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核心素养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哲学与文化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核心素养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哲学与文化

时间:2019-08-10 18:39:13

相关推荐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核心素养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哲学与文化

教案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在授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的保障,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在评估和研究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时,教案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核心素养,仅供大家参考。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核心素养1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教学内容贯彻落实《课程标准》规定的“ 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阐明生活的意义,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框题,正是针对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明确生活的意义,真正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从而树立和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所以,本节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联系实际,分析说明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理论联系实 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的、发 展的观点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分析说明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形成及人生价值的实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成功的起点。通过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心理,走出自我,勇于向命运挑战,铸就人生辉煌。

三、教学重点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根本途径和主客观条件[来源:学科网]

四、教学难点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五、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对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有所思考,由于现代社会物欲横流,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突出,所以这节课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他们的成长起关键作用。

六、教学方法

1.事例探讨式教学方法。师生共同讨论、相互交流,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不自觉到自觉,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并学会运用这一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

2.自学引导法。让学生在自学中,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引发思考。

七、[ 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让学生回忆什么是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二)情景导入

观看视频《扫桥爷爷——窦珍的故事》,导入新课

第一环节:明确目标 自主学习

1.创造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2.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是什么?

3.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是什么?

自学检测:让学生在课本上找出这三个答案,并且重点画出来

第二环节 :交流合作 合作共享

通过多媒体展示六张各种劳动者劳动的场面,让学生思考:他们怎样创造价值?

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多媒体展示六张感动中国人物画面,让学生思考:他们为什么能感动中国?

总结出贡献是创造价值的另一个途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 形成理念一:在劳动和贡献中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根本途径

★ 合作探究一:

观看大学毕业生胡建党帮助王家场村脱贫致富的视频,让学生讨论:

1.大学毕业生胡建党在实现人生价值过程中,社会为他提供了什么条件?

2.这说明个人与社会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共同得出以下结论:[来源:学科网]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2.个人和社会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个人与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

个人与社会相比较,社会更为根本,更起决定作用。

另一方面,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种种条件。

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所有个人及其集团努力的结果。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发展。

让学生深入思考:有人认为:“强调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会抹杀人的个性发展。”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 献方式。

这里展示图片:李娜、莫言、马云、袁隆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个人发展观

☆ 形成理念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实 现价值的客观条件

通过多媒体观看脆骨症患者李帅的追梦之路。让学生思考:

一个患有先天性严重疾病的人,在重重困难中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学生讨论:[来源:学科网ZXXK]

☆ 形成理念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价值的主观条件

1.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 人素质

3.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 ,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背诵以上三小点,并找出学生填空。

让学生说出、背出、写出本 节课所讲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条件的三点:

在劳动和贡献中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根本途径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价 值的客观条件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价值的主观条件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核心素养2

1.教学目标

(1)理解劳动在人生价值实现中的作用。

(2)理解人生价值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理解实现人生价值对自身的要求。

2.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认同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科学精神】

科学把握实现人生价值的要求。

【公共参与】

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作出贡献。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实现人生价值对自身的要求。

2.教学难点:理解人生价值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时常面临价值选择,也会产生各种烦恼与困惑。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人活着的意义何在?人活着应该追求什么目标?怎样实现这些目标?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了解价值观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把握价值实现的正确途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节课我们学习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二)讲授新课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板书)

一.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板书)

阅读与思考

当前,我国在劳动教育中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这种状况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全社会应当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如果只是为自己、为家庭而活着,其意义是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的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

为什么奋斗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为什么有些人享有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还是觉得不开心、不幸福,甚至认为生活没有意义?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只有在劳动、奋斗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有些人享有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还是觉得不开心、不幸福,甚至认为生活没有意义,是因为他只是满足了自身的需要,并没有以自己的创造来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一个人在劳动中为社会创造的财富越多,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教师:如何理解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学生: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所作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当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而美好生活必须通过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才能得到。

阅读与思考

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我觉得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多帮助人民做点儿好事,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为什么雷锋把为人民做好事看作他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一个只想着自己吃好、喝好、玩好的人会幸福吗?你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与同学分享你的认识。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雷锋把为人民做好事看作他最大的快乐和幸福就是具体表现。

一个只想着自己吃好、喝好、玩好,一个没有亲情、友情和爱心的人不会拥有真正的幸福。走不出自我的狭险天地的人,不想奉献他人和社会的人,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祖国,积极投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板书)

阅读与思考

中国科学院院士马祖光是我国著名光学专家。凡是和他接触过的人都说,他“是个真正的好人,心里总是装着别人,唯独没有自己。一生都在办专业,一生都在培养人”。在教育学生时,马祖光总是无私地和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甘于做学生成长的基石。他不慕名利,专心科研,成为学生的榜样。他常说:“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我要把一切献给党!”“没有大家的努力,什么事也做不成。做学问也好,做事情也罢,首先一定要做一个高尚的人。”

“没有大家的努力,什么事也做不成”这句话包含了什么道理?

