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决战决胜同步小康——西秀区脱贫攻坚综述

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决战决胜同步小康——西秀区脱贫攻坚综述

时间:2019-09-28 22:36:59

相关推荐

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决战决胜同步小康——西秀区脱贫攻坚综述

波澜壮阔书发展,又是一年奋战时。

西秀区广袤的大地上,一条条平坦的公路进村到组,一座座整齐排列的房屋靓丽一新,一片片茶叶基地绿意盎然,一个个富民产业花开富贵,一张张笑脸灿烂绽放……

时光如大河奔流,载着决战脱贫攻坚的91.8万西秀人民,迈向新纪元。

回望过去,西秀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以来,该区在脱贫摘帽的基础上,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紧盯“按时打赢”目标,围绕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强化攻坚举措、补齐短板弱项、健全长效机制,开展“五个专项治理”,减贫摘帽成效进一步巩固提升,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彻底解决人们千百年来期盼的绝对贫困问题。

展望未来,西秀区提振精神、信心百倍。立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的关键之战,西秀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苦干实干、拼搏创新,奋力开创全面同步小康的崭新未来。

帮扶力度不减脱贫合力巩固再提升

深冬时节,乘阳光明媚,西秀区旧州镇甘橖村驻村第一书记罗浩和村两委忙开了,流转土地、种太子参,养殖蛋鸭,谋划韭黄种植......

“我们村贫困户全部脱贫啦,得抓紧壮大产业规模,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罗浩说。目前,200亩太子参栽种完毕,流转300亩土地,3月后即将栽种,蛋鸭养殖上千只,产业从单一迈向多元。

罗浩在这里驻村已经整整两个年头。初,在决战脱贫攻坚的战役中,他从脱贫攻坚党员突击队转战到甘橖村,成为驻村第一书记,开始新的帮扶征程。经过调研、走访后,他发现,尽管甘橖村离旧州古镇距离近,还是安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点,但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此后,他把发展瞄准在养殖上,实施林下养鸡和蛋鸭养殖项目,从畜牧局协调5万元资金,从省外购买了1050只鸭苗。,鸭蛋销售收入10多万元,纯利润2.5万元。,鸭蛋销售收入也达到10多万元,蛋鸭养殖规模翻了一番。

“脱贫了并不代表可以放松帮扶,我们更要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今年把蛋鸭产业抓好,配套发展太子参、韭黄等产业,带领贫困群众同步建成小康。”罗浩说。

西秀区大西桥现代高效蔬菜产业园区蔬菜产业引领群众脱贫致富。

,西秀区在退出贫困县后,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持续压实脱贫攻坚责任,构建了党委政府主责、行业部门分工、各级干部住帮、基层党组织引领的帮扶格局,再次凝聚强大的脱贫攻坚合力。

党委政府主责,西秀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统筹东、南、西、北四大战区脱贫攻坚工作,构建区、乡、村三级指挥体系,该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各区级领导、乡级领导分别担任三级指挥长,实行常态化视频调度。持续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压实区、乡、村“三级书记”扶贫责任,保持乡镇主要领导相对稳定。

行业部门分工明确,紧盯“两不愁三保障”落实,西秀区委区政府常态化调度督促行业部门脱贫攻坚任务落实,教育、住建、医保、民政、水务等行业部门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适时开展“回头看”工作,整合资金资源,及时查缺补漏、补齐问题短板弱项。

各级干部帮扶力度不减,西秀区持续强化区领导帮乡联村包户,部门干部结对帮扶,乡、村两级干部直接包保的四级帮扶机制,区级领导带头包保贫困发生率相对较高28个行政村,共选派5149名区直部门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帮村书记、与贫困户结对帮扶;今年共完成145名村干部、48名第一书记、31名驻村干部调整,择优选派29名干部任村支书;增派20名年轻干部组成“决胜作战队”支援帮扶脱贫任务较重的乡镇村。

基层党组织引领强劲,创新党建引领“村社合一”合作社建设,探索建立“1148”党建引领机制,完成225个“村社合一”合作社建设,吸纳5.3万余名贫困人口、1428名村干部、3082名一般村民共同发展,将390个党小组建在企业、合作社、园区、基地等产业链上,实现“组织起来、抱团发展”。,西秀区级成功入选农业部“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

精准靶向疗法脱贫成效迈上新台阶

“刚种下去的莴笋苗要怎么管护?”

