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倒悬牵引床 床旁牵引装置

倒悬牵引床 床旁牵引装置

时间:2022-11-05 21:00:06

相关推荐

倒悬牵引床 床旁牵引装置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4人对话的真相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个人在一块摆谈说:“谁可以或许把无算做头,把生算做脊柱,把去世算做尻尾,谁可以或许知晓生死存亡浑为一体的事理,咱们就可以跟他交朋友.”四个人相视而笑

不久子舆生病,子祀前往看望他.子舆说:“巨大啊,造物者!把我酿成云云曲屈不伸的模样!腰弯背驼,五脏穴口朝上,下巴隐蔽在肚脐之下,肩部高过头顶,曲折的颈椎形如肉瘤朝天隆起”.阴阳2气不和变成云云灾难,但是子舆的内心却非常散逸似乎没有抱病似的,盘跚地来到井边对着井水照看自己,说:“哎呀,造物者竟把我酿成云云曲屈不伸!”

子祀说:“你厌烦这曲屈不伸的模样吗?”子舆回答:“没有,我怎么会厌烦这副模样!假令造物者逐步把我的左臂酿成公鸡,我便用它来报晓;假令造物者逐步把我的右臂酿成弹弓,我便用它来打斑鸠烤熟了吃.假令造物者把我的臀部变化成为车轮,把我的精神变化成骏马,我就用来乘坐,莫非还要替换其它车马吗?至于生命的得到,是由于适时,生命的损失,是由于适应;安于适时而处之适应,悲痛和欢喜都不会侵入心房.这就是前人所说的摆脱了倒悬之苦,但是不能自我摆脱的缘故,则是遭到了外物的束厄局促.况且事物的变化不能超出天然的气力已经良久良久,我又怎样能讨厌自己如今的变化呢?”

不久子来也生病,气味短促将要死去,他的老婆儿女围在床前饮泣.子犁前去看望,说:“嘿,走开!不要惊扰他由生而去世的变化!”子犁靠着门跟子来语言:“巨大啊,造物者!又将把你酿成甚么,把你送到何方?把你变化成老鼠的肝脏吗?把你变化成虫蚁的臂膀吗?”

子来讲:“怙恃对于子女,不管东西南北,他们都只能服从叮嘱调遣.天然的变化对于人,则不啻于怙恃;它使我靠拢殒命而我却不服从,那末我就太桀骛了,而它有甚么过失呢!大地把我的形体托载,用生活来劳苦我,用朽迈来闲适我,用殒命来安歇我.以是把我的存在看做是好事,也因而可以把我的殒命看做是好事.如今要是有一个高超的冶炼工匠锻造金属器皿,金属溶化后跃起说‘我将必需成为良剑莫邪’,冶炼工匠一定以为这是不吉利的金属.如今人一旦经受了人的外形,便说‘成人了成人了’,造物者一定会以为这是不吉利的人.现在把全部浑1的寰宇算做年夜熔炉,把造物者算做高超的冶炼工匠,用甚么法子来驱遣我而不可以呢?”因而安适熟睡似的脱离人间,又似乎欣喜地醒过来而回到人世。#历史#

女皇讲故事——鼠肝虫臂

刘金定大战南唐32:刘孝认死理誓死不降,呼延凤箭射刘孝走马拿下朱叉关!——书接上文:想当年,赵匡胤保周主柴荣下南唐,大战刘仁瞻,最后打到寿州,围困城池,城内百姓饿死无数,刘仁瞻染病在床,昏迷不醒。周主柴荣射箭带书,劝刘仁瞻投降。

刘仁瞻至死不降,眼看全城军民饿死,唐朝监军使周廷构与左骑都指挥使张全约商议,主帅病重,不能理事,城内兵微粮尽,此城难保,如被攻破,要遭屠杀,不如投降,保住生灵性命。

就这样两人以刘仁瞻的名义,写出降书。献关投降的时候,是刘仁瞻已不省人事,当天逝世。柴荣追赐刘仁瞻为彭城郡王,并改名清淮军为忠正军。

赵匡胤一听,眼前之人乃是刘仁瞻之后,更添几分敬慕之心。“刘将军,你父之死,你了如指掌,非是孤王杀害,乃城陷之后,病重身亡,死后封官,怎能说和我有杀父之仇?”