马祖光是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没有大家的努力,什么事也做不成”这句话说明,个人的生活和发展,人的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和知识成果,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马祖光在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时,时时处处尊重别人,无私地帮助、关心他人并自觉维护他人的正当利益。这启示我们,只有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教师:如何理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学生: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教师: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是不是意味着会抹杀人的个性发展呢?

学生: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但是,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三.在低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板书)

阅读与思考

1986年,中国女排实现历史性的五连冠后,女排精神开始被人们口口相传。女排精神之所以备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种不畏强敌、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对人的强烈的鼓舞作用。20xx年,凭着这种精神,女排再次夺回了失去的奥运会冠军。20xx年,中国女排连克强手,取得十一连胜的骄人成绩,成功卫冕世界杯冠军。

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中国女排能够多次夺冠的原因。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哪些主观条件?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中国女排能够多次夺冠的原因是凭着那种不畏强敌、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的主观条件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教师:如何理解在低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学生: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人的先天条件是无法改变的,后天的努力却人人都能做得到,关键是看我们愿不愿做、怎样去做。在人生旅途上,每个人都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有的人遇到它们就失去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勇气;有的人却在不断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中增强信心和能力,从而越走越远。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更要奋斗。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过程是个人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施展自己能力的过程。一般来说,能力卓越的人,更有可能创造出卓越的人生。全面的能力可以帮助人们应对不同的生活场景;解决多样的人生难题,把握难得的人生机遇,从而为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之中,各种错误思想和消极因素会对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冲击。这就需要我们学会辨别是与非,排除外界的干扰,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时刻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己,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

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应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核心素养3

一、课堂导入

你理解的网红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

二、讲授新课

1、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

介绍网红李子柒,播放李子柒制作的视频——笔墨纸砚

合作探究一:李子柒为什么能够得到主流官媒的褒奖?这对她个人有什么影响?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2、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李子柒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20xx年,她开始拍摄短视频,但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合作探究二:观看视频思考:李子柒早期拍摄的视频存在哪些问题?阅读资料思考:李子柒的困境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3、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李子柒爆红之后,很多广告商找到她,网上也开始出现很多质疑的声音。

合作探究三:有人认为她的成功是团队包装和商业运作的结果,没什么了不起的,你怎么看?

(1)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拓展:对立统一的观点

主观条件(内因)——个人的努力奋斗(根本原因)

客观条件(外因)——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必要条件)

三、课堂小结

本课通过李子柒成功的经历引导学生知道价值实现的正确途径,了解劳动精神、社会客观条件和个人素质对于实现人生价值的作用,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巩固讨论

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结合今天所学内容,想一想在你的成长道路上,有没有值得你学习的榜样,TA身上的哪些品质能够激励你坚持奋斗,一步一步实现人生价值?

五、板书设计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第三框题内容

七、教学反思

本课围绕李子柒这个学生熟悉、了解的网络人物展开,阐释实现人生价值的路径,内容在理解上难度不大,重点是让学生去体会和领悟,因而在问题的设计上需要层层递进。本课侧重于学生对于专注精神的领会,缺少对劳动本身的解读和价值挖掘,这是课堂教学上的一个缺漏。最后在巩固讨论环节,学生分享内容与本课表达的主旨缺少关联性,教师应该适时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学习资料:

据李子柒讲述,很长一段时间她的主战场是视频平台美拍,直到美食博主将她引荐给了微博美食频道的负责人,她才有了更大的平台。20xx年也是微博光芒四射的一年,依靠话题打榜体系,以及短视频、直播等新内容载体,平台用户数和活跃度增长迅速。更重要的是,那一年,微博推出了扶持内容原创者计划,处在爆发期的视频内容成了重中之重。这无疑给李子柒们打开了一扇大门,而最终把开门钥匙交到李子柒手里的,就是杭州微念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刘同明。

