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地理文化未解之谜:球形闪电和会唱歌的沙子

地理文化未解之谜:球形闪电和会唱歌的沙子

时间:2020-10-13 11:17:25

相关推荐

地理文化未解之谜:球形闪电和会唱歌的沙子

闪电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一种自然现象。专家计算过,全世界平均每秒钟就要发生100次闪电。人们常常见到的闪电大多是分岔的枝条状而非平直的线条状、科学家对此有着不同的解释。荷兰科学家曼努埃尔·艾里亚斯解释说,大气放电过程中存在两种媒介,即中性气体和一个充斥着电离气体的“通道”,“通道”在一定的时机会成为一个导体、放电时电流进行自由的流动,而电离气体和中性气体由于界限的不稳定就会出现交融因而出现了分岔的枝条状现象。科学家还解释说,分枝现象是否出现取决于电场的强度。如果电场强度大,也有可能使阴极和阳极气体迅速形成“繁叶茂”的闪电现象。

枝除了树枝状的闪电以外,还有一种球形闪电也是多年来科学家研究探索的现象之一。几乎所有的报道都表明,球状闪电出现在雷暴天气下,且尾随于一次普通闪电之后。它出现时常飘浮在离地面不远的空中,接触地面后常反弹起来,而被接触的物质通常会被烧焦。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关于球形闪电的报道。10多年前,出现在德国的球状闪电却很奇特。人们看到一个大火球自天而降击在一棵大树顶上,当即分散成10多个小火球,纷纷落地,消失了,犹如天女散花样。在苏联的一个农庄,两个孩子在牛棚的屋檐下躲雨。突然,屋前的白杨树上滚落下一个橙黄色的火球,直向他们逼来。

慌乱中一个孩子踢了它一脚,轰隆一声,奇怪的火球爆炸了,两个孩子被震倒在地,但没有受伤。事后,人们才知道那个火球是罕见的球状闪电。在美国一个叫龙尼昂威尔的小城里曾发生过一件怪事:一位主妇清楚地记得,她放进冰箱的食品是生的,可是在她从市场回到家里,打开电冰箱一看,发现所有的食品都成了熟食。后来,经过科学家的研究才明白,这是球状闪电开的玩笑。不知怎么搞的,它钻到电冰箱里把冰箱变成了电炉,奇怪的是,冰箱竟没有损坏!一位名叫德莱金格的奥地利医生,在钱包被盗的当天晚上,被请去为一个遭雷击的人看病,他发现那个人的脚上印着两个“b”字,同自己丢失的钱包上的“b”字大小相同,结果钱包就在这个人的口袋里。

1962年7月22日傍晚,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泰山顶上对雷暴进行研究时,亲眼目睹了一次奇怪的球状闪电。随着一声巨响,在窗外冒雨工作的科学工作者发现一个直径约15厘米的红色火球从西边窗户的缝中窜入室内,大约几秒钟后,又从烟囱里飘出。在离开烟囱口的瞬间,发生了爆炸,火球也消失了。桌子上的热水瓶、油灯都被震碎,烟囱也被震坏。火球所经过的床单上,留下了10厘米长的焦痕。闪电这种罕见的自然现象给充满好奇心的人类带来了无尽的想。古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只能借想象来解释它。把它描绘成骑着火团的矮精灵,或者是口吐火焰在19世纪初,科学家们开始了对球状闪电的漫长的探索。

球状闪电虽然罕见兴风作浪的怪物但两个世纪来,人们还是得到了大量的直观资料,其中包括一些科学家的目击记录球状闪电是一种奇特的闪电,但它的形成原因至今尚未弄清。有人认为它是一团满能状的高温等离子体;有人认为它本身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大气放电等。最新的科学进展导致了一些科学家将分形理论引入球状闪电的研究,提出分形球状闪电模型:在普通闪电的一次放电瞬间产生的颗粒极小的高温微生与周围介质碰撞种分子形结构。它有相对稳定的形状,但密度极小,绝大部分体积是空隙。正是这些空隙储存了球形闪电的能量它是一种化学并粘结成一种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能,能量的释放可能是一个链式的化学反应。