“赵匡胤,你不带兵打寿州,我父能忧愁成疾,最后病故吗?死后追封是收买人心,我父忠于南唐,受你们什么皇封?”“将军强词夺理。你父病故,他寿禄已尽,与孤无关。请问你兄长叫何名?是怎么死的?”

“我的兄长叫刘忠,他随父出征,镇守寿州,数月后,城池被围,我兄长刘忠讨令出城,偷袭周营,我父不允,我兄长年轻好强,强行讨令,并立下军令状,说是打了败仗愿交出人头。”

“我父在气恼之下,叫他出战,果然中了你们的诡计,损兵折将,大败回城。我父大怒,捆上刘忠推出斩首。”

“监军使周廷构讲情束饶,说:'小将军虽然打了败仗,是为国家出力,应免去死罪。我父不听,军中不斩不齐。众将跪下求情,我父不允,周监军使无奈,到后宅请我母亲出面讲情。”

“我母虽然疼子,但军法不可私,名节不可移,说'今日宽恕刘忠,来日众将不服,此城难保,对主为不忠,我丈夫做得对,应该斩杀刘忠。’就这样,我哥哥被杀了。后来父亡城陷,剩下我母子逃出虎口,避难金陵,今日保唐守关,我要替父兄报仇!”

赵匡胤听到这里,龙目之中滚下泪珠,刘仁瞻为国忘家,杀子尽忠,可歌可泣,可惜没保明主,一世英名付之东流。现在只剩刘孝一人,为忠良保后代,对得起刘仁瞻,我得劝劝他。

说道:“小将军!我和你父有见面之交,你父兄为南唐没落下好下场,只剩你千顷地一棵苗了,就该知时达务,别找苦吃。今天孤王苦苦相劝,你我化冤仇为朋友,化干戈为玉帛,孤要追封你父兄,保你位列三台。”

“赵匡胤!你害得我家破人亡,怎能保你?今天我要为死去父兄报仇!”说完,马往前撞,摆戟便刺,他哪知道,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先锋官呼延寿亭早有准备,取弓搭箭,将弓拉满等待时机。

当刘孝摆戟进招的一刹那间,呼延寿亭松开弓

弦,雕翎箭射向刘孝的咽喉,刘孝的戟也出去了,呼延凤的箭也到了。

刘孝见势不好,头一歪身体一闪,没能躲开,正射在左肩下,穿袍透甲扎进去,刘孝疼得一哆嗦,抽回大戟,戟交到左手,伸右手抓住箭杆咬牙用力“砰”地一声,将箭拔下来,扔在地上,就见高怀亮和史魁保护赵匡胤走了。

呼延凤收起弯弓,取下金枪迎了上来,大战刘孝。刘孝肩上带伤,打起来十分吃力,呼延寿亭力大枪沉,兵刃相碰,疼得刘孝汗珠直滚。

打了十几个回合,呼延凤的枪扎在刘孝的右腿上,往下一带,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刘孝大叫一声“哎呀!痛死我也。”倒拖大戟拨马败走。

呼延凤金枪高举:“三军儿郎,追呀!”宋兵尾随呼延凤马后,追杀过来。一时兵对兵,将对将,一阵混战。南唐兵马死伤无数,活着的奔朱叉关逃命。

宋兵随后追杀,真好像风卷残云一般。呼延凤马过吊桥,冲进朱叉关,由北门进,从南门出去,追出十几里地,不见刘孝的踪影,才收兵回城,搜索帅府,捉拿残余唐将。老百姓吓得关门闭户。

