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世界史:元末的画家王冕 印章篆刻艺术 篆刻成就尤为突出

世界史:元末的画家王冕 印章篆刻艺术 篆刻成就尤为突出

时间:2020-07-26 11:48:54

相关推荐

世界史:元末的画家王冕 印章篆刻艺术 篆刻成就尤为突出

百家原创作者:骊艳聊历史

哈喽,新的一天开始了,大家今天随着小编一起了解,在历史上,明代书画艺术的繁荣,对同它们关系密切的印章篆刻的发展,无疑是个有力的推动。而理想印材的发现,又恰为篆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宋元时期的文人虽也曾积极参与印章篆刻的创作,但当时治印主要使用玉材料,这些文人都缺乏加工铜、玉的能力,只能做些设计印稿的工作,而不能亲自操刀篆刻。我们继续往下了解一下吧!

元末的画家王冕发现了便于治印的花乳石,文人们便有了可以自篆自刻的理想材料,出现了文人无不研朱弄石的风尚。到明中期,文征明长子、书画家文彭与另一书画名家何震,经过反复探索,又发现另一种便于治印的灯光石,并积极加以推广。于是有更多的文人参与印章篆刻,明中叶前后便形成了流派众多的篆刻艺术。

文彭与何震的开拓性创造,奠定了文人画家参与篆刻的格局,首先拉开了不同篆刻艺术流派标新立异的帷幕。文彭治印纯正,何震精能,苏宜雄强,朱简险峻,江关雅妍,合称明代五大家。明末的赵光、宋玉、僧慧寿,程速等人的篆刻也各具特色。他们不但显赫卓著于明代,而且给清代的篆刻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善作书画,篆刻的成就尤为突出,首开文人以石文彭字寿承,号三桥治印之先河。他精研“六书”,主张篆刻当以“六书”为准则,自篆自刻。

其印作,以二方朱白文“文彭之印”最为著名。朱文“文彭之印”,印文用小篆笔意,笔势圆转秀丽,与元人朱文一脉相承,颇类元代赵孟额“赵氏子昂”、“赵孟频印”等朱文印。白文“文彭之印,布局严谨,用刀率意,刀痕清晰,印文笔画借边,明显反映了他在师承汉凿印传统方面的探索和努力。他认为,刻朱文印必须达到流利,令如春花舞雪;刻白文印必须做到沉凝,令如寒山积雪:诺手处要大胆,令如壮士舞剑;收拾处要小心,令如美女拈针。文彭还是利用印章边侧镌刻边款的第一人。

西泠印社所藏“琴罢倚松玩鹤”朱文印的款跋,纯用双刀法刻出,刀痕无迹可寻,笔势飞动连绵,气贯全局,非篆刻名家不能为。后人称赞文彭的篆刻以“天韵旺”,并说:“自三桥以下无不从斯籀,家家秦汉,猗欤盛哉。”文彭超越宋元印风直追秦汉的创作思维,影响并带动了许多后来的印人,从而形成了篆刻艺术史上的第一个流“三桥派”,或称“吴门派”。后来的归昌世、李流芳、陈方言、顾听派等人,皆承其技法而都各有成就。

何震字主臣,号雪渔,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精通六书,能书善画,尤工篆刻,是文彭之后最负盛名的篆刻家,与文彭合称“文何”。何震一生精研篆刻,印作繁多,但流传下来的极少。“听鹂深处”、“云中白鹤”、“沽酒听鲛(渔)歌”、“吴之鲸印”、“兰雪堂”等是其传世的佳作。其中“听鹂深处”一印,显现汉印风貌,用刀以“冲”和“切”二法相结合,而以切刀法为主,运刀放纵泼辣,转折笔内线任其破磔,产生浑厚苍茫之韵。“云中白鹤”一印,以冲刀为之,刀痕显著,明快辛辣,风格与上印相近,只是“听鹂深处”较为粗放,而“云中白鹤”细劲瘦挺,且对角虚实响应。由此可知,他治印敢于尝试新刀法,而且深得印面布局之妙。

不仅如此,何震还一改印坛巨匠所用的双刀法,以单刀刻边款,刀法爽利,字体奇趣,鼓斜错落,跌宕自然后人称赞何震的印章:白文如晴霞散绮,玉树临风;朱文如荷花映水,文戏波;所摹汉人急就章,如神鳌鼓波,雁阵惊寒。至于以切刀为之的粗白文少。后人争相效仿,形成了玉印、满白文烂铜印,盘虬屈曲之文,也各臻其妙一个新流派“雪渔派”,又称“徽派”。梁吴忠、程原、程朴父子,就是此派的传人。程氏父子曾精选何震刻原石一千余方,摹刻后于天启六年(1626年)印成《忍草堂印选》一书传世。

在小编看来,明代末年的篆刻名家还有以汪关为首的“娄东派”,以工整流丽、秀美隽永见长;以程邃为代表的“皖派”,以参合古文、离奇错落著称。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革故鼎新,力变文彭、何震的风格,在印坛上异军突起。安徽休宁人朱简撰写的《印明代也涌现了一批有关篆刻艺术的论著经》、《印章要论》以及《印品》等论著,阐述了篆刻艺术的理论、技巧,并对古印玺进行考证辨误,很有独到的见解。大家对此有什么想法或者补充都可以留言评论哦!

以上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