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问道新手贫民手游攻略 问道手游新手平民职业

问道新手贫民手游攻略 问道手游新手平民职业

时间:2024-02-21 14:57:51

相关推荐

问道新手贫民手游攻略 问道手游新手平民职业

有一次,“网红”教授戴建业正在上课,一位女同学问道:老师,李白一辈子没怎么上班,整天游山玩水,他的钱从哪儿来?

戴建业想了一下,就给台下的同学进行了解答,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气氛非常热闹。

戴老师说:李白祖籍甘肃,他的前半生属于社会"三无人员",虽然成家,却一直过着类似游侠的生活,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

台下学生听了感到无比惊讶和羡慕。

戴老师接着说:“李白一生游遍了天下的名山大川,在很多地方留下千古名诗。你以为李白真的不想上班吗?其实不然,李白也是一直都想当官,可当时唐朝入仕主要靠科举,李白因为家世复杂,无法参加科举。

但李白在四处游荡的时候没忘了正事,他一直积极结交社会名流,奔走于豪门贵族之间,希望能够得到推荐,入朝为官,实现自己的抱负。”

最终,李白靠着惊人的才华,在客居长安期间,李白得到了太子门客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的推荐,得以面见唐玄宗,唐玄宗封他“翰林学士”。

戴老师:可是,李白并不是一块当官的料,得到皇帝赏识便得意忘形了,狂妄自大,竟然让让高力士给他脱靴,杨贵妃给他磨墨。

最终,唐玄宗将李白“赐金放还”。委婉一点讲“给你点钱,你走吧”,不客气讲就是“拿上路费,赶紧给我滚蛋,看到你就烦!”。

从此李白边踏上“旅游”的路上。

后,眼看钱花得差不多了,李白决心复出创收,可是就因为他参加永王东巡,还写了《永王东巡歌》,就被怀疑谋反,判罪流放夜郎,这一年李白57岁,钱没赚到,人还给搭进去了。

不过,旷放的李白不会轻易向生活低头,要是别人花甲之年还被流放,肯定得郁闷好久,但是,李白想得开,收拾收拾行李,乐呵呵的开始流放之旅,最后病逝金陵。

这就是李白的一生,经过梳理,就会发现,除了领了两年翰林院的院的薪水,李白根本没赚过什么钱,那他为什么能做到如此潇洒的周游中国?

看着台下同学们疑惑的目光,戴老师继续说:他的生活费其实有三个来源。

首先是有个好爸爸。

李白五岁就开始上学了,这个就证明他家是很有钱的。

其次,有个好岳父。

大家都知道,李白才华横溢,风流倜傥,在当时有无数的少女迷妹,其中不乏王公贵族的千金。

李白娶了四个老婆,其中两个是宰相的孙女,个个家财万贯,有权有势,而婚后,李白大部分时间都是住在岳父家,相当于“上门女婿”,有了岳丈家的扶持和帮助,李白没有养家糊口的压力,来几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没什么问题。

最后是有好粉丝。

李白天纵奇才,在当时享有盛名,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欢他的才华。

在李白的一生中,除了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王昌龄、贺知章这样的名人是他的粉丝,还有很多有钱的土豪和官僚都与李白交情不浅,出门在外靠朋友,有了这帮靠谱的好友,互相帮衬,搞一搞接待,即使没钱,穷游也能玩的很尽兴。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便是汪伦。

汪伦与李白素昧平生,正是因为李白诗名太盛,出于仰慕,汪伦力邀李白来自己的家乡游玩,于是写信一封:“偶像,你不是喜欢旅游吗?我这里有十里桃花,你不是喜欢喝酒吗?我这儿有万家酒店等你呢!”

临走李白大笔一挥写下千古名诗《赠汪伦》,隔了一千多年,全中国的小孩都能背的出。

汪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靠打赏而名垂千古的人,妥妥的榜一大哥。

戴老师讲到这,男生无不感叹:“厉害好酸,羡慕不来!”

戴老师接着说:“最后,我再揭露一个残忍的"真相",那就是,古人的出游真的不用花太多钱。

第一, 古人出行全靠腿,最奢华也就是骑马;

第二,古代没有景区门票,祖国的大好河山,只要能走过去,随意游览;

第三,李白出游,能借住就借住,什么古寺、破庙、朋友家、城隍庙,不用挑地方,能打地铺就足够,所以住宿费也很低。

这样一算,李白在旅行中最大的一笔开支可能就是酒钱了吧。

戴老师讲完,学生直呼过瘾,笑到肚皮疼,不得不说,这一波讲解,不仅容易接受,还会让孩子喜欢这样的诗词。

对于戴建业,人民日报发文,盛赞戴建业及他的诗词作品。

戴建业的古诗文,带着魔性,晦涩难懂的古诗词,古文历史线,一经他说出来,既容易理解,又容易记忆。

很多人喜欢中国诗词大会,喜欢董卿、龙洋温文尔雅的娓娓道来···

记忆、背诵没错,但每一首诗词背后的故事、典故,孩子知道吗?父母知道吗?比如一句“寄雁传书谢不能”中,包含了几个典故,涉及几个人?怎么去理解?