到了下午,城内安静下来,呼延凤在帅府升坐大堂,传令出榜安民,派人到街上呼唤百姓,迎接圣驾。军卒三、五成群在街上边走边喊:“哎!朱叉关黎民百姓听真。”

“现在大宋朝兵马杀退南唐兵将,得下关城,我宋朝兴的仁义之师,救黎民出水火,使百姓免遭倒悬之苦。尔等不用害怕,我大兵秋毫不犯,公买公卖,不杀无辜,如发现有人伤害百姓,请到帅府申冤。违者,格杀勿论。”

老百姓胆大的,出来看看,见宋兵在街上规规矩矩。次日,老百姓净水泼街,黄土铺道,迎接赵匡胤君臣进朱叉关。呼延凤把他们接到帅府,请到大堂,高怀德打开功劳簿给呼延凤记上功劳。随后元帅传令,杀牛宰羊犒赏三军。

三天后,呼延凤的先锋队出发。沿路上,大小关城的南唐兵将闻风溃散,弃关逃走,只剩下老百姓出城迎接大宋军队。几个月之内,又得下双江,兵奔寿州。这时张光远、罗延西的伤口痊愈,身体复原,养精蓄锐准备攻打寿州。

寿州是南唐主要军事重地,是金陵的大门。位于今安徽省内,相当于现在的寿县、大安、霍山、霍丘、下蔡等地。有名的八公山就在境内。#刘金定大战南唐# #评书#

一定吃了不少苦吧?”元稹依坐在韦丛床前,向罢韦丛病情后

“谢天谢地!要身终于等到了老爷回来!老爷这次东川之行可朝

东川之行简要叙说一遍。

那韦丛听罢激动不已,向着元稹道:“老爷这次东川之行,可谓题

凶化吉、遇难屋样,真乃是洪福齐天!不仅解救了东川百姓于倒悬,为

朝廷社稷立了大功,而且脊满巴蜀,名动朝野,展现了自己的忠心刺相

和旷世才华!”

“多谢夫人夸赞!”元稹听后忙道。韦丛缓了口气,深情地看着元

稹继续道:

“自老爷走后,妾身是既担心蜀道艰辛,老爷身体不支,又担心p

砺阴险毒辣,老爷遭到不测!每天提心吊胆,心惊肉跳,惶惶不可终日!”

说着眼睛不由一红。

元模见此,握着韦丛的手,歉疚地道:“学生实在对不住夫人,让夫

人为学生担忧了!”韦丛抬手用手帕轻轻擦去眼上泪花,转忧为喜道;

“上个月,老爷查清严砺罪行的奏章送到京城后,朝野无不为之传

颂。乐天大人专程来到家中报送喜讯,妾身高兴地半宿未能入睡!当时

一连几个夜晚梦见老爷凯旋回来,可谓是又喜、又急!真有点卧不安枕!

肝肠寸断!每天扳着指头计算着老爷回京的日期,终于把老爷给盼回来

了!”

元稹听罢,更加激动,忙又说了些安慰的话。韦丛咳嗽了一阵后,

看着元稹,高兴地道:“朝野纷纷传说:老爷这次为朝廷立了大功,回

来后必然受到朝廷的擢迁和重用。小女深为有老爷这样的夫君而感到来

幸!但愿老爷能久立朝堂,辅弼圣君,实现自己的凌云之志!”