“要注意土不能压住菜心。”

“水用喷洒的方式浇灌,少浇点,浇多了会烂根。”

在西秀区东屯乡市新村蔬菜种植基地里,村民围着技术人员,虚心提问,技术人员耐心解答。

“蔬菜种植标准化、科技化,品质提上去,产量高、销路好,群众种植的积极性倍增。”市新村党支部书记詹凤领笑哈哈地说,以前缺乏技术支撑、市场渠道,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现在有了专家支持,订单农业,合作社带动,我们村的产业正在崛起。

,市新村依托“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强化对村能工巧匠、种田能手、农技服务人员和教育卫生等人才的培养,培育了各类“土专家”“田秀才”,并与贵州绿野芳田有限公司签订订单,高效农业活力得以释放。种植金果林600余亩,生猪存栏1000余头、养殖林下鸡、肉鸡50000羽、养殖黑山羊350余只,种植蔬菜200余亩,带动159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均增收5000元,让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致富。

西秀区山京现代高效茶产业示范园区 。张燕 摄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西秀区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让村村有高效农业,家家有收入。一年来,该区以500亩以上坝区为重点,区级领导领衔主推蔬菜、辣椒、茶叶等10大重点产业,高效特色主导产业面积达100.67万亩;林下生态家禽养殖66.3万羽,生猪出栏屠宰31.35万头。该区建成省级园区10个、乡级园区19个。创新推行“菜单式”产业扶贫模式,成立贵州绿野芳田公司、搭建农业产销对接服务平台,与辖区105家合作社和728家市内外企事业单位签订供销协议,惠及贫困户9736户3.8万余人。创新聚福菌“政府平台企业主导,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技术支撑,村集体及农民自愿土地入股”发展模式,日产菌棒15万棒,年产值达10亿元。产业蓬勃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目前,该区68家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户1.8万余户,生产就业达6.3万人。

产业扶贫是西秀区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的抓手之一,,西秀区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坚决打好基础设施、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落细攻坚点位、集中优势兵力,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歼灭战。

基础设施硬仗连胜。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连片供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完成农村“组组通”三年攻坚建设,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100%通硬化路,累计建成通组路1210公里、联户路935.43公里,打通农村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被评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通讯网络实现全覆盖,农网改造升级、农村低电压整治和示范点“小康电”持续提升,文体、亮化等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在全省率先建成“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获评全国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

西秀区彩虹社区就业扶贫车间开到小区门口,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 杨小友 摄影

易地扶贫搬迁硬仗告捷,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0个,搬迁2813户12332人,易地扶贫搬迁户全部入住,各安置点建成标准化卫生服务室,2100余名搬迁适龄儿童实现就地就近读书;培训体系健全,对全部搬迁劳动力3700余人进行就业培训,引进8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进驻安置点,带动460余名搬迁群众就业;社区治理体系完善,安置点居民自选“业主委员会”“楼长”,建立“红白”喜事管理、社区议事机构,促进和谐自治;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身边好人进社区”道德讲堂、“迁新居谢党恩畅想新生活”等文体活动持续开展,宣传党的好声音,增强搬迁群众感恩意识、内生动力;基层党建体系建立,所有安置点建立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对搬迁点95名党员管理好、组织好。

西秀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彩虹社区全貌 。张韬 摄

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硬仗成效彰显,共投入2.1亿元用于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发放资助资金1398.9万元,惠及贫困学生2万余人次。深化“校农结合”,落实“七长”责任制,实现精准控辍,全区贫困家庭适龄子女全部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无因贫失学辍学现象,西秀区启新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西秀区所有行政村均设有村卫生室,每个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合格村医,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即时结报,共投入636.4万元资助参合,落实“三重医疗保障”4039.28万元,惠及贫困户8094人次。累计实施危房改造2.9万余户,实施“三改”1.15万户次,该区贫困群众住房均为安全住房。