当一个知识点,能以故事的方式呈现时,接受难度就低了很多。

喜欢故事,是孩子天性。如果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顺便学习一首诗、一首词背后的知识,典故,是不是更容易记忆呢?

古诗词,是文化底蕴,是情操境界,是遗世独立的精神净土,熏陶孩子的脾性。

有宝贝的爸妈,记得送《魔性古诗词》和《漫画历史轻松学古文》送给宝贝“尝鲜”,再给宝贝快乐的同时,也收获身为父母的惊喜。#记忆中的经典台词#

感兴趣的家长朋友可以点击图片下方看一看获取。

1948年11月,潜伏在保密局北平站的地下党员,代号608的王敬贤终于通过了原保密局北平站站长王蒲臣的考验,取得了王蒲臣的信任,王蒲臣将计划对王敬贤和盘托出。

原来,王蒲臣策划了三个行动步骤,第一个行动代号是“断臂行动”,取王佐断臂之意,说白了就是所谓“苦肉计”,这就是叫自己的心腹干将,伪装叛变,然后先把他们投入监牢,设想解放军进城时释放他们,这批人就可以由阶下囚一越而为座上宾,然后打入解放了的北平城各个部门,用这样的办法潜伏下来,这就是情报处长来士成等人被抓捕甚至遭刑讯的真正原因。

对于这些人的安全,王蒲臣并不太担心。这也不是王蒲臣没有把他们当成一回事,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王蒲臣的心尖子。那为什么王蒲臣不担心呢?因为监狱看守所的所长周武是他的人,当然可以保证他们在解放北平之前生命无虞,而到了解放北平城时,这些人自然又成了解放军的保护对象。这个行动方案够新奇也够大胆的,这是他整个潜伏计划的重心。

王蒲臣的第二个行动方案,就是所谓“烧麦行动”。这个步骤就是由他组织北平站的特务组成四个潜伏组。王蒲臣的全盘如意打算中,最重要的是第一个行动方案,即“断臂行动”,而最奥妙,最使他得意的是第二步行动方案。所以四个潜伏小组的组长人选至关重要!所以才有了一系列的试探和考验。王蒲臣让四个潜伏小组的特务潜伏下来,接下来再派给他们点行动,然后让第一批潜伏的特务把第二批特务“挖”出来,交给新政府,这不就让新政府对他们完全信任了吗?而自己也不过损失一小批特务而已,而重要的特务如来士成他们却因此更有把握潜伏下来,一待时机到来,王蒲臣就可以在南京遥控指挥,让他的这帮喽罗们在北平大闹特闹,让北平城一日也不得安宁。

当然王蒲臣不会把这些情况都交代给王敬贤,他只是把他如何接受了毛人凤局长的密令,要组织北平站的部分可靠人员潜伏下来,以便北平一旦失守开展地下工作等情况对王敬贤讲了,然后又委任王敬贤为第二潜伏组的副组长,协助秘书室牟丙仁负责领导第二潜伏组的工作。

王敬贤听完王蒲臣布置的任务,觉得还有一些问题不大清楚,就问道:“徐站长(接替王蒲臣职务的徐宗尧)也已经说过要布置潜伏任务,怎么,难道要有两套人马?”

王蒲臣笑了笑说:“你也算我的心腹之人,什么事也不必瞒你了,实话对你讲,徐宗尧这个人并不可靠,他布置的潜伏任务不过是虚晃一枪,他布置的任务你只敷衍一下就行了,就是他不投敌,那也不过是瞎掰,必要时可以把他们交出来,获取解放军的信任。”

“可是站长,如果徐站长真的叛变了,那咱们的人还不全得让他出卖了?”王敬贤此时心中已经完全明白了,但是还装作很关心的样子问道。

“这个你放心,我早有准备,机要档案、人员名册都是我亲自掌握,至于潜伏人员的安全,你更别担心,我全安排好了,到时候你们像土行孙一样钻入地下,谁能碰到你们一根毫毛。”王蒲臣自信地对王敬贤说道。

王敬贤满脸虔诚恭敬地对王蒲臣说道:“站长高见”!

王敬贤回到家中,将这些情报用密语写成了书信,准备第二天和交通员老曹接头,由老曹将情报转给上级。

地下交通员老曹此时的身体很是不好,老曹住在北平好几年了,他住在金鱼池土井胡同,掩护身份的的卖羊头肉的职业,也在北平围城之后就不得不中断下来。

旧时代北平城是个巨大的消费城市,光肉类的消费有“每日千猪万羊”之说,可是北平城内并不生产一头猪一只羊,这些货物全靠外埠供给。北平城被包围之后,货源断了,城内的物资匮乏起来,羊没有了,哪儿来的羊头?老曹只得像北平城的贫民一样靠救济,靠打点零工来过活。

这个冬天,老曹的身体渐渐虚弱起来,咳嗽病也犯得勤了,每日早晚尤其厉害。老曹也知道自己的身体不行了,他也不是没有找大夫看,就连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肖龙友都说自己时日许多,那还有什么假的?

