。昆汀在这个例子里花了很多的笔墨。然而我记得,D.H.劳伦斯的书的中文版的前言之类的都挺乐意提及弗吉尼亚•伍尔夫等名流对《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书的支持。在本书中另一个花了同等笔墨的例子是画家温德汉姆•刘易斯在布鲁姆斯伯里圈子的遭遇,无疑也是刘易斯的崇拜者们激发了昆丁的灵感。

同时,由于这个圈子的人都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以他们对战争的态度和战争对他们的影响也是昆汀的一个重点。奉行G.E.穆尔的《伦理学原理》的布鲁姆斯伯里圈子反对一切的非理性,战争首当其冲。因而,这个圈子里的多数人都是“服从内心的反战者”,以各种方式逃避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们的作品也都是反暴力的。然而,对一个有可能灭绝人类包括他们自己的战争无动于衷,而不是奋起保家卫国,这个比较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只能说他们的理性思维确实修炼到一定程度了。值得注意的是,布鲁姆斯伯里的第二代人物、昆汀•贝尔的哥哥朱利安•贝尔却自愿参加西班牙战争并死于战场,这个圈子的后继无人也就可以理解了。

昆汀•贝尔放弃了布鲁姆斯伯里的大量逸事(八卦),这是有道理的。如若不然,这个圈子承受的非议更要多得让昆汀无法承受。但是单纯的思想史或者辩解能否撑得起读者对这个圈子的良好印象,却是值得怀疑的。第一遍读完此书时让我觉得自己漂浮在云端,除了那些辩解之外,几乎没留下任何印象,而那些辩解对我来说又是缺少上下文的,过了一两天,连那些辩解也没有印象了。待到读完昆汀•贝尔的《弗吉尼亚•伍尔夫传》后再读第二遍时,才觉得除了辩解还是有一些其它内容的。因而,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是否不够称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