伯乐刘同明:天眼查资料显示,刘同明拥有丰富的网红和电商运营经验。,他创立微念科技,总部设在杭州下沙的大创小镇,目前瞄准了新文娱和新消费领域。据李子柒回忆,在20xx年9月,她陆续收到刘同明发来的私信,表达了家人对李子柒视频内容的喜爱,希望能提供帮助,涉及更专业的视频拍摄和制作,以及微博的流量扶持。那一年,微念科技已经是微博的12家核心合作伙伴之一。

20xx年是李子柒打造个人品牌的关键一年,她成立四川子柒文化传播公司,持有49%的股份,另外那51%的股份为微念科技公司所拥有。而内容团队,就是李子柒和1997年出生的助理以及一位摄影师,视频内容还是由李子柒自己负责,公司方面只负责商业开发的部分以及帮她打理一些日常事务 。此时的李子柒放弃了单打独斗的模式,拥有了一位网络红人最需要的专业团队和流量的支持。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核心素养4

一、教材分析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必修四《文化与哲学》第六课第三框的内容,承接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第二课“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从行动层面,阐释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为第六课的内容画上圆满句号。

本框分为三目:第一目“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第二目“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第三目“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三目分别从根本途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三个层面,层次清晰地阐释了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对学生的成长道路产生巨大启迪。

二、学情分析

(一)知识基础

学生在初中学习过关于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并且在本课第一、二框的學习中,学生已明确了人生价值所在以及如何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知识。本框内容与之前的内容都很大的相通之处,所以,学生具备理解本框内容的相关基础。本节内容在知识上的难点,应当是为何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以及对“砥砺自我”的理解。

(二)生活经验

学生无论在身边小事还是社会新闻中,会见闻许多通过劳动、奉献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例,为学好本科提供了经验基础,且在情感上容易存在共鸣。

(三)心智特征

高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对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会有更多的思考。学生已经学习了人生价值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设计理念

本节内容,知识上难度不大,但对学生三观上和情感上的引导任务,尤为重要。所以,本节内容,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议题和案例对学生的启发上,通过播放视频、案例讲解等方式,最大程度吸引学生走近故事主人公,感受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道路。

在具体操作上,本节课选择袁隆平先生的事迹为切入点,以“袁隆平先生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为总议题,引导学生展开对于知识的一步步讨论和情感上的一次次升华。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理解为何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掌握砥砺人生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让学生理解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认识到劳动和奉献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实现方式,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同时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成功的起点。

2.通过对实现人生价值主观条件的学习,鼓励学生勇于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人生的成功。

(四)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认同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科学精神:科学把握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和要求,将三大途径科学地联系起来,共同运用到实现人生价值的实践中。

3.公共参与: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作出贡献。

4.法治意识: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要遵纪守法,以合法的方式实现人生价值。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二)教学难点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六、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提出议题,新旧衔接

【课堂活动】

1.教师传达袁隆平先生逝世的消息,并播放视频《袁隆平的一生》。

2.小组讨论如下问题:袁隆平先生是否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什么?袁隆平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本节课总议题)

3.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简单展示)

4.教师总结归纳

袁隆平先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做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袁隆平先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设计意图】

关于本节课的内容,有许多人物事迹可以用作课堂案例,但袁隆平先生逝世的消息,无疑是近期最让人心痛的新闻之一。纵观袁隆平先生的一生,和本节课的内容也高度契合,所以选择用他生平事迹用以启发学生学习知识、升华情感,同时在此过程中表达对袁隆平先生的哀思。

课堂初期,观看相关视频,让学生明确——劳动和奉献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并在此过程中复习前两框的知识,继而流畅过渡到本框题。接下来的课堂活动,以小组汇报讨论结果为主线,逐步得出实现人生价值的三个途径,然后教师加以总结升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二)小组汇报展示,合作解决议题,讲授新课

本环节模式: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初步听取了各小组对“袁隆平先生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的解答,教师对各组的回答心中有数后,就可以根据知识点的顺序,在本环节依次让相应的小组详细发言。得出相关知识点后,教师进一步讲解,深化学生理解。

1.知识点一: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课堂活动】

(1)教师有请A小组发言,阐释其所持观点——弘扬劳动精神,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