地下交通员老曹从肖龙友寓所出来,想着自己的身体,是否考虑向上级汇报,为608换一个交通员。但是转念又一想608那么重要,他刚和自己熟悉,如果换交通员,出了岔子怎么办?眼看就要解放了,这个时候乐千万不敢出什么事,还是坚持着忙过这段再说吧。

老曹想到这里,感到肚子有点饿了,就到了路边的一个小摊上,吃了一碗羊杂碎,两个芝麻烧饼,这才回到土井胡同家中。

老曹住的这个大杂院的人们,虽然穷点,但是满满的情义,所谓远亲不如近邻,没有比这个大杂院的穷哥们更能体现这句俗语的真正含义的了。

老曹回到自己的屋里,才觉得身上乏力,于是早早把棉被拉开,躺了下去。他睡不着,又剧烈地咳嗽开来,他想起了家乡,听说老家沧洲已经解放了,现在正准备实行土改,他想象着家中的亲人们正在安居乐业,心中甚为欣慰。他决定等北平城一解放,立刻回去看看。

王敬贤已经连着两天没有见到交通员老曹了,联想到上次见老曹时老曹的身体情况,心中不觉一痛,心中想到,是不是老曹身体出了问题?我要上哪找到他呢?

网上传了一个段子,挺有意思,分享给大家。

一位女生,怀了第三胎,因为前二个孩子不理想,所以丈夫说是因为她当初胎教不好,出了问题。这次托人请了一位大师,准备花一万卦金,帮助指点迷津。

在茶楼包间入座,将小孩的问题一一托出,大师问道,怀男孩时是否听过某司的视频?女生忙说,我每集都听,咋了?大师说那就对了,这孩子那么闹,皆因身上戾气太重,导致无端攻击小朋友和周边的人。从胎里开始孕育了贪嗔!又说到了女孩,大师说,你是不是喜欢看综艺节目?女生说是,尤其是那个<水果>台。大师说,这也对头,孩子在胎中便传上了那种轻佻,浮躁。如果不加以严管,此女不到成年,便会染发,扎耳朵眼,早恋,可能成为太妹。

女生害怕了,请大师指点到底可以听什么,看什么?大师说,绝对不能再听网上大v的东西,那些人没有什么正能量,送出的是无营养价值的精神食粮,吃了有负作用。

那丈夫接过来说,我早劝她不要听这些东西,可她每天在家里无事可做,不让她上网,她怎么能行,大师请给个说法,略想了一下,大师说,尽量不看电子东西,对胎儿有好处,如果非要看,也是少看一些,捡于身心有益的文章看一看,对孩子今后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些关联。

两个人异口同声说,还请大师明示,大师神密的一笑,说本不该泄露天机,但念你二人一片诚心,我点你们一句,有那么一个人,所发之文可以一观,女生忙问,是哪位大v,大师微微一笑,非也,此公乃一介平民,江湖人称<平八>。

丈夫忙问,读此公之文章,会给孩子带来何等变化?大师说,男孩,日后人品高贵,博学多才,谦谦君子。女孩,知性大方,温柔婉约,人见人爱。说罢,大师转身飘然而去,留了一句话,让俩口子的眼泪都感动出来《茶钱我结了,卦金免收,给小贝比当滿月的礼金吧》!

1、晚上梦见和一高中男生暧昧。早上发信息给他说:嘿嘿,昨晚我梦见你了。男生回复:再容我几天吧!过了元旦我就还你钱。靠,丫头去年跟我借了五百块钱还没还呢,差点忘了~~~~~~~~

段子:也是在最近才发现的,公交车上有很多人让座,地铁上就少很多。而在火车上没人让座,高铁是不需要让座的,那飞机就更不用说!这样看来,尊老爱幼是平民需要做的事了,你们怎么看?

段子:今天我照镜子时,看到自己开始秃顶了。吃早饭时,我得意地对老婆说:“咱家终于出了个聪明人。”老婆一楞,问道:“是谁?”我指指脑袋,说:“你看,我秃顶了。”老婆瞧瞧我的脑袋,长叹了一口气,说:“可惜秃晚了,要是早二十年秃顶,说不定能可以考上清华大学。”

段子:心想完了碰到黑店了,好汉不吃眼前亏,转身就走。出门后才发现,原来不是这家店!