写好民生答卷绘就决战脱贫攻坚精彩篇章

脱贫不是目的,小康才是目标。

,西秀区立足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坚持“巩固提升”和“全部脱贫”双轮驱动,打出系列脱贫攻坚“组合拳”,进一步提升了西秀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书写了精彩的脱贫攻坚民生答卷。

就业扶贫迈上新台阶,创新推行“就业岗位我给你、就业信息我送你、就业技能我教你”的“三个我和你”就业扶贫模式,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扩大培训,开展家政服务员、“锦绣计划”等技能培训8355人次;拓宽就业渠道,依托产业园区、“车间进乡镇”吸纳就业1272人,引导贫困劳动力到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就业3166人,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组织输出就业1078人;创新在村级开发环卫保洁、林业护林、水务河道清洁、交通道路管护“一村七岗”公益性岗位,开发就业援助等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贫困人口就业1412人;搭建多级就业供需平台,建成西秀区农民工综合劳务市场,在各乡镇成立劳务公司,开展劳务派遣,精准调配劳动力上岗就业,实现就业3978人,其中贫困人员就业264人。

西秀区双堡大坝村以党建为引领,金刺梨产业蓬勃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吴忠贤 摄

生态扶贫绿色生金,发展生态产业,新增种植金刺梨5300亩、蜂糖李800亩、中药材550亩,林下经济面积40.33万亩,林业产值32.2亿元。引导林业龙头企业带动957户农户(其中贫困户332户)就业,聘用500名贫困人员担任生态护林员。发放生态补偿资金2262.47万元,惠及77个贫困村1.34万余户贫困户。旅游扶贫崭露头角,九龙山森林公园、邢江河湿地公园、虹山湖湿地公园、娄湖生态公园、十里河廊等生态旅游景区实现“旅游+文化”“旅游+美丽乡村”等产业融合,挖掘非遗产品、农特产品创造商业价值,全年带动470余名贫困群众增收。

金融扶贫破难题,新增扶贫小额信贷1960.9万元,惠及贫困户505户;推进农业保险覆盖,投保5万余农户,共获赔2653万元。金融帮村路子越走越宽,组织14家农村支行行长结对帮扶贫困村,累计帮扶信贷资金4.29亿元,惠及3533户农户。创新开展“三心”金融服务模式,采取“信贷封闭运行”,构建政府、银行、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共同体,破解资金难题。

综合保障脱贫深入推进,推进“两项制度”衔接和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完善和强化社会救助政策机制落实,发放农村低保金5302.71万元,惠及9216户1.9万余人;引导1378名残疾人多渠道就业和参加合作社利益联结。创建全省首家“残疾人托养中心”,残疾人康养就业“百合花”小镇建设如火如荼,加大残疾人创业就业扶持力度,引导各类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180余人次,扶持30户残疾人成功创业,被省级评为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点。

东西部扶贫协作同气连枝,与青岛市市北区、莱西市在产业发展、旅游推介、教育医疗、人才交流、劳务协作等多领域协作,党政互访8次,召开党政联席会8次,选派52名干部、138名专业技术人才挂职锻炼和交流学习。依托青岛-安顺共建产业园区,引进东部企业8个,完成投资5.916亿元,直接吸纳187名贫困人口就业。向东部地区销售特色农产品金额2.1亿元,带动贫困人口2558人。共接收东部地区财政援助资金3664万元,社会帮扶资金数(含物资折款)1161.9万元,主要投向产业发展、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致富带头人培训等项目,累计带动贫困人口2.1万余人次。

金鸡农庄连基地带农户,实现产业发展,群众脱贫致富。 振洋 摄

东风吹得百花开,系列脱贫攻坚“组合拳”,打出新天地,让这片大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西秀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13257元,增长10%。

新的征程已经开启,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同步小康收官之年,西秀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奋力续写新时代富美西秀区更加精彩的新篇章。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小友

编辑 向淳

编审 胡丽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