(2)教师深度讲解

1953年,袁隆平在农校任教;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8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他深入农田,扎实劳动,将近90岁高龄时还坚持下田工作,告诫着身边的年轻人“下田要像吃饭一样频繁”,秉承着“只有下田最快乐”的生活态度,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献给了自己挚爱的土地,用劳动书写着自己人生的价值。

自此可见,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他的幸福感也就越强;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第一途径。

(3)教师展示各行各业工作者的图片,加强学生对于劳动的认同。

2.知识点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1)教师有请B小组发言,阐释其所持观点——袁隆平先生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所以要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2)教师深度讲解

如果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诞生在旧中国,或者如果没有新中国政策、人力和财力的支持,它们还会成功吗?答案一定是:不会。

这说明,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想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袁隆平先生依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在科研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这些巨大成就又深深地回馈到社会中去,人民受益其中,这也是为什么袁隆平先生去世时,群众自发聚集在街边,送袁老最后一程,这也是为什么整个社会陷入无限悲痛。这再次说明了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的密切关系——个人依赖社会创造的人生价值,也必将受到社会的回馈。(此观点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个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辅助学生理解。)

(3)教师展示相关名人名言,加深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理解。

3.知识点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1)教师有请C小组发言,阐释其所持观点——要想实现人生价值,除了劳动和依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还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人生中的不利因素,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2)教师引导学生畅谈“砥砺自我”的含义和内容

(3)教师深度讲解

1930年,袁隆平先生出生于江西德安的一个普通家庭。因亲历了旧中国的黑暗,袁隆平从小就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利益紧紧相连。他有过体育救国的梦想,也曾打算参军报国,但想到残存在脑海中倒伏在路边的饿殍,最终让他报考了西南农学院,想为百姓的温饱问题和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回忆起那段研究杂交水稻攻坚克难的日子,袁隆平记忆里最深刻的细节之一,是背着足够吃好几个月的腊肉,倒转好几天的火车,前往云南、海南和广东等地辗转研究,只为寻找合适的日照条件,还多次登门拜访粮农专家。袁隆平说,这样的经历“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袁隆平先生的以上经历,说明了他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离不开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少不了求学、研讨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增长的才干和全面提高的素质,更少不了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高尚品德。所有这些,都是“砥砺自我”的鲜明标志和要求。

袁隆平先生有三个梦想——第一个梦想是中国人民的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梦想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两个梦想激励着袁老及其團队不断研发出一系列新型品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第三个梦想是20xx年1月提出的希望耐盐碱水稻种植1亿亩,还说希望这个梦想在自己百岁以前能实现……虽然现在第三个梦想变成了无限的遗憾,但相信后人一定能够追随袁老的遗愿,早日圆梦。

袁老的梦想,说明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启发我们要想实现人生价值,要坚定理想信念,朝着目标不懈努力。

【设计意图】

知识讲授环节,因难度不大,如果采用的案例和议题太多,会让学生的思维无法汇集到正确的知识点上。所以,三个途径的讲授部分,积极围绕总议题,即袁隆平先生的一生展开,学生发言后教师深度讲解,吸引学生情感共鸣,实现教学目标。

(三)师生总结梳理,议题收尾,情感升华

【课堂活动】

1.教师对照板书带领学生梳理本节知识,并让学生思考三大途径分别侧重的角度和层面——根本途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

2.教师展示学生身边有悖于正确价值观的行为图片,如好逸恶劳、浪费粮食(不珍惜劳动成果)、无梦想无目标、自私自利等行为,警示学生应当如何正确实现人生价值。

3.留置课下活动:“助力袁老的第三个梦想”——如果让你加入袁隆平先生的科研团队,你准备如何祝袁老实现第三个梦想?

【设计意图】

1.总结本节内容,构建知识体系;

2.回归身边生活,以反例的方式对学生起到警醒作用,勉励学生将本节知识落实到生活实处;

3.升华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立志为国家做出贡献。

七、板书设计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一)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客观条件

1.个人离不开社会;

2.不否认追求个性发展。

(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主观条件

1.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2.增长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4.锤炼品德修为,打牢道德根基。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核心素养5

【设计意图】

关于本节课的内容,有许多人物事迹可以用作课堂案例,但袁隆平先生逝世的消息,无疑是近期最让人心痛的新闻之一。纵观袁隆平先生的一生,和本节课的内容也高度契合,所以选择用他生平事迹用以启发学生学习知识、升华情感,同时在此过程中表达对袁隆平先生的哀思。

