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山海经是地理书还是神话书

山海经是地理书还是神话书

时间:2021-12-08 12:08:59

相关推荐

山海经是地理书还是神话书

真实有两种。其一是事实的真实;其二是心理的真实。 神话虽然充满虚幻,但是它所反映的原始时代心理却是真实的。《山海经》的地理与历史记录中有是事实的真实,而那些在今天看来属于虚幻的内容也反映了当时的真实心理状况。

传统《山海经》学所讲的真实都是指狭义的事实描述,要求文中一切内容都必须是真实发生的。贬斥者指责《山海经》“语怪”、“百不一真”是从书中神怪内容不是对事实的客观叙述出发的;辩解者则力图从不同角度说明书中所写均为客观事实。但是,现代学术所探讨的《山海经》的历史价值则不仅仅在于书中所写是否是对于历史事实的叙述;而且更在于此书对叙述者本身真实心理的反映。

《山海经》所含的神怪因素或出于无意识虚构,或出于文学家有意创作,当然都不是狭义的事实推述,从《山海经》真实传达了作者思想的角度看,这些虚构内容又都是当时精神的如实反映。

所以,《山海经》即使记述了许多超现实的事物,但是它仍然是真实的。

这样《山海经》的真实性就无需仰赖其叙述本身是否是现实存在,无需仰赖其地理志属性是否彻底。茅盾批评某些古代学者把《山海经》当做实用的地理书,也反对另一些古代学者把《山海经》当做小说:

“他们不知道这特种的东西所谓‘神话’者,原来是初民的知识的积累,其中有初民的宇宙观,宗教思想,道德标准,民族历史最初期的传说,并对于自然界的认识。”这种具有远为宽泛的史实概念的史学研究,打破了传统《山海经》研究的狭隘史学话语霸权更一步深化了《山海经》的历史意义。 为此后对于《山海经》的全面文化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茅盾、郑德坤对 于《山海经》地理志属性的否定,影响很大。他们完全从单一的神话学立场来看待《山海经》,这也歪曲了《山海经》的实际性质。其结论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结论全然违间,

是不足为训的。

宋人郑樵《通志》把《山海经》与《神异经》《异物志)并列为“方物”类著作,已经开始把它当做志怪了。明胡应麟和清四库馆臣正式把《山海经》确定为“语怪之祖”和“小说之最古者”。

小说家言,即街谈巷议之类,内多所谓“语怪”云云,所谓“小说家异闻之属”云云,都是把《山海经》当做志怪小说看待。尽管古代小概念与今日小说概念不同,但是古代志怪小说概念与现代虚构小说概念之间的转换是顺理成章的。

茅盾《中国神话研究ABC》最能闲适如何从小说家言转化为神话记录的过程。

茅盾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神话概念, 所以古代学者一直把《山海经》理解为地理书,陈陈相因。

茅盾盛赞胡应麟:

胡应麟说《山海经》是古今语怪之祖,是她的灼见,然而尚不能确实说出此书之性质,清代

以来对于此书放子部小说家类了。这一段《山他们把《山海经》看作实用的地理书,固然不对,他们把《山海经》视为小说,也不算对。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不仅把《山海经》当作小说史的开篇,而且探讨了《山海经》的文学史影响。指出署名东方朔的《神异经》、《十洲记》都是模仿《山海经》之作。

后来的文学史基本都把《山海经》作为最重要的神话记录和志怪小说鼻祖加以叙述。由于这已经是常识,此处不赘。

1932年,郑德坤的长篇论文《《山海经)及其神话》曾经总结现代神话学对于《山海经》的一般研究结论:“西洋的文化东渐后,中国的学者纷纷以整理国故,保存固有文化为己任。整理古代神话当然也是这大工作中的一部分。他们研究的结果以为《山海经》是一本重要的神话记载。”

至此,《山海经》被一批现代学者确定 为神话著作,而不是地理志,或其他。

袁珂将现代神话学对于《山海经》的解说全面贯彻、落实在经文的解读之中。由于《山海经》原本是一部远古时代的地理学著作,出于某种目前尚无法完全确定的因素而包含了大量的神怪内容,并以此闻名于世。袁珂秉

承鲁迅观点,认为《山海经》是一种巫书,故其中多有神灵及其祭祀仪式之描述。在全力研究《山海经》神话的时候,袁珂不像茅盾、郑德坤那么极端,他不完全否定《山海经》的地理志属性。

其《山海经校注.序》云:“《山海经》非特史地之权舆,乃亦神话之渊府。”

但是,他又认为“史地之权舆”是虚的,是神话处在多学科综合体混沌形态中带有神话色彩的史地形象。只有神话才是《山海经》的本质,所以号称“神话之渊府”.所以,袁珂完全从神话学立场解读《山海经》,基本忽略了其中的地理因素。

不过,从神话学角度研究《山海经》存在困难,因为《山海经》中完整的神话叙事只有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精卫填海、黄帝蚩尤之战后羿射日、鲧治水、大禹治水等。其他都只是片段。而古代旧注受传统史学影响,务实者多,务虚者少。虽然郭璞、杨慎曾经从神怪方面有所解说,但是颇受正统学者非议。

现代神话学欲全面论证《山海经》的神话价值,必须从神话角度重新阐释它。作为中国20世纪最著名的神话学家和《山海经》专家,袁珂承担了这一任务。其《山海经校注》是清代以后第一部完整的《山海经》注本,专门从神话角度解释此书。

如《海内经》云建木“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曝爱过,黄帝所为”,其中“大嗥爱过”句,郭璞、郝懿行都解为庖羲经过树下。袁珂参考《淮南子地形训》“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并取《山海经》其他神巫上下于天的内证,说明实际应是庖羲上下于天的意思,并判断建木就是古代神话中的天梯。

又如,《大荒西经》中“帝令重献上天,令黎卬下地”一句,谈的是重、黎绝地天通。

此事,古代正统经典或把“天地”解释为天神与地衹,或解释为天神与百姓,把“绝地天通”解释为断绝天神与地衹、百姓与神灵之间的沟通。《尚书吕刑》云:蚩尤作乱,苗民弗用灵(命),以致无辜百姓被杀,社会道德沦丧。)命重、黎绝地天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