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介绍一种先进的阅读理论——阅读模型理论

介绍一种先进的阅读理论——阅读模型理论

时间:2021-08-21 07:37:21

相关推荐

介绍一种先进的阅读理论——阅读模型理论

从知人论世,到新批评,再到接受美学

阅读模型理论是将阅读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

中国传统文艺中与阅读有关的有一个“知人论世”的说法。它强调的是通过研究作者、写作背景来增进对作品的理解。

这种想法源于一种质朴的认识——作品既然是作者写的,那么作者当然应该清楚自己写了什么。

有些读者,甚至在为作品理解发生争论时会说:作者还活着不?看看作者怎么说?这些言论的背后,自然是把作者当作作品的权威解释者。

这当然是有问题的。

作品的解说复杂得很。有些作者灵感来时,文思泉涌,下笔千言,其时,他可能都不知道他下一步要写什么内容。即便他是清楚的,作者也不会在所有时间都老老实实告诉你真相。

所以,把作者当作权威是不行的。他们或不能、或不愿,甚或有意欺骗。

所以,知人论世只能是参考,而不是权威。

作者不可信怎么办?那就去找文本,至少文本是客观的。

西方文艺理论中,有一种叫形式主义批评,后来又发展成新批评、叙事学研究,这些理论的共性是注重对文本意义、文字符号的研究。他们把文本当作可以依赖的对象。

然而,文字的复杂性,阅读时读者主观认识的窜入都令新批评不可能实现完全的文本解读。

在阅读中,怎么安置无处不在的读者?就成了一个问题。

于是有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只有读了才是有意义的。没有人阅读的文本是没有意义的。甚至他们认为,文本记录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读者得到了什么!

接受美学的“接受”,强调的就是读者所得。

当然,接受美学影响最大的是它把一句话普及了——“有1000位读者就有1000位哈姆雷特”。

中国正好有一句古话和它相对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目前,接受美学在与阅读有关的活动中影响是巨大的。

在文学作品的评论上,接受美学窒息了争论的可能——如果有人想争论,不想争论的一方只要说

以前研究阅读的理论有“有1000位读者就有1000位哈姆雷特”或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怕是互相矛盾、不共戴天的观点都必须各行其是,井水不犯河水。否则,就显得你太没有胆量,容不得不同意见。

文学争鸣基本上是死掉了。

伟人所倡导的百花齐放,当真是齐放了;百家争鸣嘛,没有了!

大学课堂上,有学生与老师讨论不同意见都讨论不成——老师只要不想解释,两句随便祭出一句,学生就要闭口。

学生总不能追着老师说:既然你不能指导我,就退我学费吧!

对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课堂影响也不小。

就是在以必须精准答题的高考试卷中都因此出现了一道“多元答案”的考题。

其它题,必须精准回答。

这道题,却往往是“答案一:黑对”“答案二,非黑也对”,甚至可以“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不知道其它试题会不会控告命题人题型歧视?

不知道这道题是不是应该统一给满分?

不知道统一给满分的话,考试的意义何在?

然而,这样的考题已经存在于高考试题中许多年了。

接受美学从立论就是有问题的——它将读者的接受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必然忽视其他因素所起的作用。

但接受美学涉及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有1000位读者就有1000位哈姆雷特”。这是阅读中最广泛的现象存在。

接受美学认识到了这一点,但它只把现象当作标准,而没有深入地研究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因而错过了真理。

这也不怪接受美学——包括新批评,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文学作品的理解与评论,而没有将阅读单独摘出来研究。

阅读模型理论简介——第一部以阅读为研究对象的理论

从以作者为权威,到确认文本是客观的,再到重视读者的获得感,阅读的研究其实已经比较全面了,然而几种理论却各行其道,并没有出现一种统一全面的理论。

阅读模型应运而生,要将作者、文本、读者整合到一起,全面统一地解释阅读活动的规律和真相。

它首先有以下基本认识。

第一,定义阅读:阅读是读者从文本中获取信息的活动。读者和文本是构成阅读的要件,获取信息的主观意图及行为也要有。

第二、作者创作了文本,作者意义决定着文本意义。但受语言的表达能力和作者对语言的运用能力限制,作者并不能将自己要表达的意义全部传达到文本上。作者在解释文本时存在不能、不愿、不敢的因素。

第三、文本是以文字为主体的储存信息的符号系统。它具有信息系统的属性。文本意义是固化在文本中的,具有整体唯一性和无限可分性。它就像一座山,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像一头大象,可以分成耳朵、肚子、尾巴、腿等部分,但若是将局部当作整体,那就是瞎子摸象了。

第四、读者意义是阅读的结果。阅读结果因人而异。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有1000位读者就有1000位哈姆雷特”。实事上更甚——对同一读者而言,阅读结果又因时而异。我们也可以说,“有1位读者也可以有1000位哈姆雷特”。

第五、定义前阅读:伴随阅读活动始终的隐藏在读者内部的阅读能力、阅读目的、阅读习惯等主观因素之和。这个前阅读因人而异,同一读者又因时而异。是形成“有1000位读者就有1000位哈姆雷特”“有1位读者也可以有1000位哈姆雷特”的根本原因。称它为前阅读,是因为它总是存在于阅读发生的瞬间之前。