从人类已掌握的自然规律出发,科学家们已提出了几十种模型,他们都能不同程度地解释球状闪电的一部分性质。然而,因为不能在实验室中对球状闪电直接研究,无法获得充分的数据,而目击报告中许多现象又似乎矛盾重重,所以,能得到普遍认可的模型至今还没出现。200已经过去,自然界仍在炫耀它天才的创造,它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奥秘?相信总有一天人类能够解开这其中的谜团。沙子会唱歌你听过沙子唱歌吗?鸣沙山的沙子就会唱歌。世界上已发现了一百多处会“唱歌”的沙丘,这些沙丘大多集中在美洲,如美国的马萨诸塞湾、长岛、威尔斯西岸,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的索西哥,智利的科帕坡谷,此外还有丹麦的波恩贺尔姆岛,苏格兰的爱格岛,阿拉伯半岛,波兰的科尔堡等。

人在这些地方的沙漠或沙滩上行走,都能听到奇妙的“歌声”。不仅沙漠里的沙丘会“唱歌”,而且有些海边和湖边的沙滩也会“唱歌”。例如,在日本京都府北面丹后半岛海滨浴场上,就有两个分别名为“琴引滨”和“击鼓滨”的沙滩。鸣沙现象早有记载,但是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开始展开对这一奇特现象大规模地细致研究。鸣沙是一些特别的沙子,在许多有沙子的河滩、湖畔、海滩、沙漠上都曾发现过。一般按发声不同而将鸣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声音较小的“哨沙”,也称“音乐沙”、“犬吠沙”或“歌唱沙”,哨沙在剪切移动或压缩时会发出短促和高频的声音,持续时间一般不到14秒钟;另一类则发生在规模较大沙漠地带的沙丘上,叫作“轰鸣沙”,声音大而低沉,持续时间也较长。

有人研究发现,与无声的同类相比,鸣沙有着不同寻常的规则的表面,它的凹陷和凸起的部分相差仅在千分之几毫米,但是它的表面也不是完全光滑的鸣沙的湿度通常很低,超过这个湿度,沙粒就会结得紧密,沙丘奏鸣曲也就会变成寂静音乐会了有的科学家提出,沙丘会“唱歌”与天然的“共鸣箱”有关,在响沙的背风坡脚下,一般分布有地下水,在地下会由于气候干燥,蒸发旺盛而形成一堵无形的蒸气墙冷气流;而在背风坡向阳的山脊线上却形成一个热气层,两者共同组成了“共鸣箱”。沙丘被风吹动或被人畜搅动后产生各种不同的声音频率,这种频率在“共鸣箱”引起共鸣后,使得沙丘的声音变大,同时在“共鸣箱”的作用下,这个声音的音量互相递加,及至发出轰响。

现在,宁夏中卫响沙周围绿化造林改变了大气环境,从而影响到沙粒声的频率,破坏了“共鸣箱”的结构,因此,那儿的鸣沙已经很久不唱歌了。还有人提出静电发声说,鸣沙山沙粒在人力或风力的推动下向下流泻,含有石英晶体的沙粒互相摩擦产生静电,静电放电即发出声响,响声汇集,声大如雷。此外,沙子唱歌还可能与空气的湿度有关。例如夏威夷群岛考爱岛南岸有一座高18米、长800米的大沙丘一旦人在沙丘上走动,或把沙子放在手掌中猛搓,都能听到沙丘发出“汪汪”声。人在沙丘顶跑步,则能听到沙丘发出闷雷般的声音,天气越干燥,雷声越大。科学家认为这声音大多形成于雨后,因为沙丘表层干燥,下部湿沙在蒸发过程中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膜,空气膜因受到震动从而发出声音。对于沙子为何会唱歌有着种种解释,但至今仍没有定论,还有待科学家进一步研究。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