段子:时间就是这么的猝不及防,转眼间我们就已经毕业很多年了,有一天居然在街上碰到了,我就问:“快告诉我,你结婚了吗?”那人就回答说:“结了。我妻子是一个天使。”我马上就说了一句:”你真幸运啊。然而我的妻子仍然跟着我,我就有一点无奈啊。”

段子: 晚上吃过饭,老公就在网上浏览美女照,因为他看得太认真,就没注意到我已经到了身后。我大声问道:你在干什么呀??老公明显吓了一大跳,过了一会儿才说:我在找人。我瞪了他一眼说道:你还想找什么样的人??老公调侃道:我想找一个长得比你漂亮的,可是一直找不到

段子:男子和女朋友去婚庆公司咨询结婚事项,男子问经理: 主持一场婚礼多少钱? 经理说: 新娘子越漂亮价格就越贵! 新郎不好意思的给了经理一块钱。经理一愣,然后又找回了五毛!

段子:有一次,我们上化学课,同桌觉得时间很难熬。于是就开始敲桌子打板凳了,嘴里还念念有词说道:“真是度分如年啊!”然后, 就问旁边同学:“还有几分钟下课?”同桌看了看表,淡淡地说:“还有一年。马上就快了。你等着吧!”

段子:宿舍里在放张雨生的大海。高潮部分来了我哼唱着: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哀和愁”。。。还没唱完,室友补了一句:带走你的矮和丑,那你就只剩下穷了。脑海里顿时一万只草腻马奔腾起来!"?

段子:老师在上课之前,问:“你们都来说说自己的优点?”到我以后,我:“如果硬要说我有什么优点,从不跟人抢着买单,这算是优点吗?”

#搞笑# #搞笑一刻# #幽默搞笑段子#

1959年,毛主席回家乡扫墓,当看到破旧不堪的坟墓时,工作人员小心地问道:“主席,要不要把坟墓翻修一下?”

毛泽东想了想,随即说道:“不要修了,还是保持原样的好,每年清明节请你们代为培培土就行了。”

19秋,17岁的毛泽东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

在离家时,毛泽东便抄写一首诗留给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年仅17岁的毛泽东通过这首诗向父亲表达他一心向学和志在四方的决心。

就在这样的信念下,毛泽东开始一步步的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春,18岁的毛泽东考入湘乡驻省中学。初到省会长沙,毛泽东眼界大开,不仅看到了同盟会的《民立报》,还知道了孙中山和同盟会的纲领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他激情澎湃,写了一篇文章贴在学校的墙壁上,主张由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组织新的政府,来反对专制独裁的清王朝。毛泽东后来说,这是他“第一次发表政见,思想还有些糊涂”。

197月14日,湖南省学生联合会刊物《湘江评论》创刊,毛泽东为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他在创刊词中说: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对于强权,只有“借平民主义的高呼,将他们打倒”。

虽然一直在外面革命,但毛泽东仍然有着深深的故乡情节。

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首先是一字一句、神情庄重地表达了他的故土情怀:“我于一八九三年生于湖南湘潭县的韶山冲。”

虽然是一句简短的介绍,但却体现了毛泽东对故乡韶山的深深眷恋。

1959年6月25日,在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公安部长罗瑞卿陪同下,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家乡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

毛泽东乘专列先到湘潭市,然后乘汽车到韶山,入住松山一号。

回到家乡,毛泽东特别高兴。当天晚上散步时,毛泽东对王任重、周小舟、罗瑞卿说:“我终于回老家了,离开故园32年啊!现在是心情舒畅,吃饭也香。我们湖南的腊肉、腊鱼、臭豆腐、辣子炒苦瓜、粗米饭,好吃!你们吃了没有?”

王任重说:“腊肉、腊鱼好吃,辣子炒苦瓜吃不习惯,粗米没有北方的小站米好吃。”

毛主席说:“你们主要是吃得少,多吃就顺口了。”

周小舟关心地问毛主席在韶山是不是感觉比北京热一些。

毛泽东说:“热点没有关系,无非多出点汗,出汗是好事,新陈代谢嘛。”

等到了扫墓的时候,当看到破旧不堪的坟墓时,工作人员小心地问道:“主席,要不要把坟墓翻修一下?”

毛泽东想了想,随即说道:“不要修了,还是保持原样的好,每年清明节请你们代为培培土就行了。”

这就是毛泽东主席的伟大胸怀,他一生都在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努力奋斗着,却没有一点点的私心。#历史#