元稹历来恃才傲物、增强好胜,听此甚合心意,白日李绛、崔群所

句调理病情的话,方离开韦丛病榻。

言并未放在心上,不禁面露得意之色。他见韦丛已身体不支,又说了几

再说宰相李吉甫自接到元稹奏报,得知严砺惊吓而死的消息后,是

7 358 风流宰相元镇

1572年,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病重不起。太监冯保在宣读遗嘱时,内阁首辅高拱突然想起有人告诉他,冯保联合大学士张居正要把他从首辅的位置上拉下来,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按照朝中的规矩,冯保是秉笔太监,也就是帮皇帝起草诏书的,掌印太监是帮皇帝盖玉玺的,掌印太监的地位是高于秉笔太监的。

现在宣读遗嘱的只有秉笔太监冯保,没有看到掌印太监孟冲,高拱感觉这里面有蹊跷。

高拱心里对冯保上位非常担心,因为冯保几次要成为掌印太监,都被高拱这个内阁首辅挡住了升官的路。

当初高拱回内阁时找了穆宗皇帝朱载垕身边的三个太监帮忙的,而高拱成为首辅后自然要报答他们。

所以在掌印太监空缺时,高首辅安排了那三位太监中的陈洪当了掌印太监,陈洪走了后,他又安排了孟冲,使冯保的升官梦一再破灭。

相对于秉笔太监来说,掌印太监的地位高些,而冯保当时只是小太子朱翊钧的玩伴,虽然很想成为掌印太监,但怎敢和内阁首辅比拼实力。

冯保一想到孟冲这个在御厨当差,一点能力都没有的太监都能被高拱提拔成掌印太监,心里对高拱怨恨不已。

现在,朱翊钧登基了,冯保可不是之前的冯保了,皇帝的贴身太监,对皇上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这边冯保正在想法子对付高拱的时候,高拱已经迫不及待地向冯保发起了挑战。

在张居正去了大裕岭视察为先皇准备好的陵墓时,有人向高拱报告,张居正的手下游七和冯保的手下有接触。

高拱的部下说张居正有可能和冯保联手,对高拱不利,高拱听了根本不信:“这不可能,他张居正平时正义凛然,怎么会和太监勾搭?”

再说,以高拱那自负的性格,也没有把冯保放在眼里,现在皇帝年幼,两宫太后又年轻不懂朝政,正是自己大展鸿图的好时机。

他对手下轻蔑地冷笑:一个蠢太监,能起多大风浪!

新皇朱翊钧继位的第四天,高拱就在朝堂上指着冯保大骂:你个太监,有什么资格站在皇帝身边,难道我们拜皇上就是拜你吗?

高拱手下的言官也倾巢而出,一起骂冯保,冯保被骂得狗血淋头,才十岁的新皇都被吓住了。

下朝后冯保对着皇太后一番哭诉,小皇帝朱翊钧言辞间也对高拱不满。

第二天内阁便接到了皇帝颁发的中旨,冯保升为掌印太监。

高拱听完中旨怒气冲天,站起身大喊:混账!皇帝那么小,哪里来的中旨?都是你们写的吧?我真想把你们都赶出皇宫!

宣旨太监被高拱惊得张大了口,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回宫后便添油加醋地把高拱的话转给了冯保。

冯保气得大叫:高拱啊高拱,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行!正愁抓不住你的把柄,你自己就送上门来了。

且不说冯保去向小皇帝和皇太后煽风点火,这边高拱想联合内阁大学士一起发难。

他先去找了从大裕岭回来的张居正,没想到他居然中暑了,上吐下泻得起不来床。另外一个大学士高仪也生病了。

高拱一气之下说,都是怂蛋,谁也不求,就凭我一人之力也能挽狂澜于倒悬。

1572年6月16,朱翊钧继位的第7天凌晨,北京城中所有的官员都接到了内务府太监的传旨:皇上有旨!即刻前往太极门。

很多官员听到圣旨时,吃了一惊:只有在非常时期,比如敌人兵临城下时,皇上才会在会极门召开会议,现在是正常时期,怎么会把朝会安排在太极门?