课堂初期,观看相关视频,让学生明确——劳动和奉献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并在此过程中复习前两框的知识,继而流畅过渡到本框题。接下来的课堂活动,以小组汇报讨论结果为主线,逐步得出实现人生价值的三个途径,然后教师加以总结升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二)小组汇报展示,合作解决议题,讲授新课

本环节模式: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初步听取了各小组对“袁隆平先生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的解答,教师对各组的回答心中有数后,就可以根据知识点的顺序,在本环节依次让相应的小组详细发言。得出相关知识点后,教师进一步讲解,深化学生理解。

1.知识点一: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课堂活动】

(1)教师有请A小组发言,阐释其所持观点——弘扬劳动精神,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

(2)教师深度讲解

1953年,袁隆平在农校任教;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8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他深入农田,扎实劳动,将近90岁高龄时还坚持下田工作,告诫着身边的年轻人“下田要像吃饭一样频繁”,秉承着“只有下田最快乐”的生活态度,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献给了自己挚爱的土地,用劳动书写着自己人生的价值。

自此可见,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他的幸福感也就越强;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第一途径。

(3)教师展示各行各业工作者的图片,加强学生对于劳动的认同。

2.知识点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1)教师有请B小组发言,阐释其所持观点——袁隆平先生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所以要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2)教师深度讲解

如果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诞生在旧中国,或者如果没有新中国政策、人力和财力的支持,它们还会成功吗?答案一定是:不会。

这说明,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想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袁隆平先生依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在科研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这些巨大成就又深深地回馈到社会中去,人民受益其中,这也是为什么袁隆平先生去世时,群众自发聚集在街边,送袁老最后一程,这也是为什么整个社会陷入无限悲痛。这再次说明了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的密切关系——个人依赖社会创造的人生价值,也必将受到社会的回馈。(此观点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个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辅助学生理解。)

(3)教师展示相关名人名言,加深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理解。

3.知识点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1)教师有请C小组发言,阐释其所持观点——要想实现人生价值,除了劳动和依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还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人生中的不利因素,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2)教师引导学生畅谈“砥砺自我”的含义和内容

(3)教师深度讲解

1930年,袁隆平先生出生于江西德安的一个普通家庭。因亲历了旧中国的黑暗,袁隆平从小就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利益紧紧相连。他有过体育救国的梦想,也曾打算参军报国,但想到残存在脑海中倒伏在路边的饿殍,最终让他报考了西南农学院,想为百姓的温饱问题和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回忆起那段研究杂交水稻攻坚克难的日子,袁隆平记忆里最深刻的细节之一,是背着足够吃好几个月的腊肉,倒转好几天的火车,前往云南、海南和广东等地辗转研究,只为寻找合适的日照条件,还多次登门拜访粮农专家。袁隆平说,这样的经历“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袁隆平先生的以上经历,说明了他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离不开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少不了求学、研讨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增长的才干和全面提高的素质,更少不了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的高尚品德。所有这些,都是“砥砺自我”的鲜明标志和要求。

袁隆平先生有三个梦想——第一个梦想是中国人民的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梦想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两个梦想激励着袁老及其團队不断研发出一系列新型品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第三个梦想是20xx年1月提出的希望耐盐碱水稻种植1亿亩,还说希望这个梦想在自己百岁以前能实现……虽然现在第三个梦想变成了无限的遗憾,但相信后人一定能够追随袁老的遗愿,早日圆梦。

袁老的梦想,说明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启发我们要想实现人生价值,要坚定理想信念,朝着目标不懈努力。

【设计意图】

知识讲授环节,因难度不大,如果采用的案例和议题太多,会让学生的思维无法汇集到正确的知识点上。所以,三个途径的讲授部分,积极围绕总议题,即袁隆平先生的一生展开,学生发言后教师深度讲解,吸引学生情感共鸣,实现教学目标。

(三)师生总结梳理,议题收尾,情感升华

【课堂活动】

1.教师对照板书带领学生梳理本节知识,并让学生思考三大途径分别侧重的角度和层面——根本途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

2.教师展示学生身边有悖于正确价值观的行为图片,如好逸恶劳、浪费粮食(不珍惜劳动成果)、无梦想无目标、自私自利等行为,警示学生应当如何正确实现人生价值。

3.留置课下活动:“助力袁老的第三个梦想”——如果让你加入袁隆平先生的科研团队,你准备如何祝袁老实现第三个梦想?

以上是《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