他曾为大清王爷,一朝沦为拾荒者,可张作霖、土肥原贤二拉他入伙皆被拒,不料却做了毛泽东的“弼马温”,逝世后,与共和国元勋们共眠八宝山革命公墓。

这位王爷名叫爱新觉罗·载涛,是光绪的弟弟,末代皇帝溥仪的叔父。

他出生就含着金汤匙,还是三岁小玩童时便被册封为二等镇囯将军。不久,他又荣升为大清辅国公,是在金窝窝里长大的天潢贵胄。

做皇家人,也有无奈时,载涛虽出身显贵,但童年不幸。小小年纪,他就与父母分离,被慈禧太后过继给了嘉庆皇帝的孙子奕谟,后又莫名过继给了道光皇帝第八子奕诒。

他仿佛就是一颗小棋子,任由他人摆布。这如浮萍一样的生活倒是让他更为沉稳隐忍,性子也更为坚毅。

为远离权力的中心,载涛纵情驰骋在马场,酷爱马术。

22岁时,他远渡重洋往法国索米骑兵学校,习得了驯马的本领和相马能力,还掌握了改良马种的技术,这也为他日后生活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92月,隆裕太后与宣统帝颁布退位诏书,清朝彻底覆灭。末代皇叔载涛没了俸禄,生活来源被切断,一家三四十人只能坐吃山空。

为了生计,载涛只得变卖家里的古董和字画养家糊口。实在没钱了,他就把最爱的马也给卖了。

眼见清朝大势已去,载涛想到过隐居生活,于是全家搬到清代祖坟附近居住。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他在街头摆起了地摊,有时候也捡些破烂。

1924年,时任“东北王”的张作霖欲借助载涛的身份,扩大势力范围,以赛马为名找到载涛,期望他出山,与之共图大业,并许以高官厚禄。

载涛却不为所动,直接婉拒:“与大帅赛马乃人生乐事,我奉陪,但是要我再入仕,鄙人才疏学浅,恐无能为力,还请大帅另请高明!”

载涛在清贫中度日,时光流转,转眼到了1932年,日本在东北成立“伪满洲国”,溥仪当上了“傀儡皇帝”,他多次写信邀请载涛前往任职,皆被载涛严拒。

1933年,青黄不接之际,载涛一家许久没吃过饱饭了。正愁饭没着落,便有人送上门来了。

那天,春寒料峭,一队人马护着一个肥头大耳的日本军官,来到清皇陵附近,寻问“七皇叔”的府邸。经人指点,他们见到正在整理刚拾回来的瓶瓶罐罐、纸盒、废纸等物品的载涛。

“你是七皇叔?”领头的小胡子问道。

“这里没什么皇叔,只有平民百姓载涛。”

“我们大日本帝国亲和友善,请皇叔出任满蒙骑兵总司令,阁下意下如何?”日本军官挤出笑脸说道。

“我最近身体大不如前,走道都难,莫说骑马领兵了,您请打道回府,莫误了您的大事。”载涛答道。

“你,你太不识抬举了,知道与你谈话的是谁吗?他可是我们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大佐,你竟敢推辞?”小胡子怒吼。

“我不识大左、大右,只知我是中国人,不做日本人的官!”载涛正色道。

土肥原贤二恼羞成怒,从腰间拔出军刀架在载涛脖子上,逼迫他就犯。

载涛面无惧色,反而顶住军刀,怒目圆睁:“我宁可饿死,也不做卖国贼,要命有一条,要我做汉奸,休想!”

土肥原贤二看着眼前瘦弱却眼神笃定的男人不禁愣住了,他扔下军刀,怒气冲冲地走了。

张作霖、土肥原贤二许以高官厚禄想拉载涛入伙,都被载涛毫不留情地拒绝了。

解放后,毛泽东握着载涛的手说:“听说你爱马如命,我想请你当我们解放军的‘弼马温’,你可愿意?”

说着,他递给载涛一张委任状,任命载涛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

载涛不但一口答应了,还出席了全国政协二次会议,向周恩来总理提交了“改良马种以利军用”的提案,为新中国军事事业出谋划策。

抗美援朝时,载涛指导驯养的二万五千匹军马输送到朝鲜前线,有力地解决了志愿军后勤补给的运输问题,为抗美援朝的胜利提供了有力地保障。

载涛担任马政局顾问期间,亲临各旧马场,进行收编与整合,共扩建了军马场26个,新建了改良军马种站50余个,培养了许多驯马专家,驯养了几万匹良种战马。

毛主席见载涛这个“弼马温”干得风生水起,于是更加信任和赏识他。

1955年7月,新中国第一届全国第二次人大会上,毛主席又一次亲自接见了载涛,肯定了他的工作后,拜托他去抚顺看看溥仪。

阔别了四十多年的叔侄终于在毛主席的关怀下见面了。

载涛告诉溥仪,家族兄妹在新政府的关怀下,都成了社会的有用之人,叮嘱他也要好好学习,认真改造,早日重新做人。溥仪听了老泪纵横,连连点头。

晚年的载涛一边写着回忆录,一边安稳地过着新生活,直至83岁与世长辞。在周恩来的安排下,载涛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载涛身为皇族却毫不腐朽,饿死不卖国,宁死不做汉奸。他顺应大势,为新中国建言献策,贡献力量,不愧是敢作敢当、嫉恶如仇、正直无私的“弼马温”!