高拱跪在地上斜眼望着皇帝背后,想着只要冯保不出现,就说明我赢了。没想到,冯保紧跟着皇帝身后一步三摇地出来了,手里还捧着圣旨。

高拱一看就知道自己完了,冯保脸上挂着胜利的微笑,用尖细地嗓子宣读了圣旨,高拱头嗡嗡作响,鼻腔里腥甜作痒,一口黑血涌出。

两个太监把高拱架出了大堂,圣旨下,着高拱立即返回老家,连京城的家都没让回。

高拱被遣返的第三天,张居正的病好了大部分,上朝后被封为内阁首辅。

下朝后张居正走进内阁,看着首辅大学士的座椅,心里激荡着治理天下的宏愿。他一步步的,近乎虔诚般地走向椅子,为了坐上这把椅子,他足足等了六年。

他终于慢慢地,稳稳地坐在了这张内阁首辅的座椅上,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十多年的治理大明朝的时代,也协助万历皇帝开创了史上被称为“万历中兴”的黄金岁月。

@一心禅写

在张居正和高拱的斗争中,有人说张居正不择手段,利用太监冯保对高拱的怨恨,和高拱自负的性格完成了对高拱的布局。

但张居正对大明帝国的拯救居功至伟,他平定叛乱,稳定边疆,澄清吏治,挽救财政。只要有利于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图大业,张居正从不在乎手段的正义与否。

这让他一方面成为政敌眼中的卑鄙小人,一方面成为百姓心中的救国英雄。

故事素材来自《帝国首辅:张居正》

#历史头条# #历史故事#

有一位皇帝,在他死后,南宋亡。他和其他几位帝后的陵墓,被元朝的僧人杨琏真珈所盗。他的尸体因为入殓时被水银浸泡尚未腐烂,盗墓者便将其尸体倒悬树上沥取水银,头颅被制成酒具,四肢躯干焚烧,直到朱元璋攻占北京后,才在皇宫中被找到。

这位不幸的皇帝,就是宋理宗。那么,他的皇后谢道清命运怎样?

谢道清出生在台州一官宦人家,由于家道中落,父母早亡,被寄养在叔父家中,汲水做饭,也差不多是个使唤丫头。宫中来选官女时,她叔父说:道清长得黑不溜秋,一只眼睛有白斑,人又不灵巧,到了宫中也不过沦为老宫女,不去也罢。

谢道清得以做上皇后,真正原因在其祖父。谢道清的祖父在曾经是前朝宰相,当年他力挺宫女出身的杨氏册封为皇后,宋理宗登基后,杨皇后成了杨太后。为了报答谢家的恩情,杨太后为理宗选皇后时就指令一定要谢家女子。而当时,谢家未出嫁的只有道清一人。

谢道清的皇后做得非常郁闷,后宫里最多时,有名号者达千人,其中最著名的是贾贵妃,奸相贾似道的姐姐。理宗还不够,竟把色艺绝伦的官妓唐安安召入深宫共度良宵。谢皇后与理宗生活38年,终生无子。贵为皇后,却像一个摆设被晾在一边。

一直到1259年,蒙古人的军队已经逼过来了。元军渡江攻打鄂州(今武昌),理宗听从近臣计议,准备迁都庆元(今宁波)以便下海南逃。就在这个时候,谢道清字正腔圆地说:这样走,恐动摇民心。

宋理宗当了40年皇帝,把好好一个南宋折腾得差不多了。1264年冬天,宋理宗去世,他的养子赵禥继任为度宗。尊谢道清为皇太后。贾似道因有策力之功,玩度宗于股掌之间,权倾朝野。度宗临朝十年,不但丝毫未扭转形势,反而每况愈下。1274年,即他病逝那年元军已经发起总攻。

忽必烈大军20万人水陆并进,直逼杭州。京城官员逃的逃、躲得躲,谢太后命令在朝堂贴出告示:“我宋朝三百年来,对士大夫待遇优厚。现在正逢多灾多难之时,大小官员不能提出挽救时局的办法,京官弃官离位,外省官弃城而逃,还算人吗?国法依然存在。凡坚守岗位的,尚书省记上一功;叛国逃亡的,由御史查明情况上报。”但这时,以谢太后的能力,丝毫未能扭转局面。