作者:宁静致远

编辑:呆呆|幽

#头条历史##历史故事#

1931年,敦化,男人剑眉高挑,突然,挥手制止向他拜寿的儿孙,猛将手中的碗摔在地上,大喝道:“从今儿起,这日子,都别过了!”

这天,是这个名叫戴凤龄的老人60岁的生日。

作为富甲一方的乡绅士族,花甲之年的他,为何在自己的寿宴上如此行径?这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吗?

若你也想知道,请和我一起走进今天的故事——

1931年的9月18日,枪炮轰鸣,东北三省,生灵涂炭,哀鸿片野。

小城敦化亦不能幸免——

好好的房屋被点燃取乐,无辜的平民被残忍杀害,数不清的妇孺被当街凌辱……

霎时间,哀嚎、呼救、咒骂在敦化城上空久久不散。

那年,戴凤龄已经60岁了。

只要他肯,就可以“花钱买平安”,安稳度日。

但是,虽生在是商贾之家,他却难舍那一身傲骨。

反复思量,六十岁生辰那日,他将前来祝寿的六个子女召集到一起,问道:“现在国都要没了,我们这个家怎么办?”

见孩子们沉默不语,他将手中的碗狠狠砸向地面,陶瓷炸裂,如惊雷,激起了儿孙们心中的万般豪情——

“不过了!”

“对,不过了!”

于是,戴家上下达成一致——

倾家荡产,破产为国,抗击日寇!

几辈人的辛苦积攒,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可戴家上下无一人后悔,无一人犹豫。

200多名当地青壮村民、猎手纷纷前来,加入戴家的抗日队伍。

被戴凤龄的义举感动,他的好友——王德林,特意把其编入抗日救国军第五营,亦称“戴营”。

虽然已经须发尽白,但是每次冲锋,戴凤龄总是选择站在队伍的最前端。

他在枪林弹雨里的豪迈驰骋,左右开弓,弹无虚发,“戴营”的战斗力为诸营之冠,人人敬畏。

但纵使如此,他们也难逃敌众我寡的窘境——

1933年,弹尽粮绝、后路被截之后,王德林准备撤离暂避。

临行前,王德林拉着戴凤龄的手说:“大哥,你也跟我去那边避一避吧!”

戴凤龄不假思索:“你肩负重任,我已经老了,活着时是中国人,死了也要做中国的鬼,我决不到异国他乡!”

在热爱的土地上,血战到底,是他的选择,也是他的归宿。

只要还有一口气,他依旧是那个身先士卒敢为天下先的戴凤龄!

可是,1937年,因被出卖,戴凤龄还是被抓捕了。

他们残忍地用铁丝将他的两个大拇指捆住,另一头穿透缩脖骨,对年过花甲的他昼夜不停地严刑拷打——

电击皮鞭,身体的抽搐,触目惊心的血痕,嘴角的血红鲜艳,无一不说明着敌人的狂暴。

然而,即使身陷囹圄,戴凤龄始终紧咬牙关,没有透露一丝一毫,反而破口大骂。

恼羞成怒的敌人终于失去了耐心——

他们将奄奄一息戴凤龄,用两块钢板夹紧,然后用铁丝捆缚,浇上汽油,焚烧至死……

离世那年,距戴凤龄起义抗日,不足7年!

短短的7年,对戴凤龄来说,是从生到死的尽头。

但对他的子女而言,父亲的牺牲,是家仇国恨、更是舍身亡死的开端——

1935年,四子戴克志在与日寇作战中受重伤,牺牲于小沙滩;

1936年,戴克俭在掩护部队撤退时牺牲,长子养伤被汉奸出卖,狱中殉国;

1937年,三子戴克吉为了救父,遭日寇埋伏牺牲;同年,五子戴克选在和日伪作战时,牺牲;

1938年,六子戴克政率部与日寇作战,寡不敌众,壮烈牺牲……

整整间,戴家男女老少,前赴后继,为国赴难。

1945年,日寇撤出中华大地,戴家上下57口,只剩下两名寡妇和1个孙子尚在人间,其余人等,均壮烈殉国!

一寸山河一寸血,山河处处蕴芬芳。

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夏大地。

3500多万同胞伤亡,4200多万难民无家可归。

无数如戴凤龄一般的爱国将士,浴血奋战、慷慨赴死,在国难当头时挺起民族的脊梁。

生逢乱世,他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的付出,最后会不会赢得胜利,他们的牺牲,最后会不会有结果,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坚定地挺直腰杆,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

他们,远比我们想象中更伟大!

即使,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每一个人,都值得被我们记住——

记住遇难的人,记住幸存的人,记住那些为之奔走的人。

他们,亦是我们绝不遗忘的理由。

勿忘国耻,珍爱和平!

这一天,我们要牢牢记住!#永远铭记这一天# #情感# #情感点评大赏#

1950年3月,这一天,裕华纱厂托儿所所长叶兰英跟往常一样上街买菜。她在挑选青菜的时候,听见了旁边的菜贩子在和顾客,讨价还价。菜贩子的口音是河南口音,但是叶兰英听着却有点熟悉。

叶兰英很纳闷,自己怎么可能熟悉一个河南口音呢?于是就转头望去,当看到这个人的相貌时,叶兰英吓得差点连菜篮子都拿不住了。

怎么会是他!叶兰英恐怕看错人,就悄悄地凑近这个菜贩,这下子叶兰英看清楚了,就是他!叶兰英仿佛看见此人那猫头鹰似的狞笑!

叶兰英不动声色地离开,找到了一处公用电话,用颤抖的手拨通了公安局的报警电话,由于太激动了,电话号码拔了两遍才拨对。电话接通后,叶兰英立刻对着接线员激动地说:“公安同志,我看到徐贵林了,你们快来抓人啊!”。

徐贵林是谁?为什么叶兰英会让公安快来抓人呢?徐贵林,本名徐天德,河南安阳人。原渣滓洞看守所所长,国民党特务。1939年参加国民党学兵团,1940年随内政部第一警察总队到重庆,入军委会特务第五团当班长,是望龙门特务队的有名打手,号称“四大金刚”之一。

1946年5月调到白公馆看守所当看守员,参与杀害罗世文、车耀先。不到一年就升任第二看守所看守长,他生性残忍,狱中革命者给了他一个恶名“猫头鹰”。他曾经亲自参与杀害江竹筠等30人,而且还指挥了渣滓洞的大屠杀,180多人殉难。徐贵林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特务,手上血债累累。

解放重庆前夕,眼见人民解放军即将解放重庆,徐贵林带着几个心腹逃往西南长官公署二处,准备坐车逃往成都。可是二处处长杨元森却让他们就地组成一支部队,到华蓥山去打游击战,骚扰解放军。徐贵林无可奈何,只能硬着头皮带着部队去华莹山打游击。

徐贵林还没有走到华蓥山,那里就解放了,走投无路的徐贵林只得又转头投奔在三台县的胡宗南七十六军第八十师。

徐贵林刚刚加入第八十师,解放军又打了过来,战斗没进行多久,第八十师就举手投降了。徐贵林化装成普通士兵,躲过了我军的甄别,骗了一张遣返证,逃回重庆南岸弹子石惠工村57号岳父家,伪装成菜农,此次不料被买菜的大妈发现举报了。

1950年,重庆解放后,解放军一直就没有放松过对这些国民党残渣余孽的抓捕,其中杀害江姐等人的重要凶手徐贵林更是重点抓捕。,自解放重庆那刻起,公安机关就建立了缉捕组,专门追捕他和那些参与渣滓洞大屠杀的刽子手。

但是当时时局十分纷乱,公安人员最开始并不知道他到底躲在哪里,只知道他的老家在河南安阳,也组织了警力前往安阳抓捕,但是却没有找到徐贵林的踪迹。公安人员通过了解调查,确定他并没有逃到台湾,依然潜伏在大陆,但是却不在安阳老家。至于他的藏身之地,却是因为线索太少而无法侦察。所以这件案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法继续进行。

现在徐贵林终于出现线索了,但是公安人员却没有急于抓捕,而是将他监视起来,侦察动静。侦查员之所以没有贸然抓捕徐贵林,主要是想弄清楚一些情况。

徐贵林属于老牌的大特务,那么他在重庆出现,究竟是奉命潜伏还是亡命逃亡?他此时出现在重庆的目的是什么?他究竟有没有同党?他身上是否携带有手枪之类的武器?如果在这些都没有弄清楚情况的前提下,就贸然对徐贵林动手,那么很有可能打草惊蛇,或者做成一锅夹生饭。

公安人员能够沉住气,可是叶兰英却有些等不及了,她害怕徐贵林跑了,所以也在监视着徐贵林。可是一连等了几天,都没有看见公安局的同志来抓徐贵林。叶兰英就想着是不是公安局不相信自己说的话,于是就再一次报警,称卖菜的那个人就是徐贵林,并且恳请公安局快点派人把他抓起来。

公安人员听了叶兰英的讲述,耐心地回复让叶兰英悄悄地仔细观察,不要惊动徐贵林,一切都有公安局安排。

公安人员经了过几天的秘密侦察走访,算是弄清楚了徐贵林在重庆的情况。徐贵林没有同党,当然也不是受到国民党的指派有目的的潜伏。他只是如丧家之犬一样逃亡隐匿在重庆,躲避追捕。而且徐贵林只是躲藏,身上也没有枪,更没有别的武器,一直都是住在重庆市弹子石惠二村五十七号岳父家中。

1951年3月22日,摸清楚徐贵林各项情况的公安人员动手了。徐贵林像往常一样在那里卖菜,悄悄的几名公安局的侦察员围了过去。其中一名侦察员问道:“这黄瓜怎么卖的啊?”徐贵林想着生意来了,说道:“你要是要得多可以给你便宜一些。”

就在这个时候,身后的侦察员们一下子就把徐贵林扑翻在地,一名侦察员喝道:“叫什么名字?”