1275年,年仅4岁的宋恭宗继位,64岁的谢太皇太后垂帘听政。

次年正月,“皋亭山下青烟起”,元军围攻杭州城,游骑直至余杭门(今武林门)下。谢太皇太后在慈元殿召见群臣时,上殿的仅只6人。她提升文天祥为右丞相,出城与元军统帅谈判。谈判不成,文天祥被扣留。至此,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只好投降。

二月,元军统帅收取了南宋皇帝请降的诏书。谢太皇太后、全太后、宋恭宗顿时由主沦为客,站在帘下恭恭敬敬地听着大元命令。群臣气噎心酸,均无话语。随即,他们被押往元大都北京。谢太皇太后因病不愿出宫,被元军连床带人抬了出去。

而被抬着上路的谢老太,不知看不看得到一路情景。离杭州越远,景色越异。亡国之戚,去国之苦,不堪凌辱之恨,她怎么想我们不得而知。家国已亡,金屋梦破,她只能拖着病体,冷泪交流,望断燕山蓟水,踯躅在“万里到幽州”的路途上。

谢氏本非武则天那样的人才,纵观她的一生,无非取个“乖”字,安分,不惹事。要她为国怎样怎样是不切实际的。事到如今,能剩一妇之仁,不忍生灵涂炭,也可说是本分未失。

1289年春,跟随谢太后的琴师汪元量回到杭州时说:“太后临殁遗言,欲归葬绍兴。”遗老闻之,有泣下者。

纵观谢氏一生,实在令人唏嘘,虽然贵为皇后,可是前半生备受丈夫的冷落,后半生却承受着丈夫不作为而带来的一系列恶果,以致于晚年在颠沛流离中度过,最后还客死他乡,只能是魂归故里了。#古史传奇#

386年,15岁的魏王拓跋珪,见到自己小姨后,对其念念不忘。母亲献明皇后百般阻挠:“那是你的姨母,太美的女人有危险,何况她还有丈夫。”拓跋珪转身杀了姨夫,强娶贺氏,没想母亲的话一语成谶。

拓跋珪,北魏的开国皇帝道武帝,在位24年,他可能永远不会想到,自己会被亲生儿子杀害,而这个儿子正是小姨母为他生的儿子。

那么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事情起因皆因一次邂逅。

当年,拓跋珪复立代国,兴奋之余到各部巡视。

当走到贺兰部时,受到贺兰部热烈欢迎,因为拓跋珪的母亲正是贺兰部族人。

宴席之上,觥筹交错间,一位美人吸引了拓跋珪的注意,自从看到这位美人,他的眼睛就再也没有挪走过。

兴奋之余,他马上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母亲献明皇后。可他没想,母亲却泼来一瓢凉水。

原来,拓跋珪看上的正是他母亲的小妹妹贺夫人。母亲十分反对,她认为:贺夫人过于美丽,所谓红颜祸水,她会给拓跋珪带来危险。

况且,此时的贺夫人已嫁为人妇,可能大多数人都会就此放弃,然而拓跋珪是那个少数人。

他根本没有理会母亲的提醒,听说姨母已经嫁人,他二话不说,直接派人去到小姨家,将姨父杀掉,恢复了小姨的自 由之身。

就这样,小姨正大光明地被他娶回家中,成为贺夫人,并把宠爱都给了贺夫人。

不久后,贺夫人就为他生下第 二个儿子拓跋绍,拓跋珪看着儿子,心生欢喜,直接将其封为清河王,加任征南大将军。

(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五》:初,珪如贺兰部,见献明贺太后之妹美,言于贺太后,请纳之。贺太后曰:“不可。是过美不善。且已有夫。”珪密令人杀其夫而纳之,生绍。”)