徐贵林直到此时还心存侥幸,叫嚷道:“你们凭什么抓我?我一个平民老百姓犯了什么法?我叫徐天德。”

一名公安人员冷冷地说道:“别再演戏了!既然能来抓你,就把你的一切调查清楚了!别再狡辩了!徐贵林!”

徐贵林听了侦察员如此笃定地叫出自己的名字,就知道一切全完了,自己的逃亡生涯结束了。

1950年5月18日,徐贵林在数万群众的怒骂与拍手叫好下,被执行死刑,自此结束了他这罪恶的一生。

一天,光武帝刘秀正在宫里闲坐,忽见姐姐湖阳公主快步走了进来。刘秀赶忙起身给姐姐让座,却见公主满脸愠怒不说话。

刘秀仔细打量姐姐,不由心生怜惜。这位大姐很早就没了丈夫,刘秀一直对她特别关爱,赏赐她很多财物,对她也特别宽容。

见姐姐怒气冲冲,刘秀便上前温言细语安慰。果然,湖阳公主坐不住了,对着弟弟就是一阵哭诉:“皇上,你一定要为我出这口气!”

原来,湖阳公主豢养不少家奴,这些奴仆仗着主子的势力,横行霸道,无恶不作。公主有个亲信苍头,居然白天杀人,犯罪后逃到了公主府躲了起来,官府又不敢派人到公主家里捕人,以致于罪犯一直销遥法外。

洛阳县令董宣了解到杀人犯藏匿在公主家,他想出了一个笨办法:守株待兔。他派人守在湖阳公主的家门外,等候那苍头出来。

果然,有一天那苍头驾车神气扬扬地随公主出来游玩。董宣一个箭步上去,当街拦截公主车驾,要求公主交出杀人的凶犯。

湖阳公主大惊,怒叱董宣让开。但董宣毫不畏惧,他拔出佩剑,划地有声,厉声说:公主藏匿罪犯,按律当受连坐。老奴无奈,只得自行下车谢罪。

董宣知道如果今天放脱老奴,就不可能再抓到,只见他手起刀落,当即劈死了老奴,然后向公主谢罪请行。

公主见苍头已死,争执也已无用,这才气冲冲地驰回宫中,向皇上弟弟告状来了。

刘秀这次明白姐姐的来意。听了姐姐的哭诉,光武帝非常震怒,居然有人敢欺负公主,简直目中无人。立刻宣召洛阳令董宣进宫。

董宣自知闯下大祸,他一进宫,刘秀就喝令拿下,让左右的执法人员用木棍伺候。

此刻,董宣早已置生死于度外。他从容不迫的说:“陛下想杀我,我没有怨言,只请求我说一句话再死。”

刘秀怒气冲冲问道:“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董宣说:“陛下圣德,中兴汉朝,乃天下共庆。如今公主纵奴杀人,陛下却置之不理,不知将何以治天下呢?”董宣昂然地接着说道:“我不需要你用棍棒相加,让我自杀好了!”说完就用头猛烈地撞向殿中的柱子,顿时血流满面。

董宣的行为大大超出刘秀的预想,他赶忙让小黄门抱住董宣,不让他再撞下去。

此时,刘秀已经明白谁是谁非,知道是姐姐做得不对,更觉得董宣的忠心可嘉。

但是,公主的面子也不能丢。于是,他让董宣向公主叩头谢罪,打算把这事揭过去。

不料,这董宣还就是个犟骨头,他坚持认为自己没有罪过,所以,拒绝谢罪。

刘秀没有办法,就让人强行揪住董宣的头硬往下按。董宣两只胳膊死死撑着,就是不肯叩头认罪。

眼看皇上对臣子无计可施,阳公主嘲讽弟弟说:“你为布衣平民的时候,家里藏了罪犯,官吏都不敢去搜捕。现在当了天子,难道连一个洛阳令都管不了吗?”

光武帝只能赔笑,他对大姐说:“治理天下的皇帝,和老百姓是大不相同啊!”面对这样的结局,湖阳公主再闹下去也没有用,只好悻悻离去。

刘秀一转身,再看董宣还伏在地上,两只胳膊强撑着,始终不肯就范。刘秀心想,今天可真是碰上犟驴了。

刘秀知道,再僵下去,只能是自己尴尬了,只好对董宣说:“你的脖子可真硬啊!强项令出去吧!”董宣终于没有输给刘秀。

洛阳令董宣一身正气,不仅得到光武帝刘秀的赞许,他执法严明的无畏精神也为世人树立了榜样。.10.31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