可拓跋绍是一个被惯坏的孩子,活脱脱一个混世魔王。

原来,拓跋绍整日游手好闲,带着随从们游荡于街头巷尾,看见有富贵之人走过,上去就抢,平时要是碰到小猪小狗,也逃脱不出他的魔掌,他会把它们当作目标,进行射杀,以此取乐。

甚至有一次,拓跋绍看到街上有一位孕妇走过,他竟然想要看看孕妇肚子里的胎儿长什么样子,直接命人将孕妇拦下,竟残忍地将孕妇的肚子剖开,现场观看,导致一尸两命。

从此以后,百姓们对拓跋绍怨声载道,见到拓跋绍,撒腿就跑,躲得老远,事情马上传到了拓跋珪耳中。

气的拓跋珪肺都要炸了,对着空气一阵大骂,当即派人把儿子抓了回来,并把他倒悬在井中来惩罚他,眼看着拓跋绍要奄奄一息时,拓跋珪才让人将他拉了上来。

可尽管这样,拓跋绍依旧我行我素,毫无改变。

此时,将一切看在眼里的哥哥齐王拓跋嗣,也多次将弟弟拓跋绍找到家中,教导他不能这样下去,一番大道理说的是口干舌燥。

可拓跋绍不但没有感激之情,还反倒对哥哥心生怨恨,两人的关系也开始紧张起来。

随着贺夫人的年老色衰,加之拓跋绍的叛逆无礼,拓跋珪早已把新人揽入怀中。

但此时的贺夫人心有不甘,她依旧百般争宠,犯下过失,可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她的一个小错误,反而激怒了拓跋珪。

怒不可遏的拓跋珪,横眉冷对,根本不念旧情,直接将贺夫人囚禁起来,并下出一道冰冷的旨意,要赐死贺夫人。

可由于当时的天色已晚,拓跋珪决定次日再处斩。贺夫人的命这才多留了一个晚上。

贺夫人颓然无力地坐在地上,早已吓得面色惨白,大气不敢喘。

不过,她并没有就地等死,而是马上秘密派人告诉儿子拓跋绍,让他来救自己。可她却将二人同时拉进深渊。

听到消息的拓跋绍,怒火中烧,本就对父亲不满的他,当晚就和武士宦官们筹划起来。

趁着夜深人静,他带人跳墙进入宫中,很快来到拓跋珪的寝宫,可当拓跋珪左右的侍卫发现有贼寇闯进来时,拓跋绍早已走到了父亲的床前。

被侍卫叫喊声惊醒的拓跋珪,看到了黑影,急忙去摸腰刀和弓箭,可早已来不及,拓跋绍一刀毙命,将其杀害。

拓跋绍虽然控制了皇宫,但他的恶行早已埋下了恶果,拥护他的人很少,而且当臣民们听说太子拓跋嗣回到都城时,纷纷去响应太子,争先恐后地出城迎接。

皇宫内的卫士们更是厌恶拓跋绍的蛮横无理,几个人一商量,趁拓跋绍不注意,直接将其绑了起来,送到了拓跋嗣的面前。

看着面前大逆不道的弟弟,拓跋嗣再也无法容忍下去,下令诛杀拓跋绍,并连他的母亲贺夫人一并处死。这一年,拓跋绍年仅16岁。

【文史斋】

拓跋珪,15岁登基,一代雄主,却因曾经种下的恶果,被儿子杀害。

也许,至死他都没有明白,正是他强抢别人 妻子,和对妻儿的过分娇惯,才是他走向末路的罪魁祸首。

而贺夫人,也因自己行为不检,不但没有被救,反而搭上了儿子的性命。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而孩子则是父母的影子,拓跋绍的所作所为,完全是父母二人的折射。

所以,教育孩子前,请先做好自己!

参考《魏史》《资治通鉴》#纪录片大赏#

#历史#

关注我@文史斋 与您重温经典历史故事

感悟人生智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