前阅读是阅读模型理论创新的关键点。

前阅读解释了“有1000位读者就有1000位哈姆雷特”“有1位读者也可以有1000位哈姆雷特”这一阅读最普遍现象的成因。

为什么阅读相同的文本,而读者的获得各不相同?其根本原因不是文本在变化,而是读者在改变,不同的读者具有不同的前阅读。

为什么同一读者阅读相同文本也会有不同理解?不是文本发生变化了,而是读者的前阅读在时刻发生着变化。第一次阅读会成为第二次阅读的前阅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实际是读者意义不断丰富,前阅读不断积累,阅读能力不断提高的结果。

这就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要进行阅读考试?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反映的恰恰是不同考生的前阅读的不同,也就是阅读能力的不同。

这就揭示了接受美学的荒谬——它把“有1000位读者就有1000位哈姆雷特”当作标准,强调读者不同获得的权力,但“有1000位读者就有1000位哈姆雷特”只是一种现象。接受美学没有解释也无法解释“有1位读者也可以有1000位哈姆雷特”的现象。

荒谬的接受美学窒息了文学评论——它把读者各有所得当作天经地义,一有争论,不想争论的一方就祭出“有1000位读者就有1000位哈姆雷特”,对方就只好闭口。于是文学争鸣就死了。

荒谬的接受美学也荒唐了高考试题——特设一个多元答案试题,答案1:黑正确;答案2:非黑,也正确。有时再添上一句“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酌情给分”。这种作法便利试卷是分裂的,其它试题有严格的正误标准,这道题成了法外之地。而这道题为了开放多元,往往答案设置得自相矛盾。

荒唐的接受美学却深受欢迎。

它解放了文学专家。大家都可以轻松地胡说了,没有对错,反正“有1000位读者就有1000位哈姆雷特”;中文系的老师更自由了,能够说清的,自然可以滔滔不绝,挥洒自如,讲不清的一句“有1000位读者就有1000位哈姆雷特”就没有人可以追问。

一般的读者也很高兴。所有人都浑然平等了,没有人会再嘲笑你的理解是简单粗陋的了,反正“有1000位读者就有1000位哈姆雷特”。

阅读模型理论的意义

阅读模型理论将阅读活动分成四个信息模块:作者意义、文本意义、前阅读、读者意义。尤其是前阅读的提出,解释了“有1000位读者就有1000位哈姆雷特”“有1位读者也可以有1000位哈姆雷特”产生的原理,也就解决了阅读的基本问题。

阅读模型理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它确认了不同读者的阅读能力差异。“有1000位读者就有1000位哈姆雷特”的差异性,正是不同读者前阅读的差异性的表现,正是不同读者阅读能力差异性的表现。这就为阅读理解考试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二、它确认了同一读者阅读能力的变化。“有1位读者也可以有1000位哈姆雷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每一次阅读,就会形成前阅读的改变,都会丰富对文本的认知。这就为通过学习提升阅读能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它确认了阅读结果的评判标准。这个标准的最好参考就是文本。因为阅读毕竟是读者从文本中获取信息的活动——获取信息是否准确,当然只能以文本信息作为参考。这也是大部分阅读理解考题的自然选择。它们通常是这种表达形式“下列各项理解符合文本内容的是”。

阅读模型理论还要更进一步:它还肯定读者意义会超出文本意义,并解释了它的原理。读者意义是文本意义和前阅读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读者意义是有可能超出于文本意义的。甚至会产生1+1大于2的效果。这种情况在考试题中也会出现,它们的表现形式是“某某文本,引发你怎样的联想”。

读者意义的生成及内容范围可以用下图表示。

读者意义的生成及意义范围

读者意义包含与前阅读发生作用的这部分文本意义、所有前阅读意义,及部分文本意义与前阅读碰撞而生成的发散意义。

第四、阅读模型理论为文学争鸣提供了理论基础。文学评论,尤其是同一文学作品的争鸣,正是不同的前阅读影响下的不同的读者意义互相碰撞,互相纠正,互相丰富的过程。更正确、更高明、更全面的理解,往往在争鸣与评论中互相补充最终形成。现实中,读者意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理论上,是有一个最准确的读者意义存在的——那就是和文本意义的完全重合。但高明的读者意义是会完全超越文本意义的。这也是阅读的创新性所在。

第五、阅读模型理论稍带解释了多元理解的原理。

多元理解的存在是两方因素作用的结果。

一是文本系统的复杂性,它本身无限可分,读者见到的其实都只是“局部”,就像一头大象,或者一座山,你只能看到“局部”。和你只能看到山、大象的50%以下的影像不同,你可能看到一个文本整体的“99%的局部”。但也还是局部,而且只能是局部。就如最短的诗歌《生活》。那怕正文只有一个字“网”,你能说你理解了全部吗?你的理解恐怕永远都是局部的。

二是前阅读的差异。就如《生活》:网。这个文本可以引发你无穷的理解,而且这种理解不但确实因人而异,而且对同一个人而言,还会因时而异。

也就是说,多远解读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中有山可以多角度看的原因,也有看的人自身的主观原因。

所以,多元解读就有正误、高低、角度的差异问题。

对同一对象的理解,互相矛盾,一定有正误之分;同一对象,不相矛盾,一定有高低不同,角度差异的问题。

横看成岭,侧看成峰,对象一致,指向一致,角度不同;有人说高,有人说长,对象一致,指向有别;有人说是土山,有人说是石山,指向一致,理解不同,就难以共存了。有人说是山,有人说不是山,这同样不共存,可能涉及到了标准问题。明明是山,有人非说是湖,还打着“仁者见仁”的旗号,那就应该告诉他,你这是愚者见愚。

也就是说,多元解读有些是可以共存的,有些是不能共存的,有些没有高低之分,有些是有高低之别的。

“有1000位读者就有1000位哈姆雷特”是文学评论、争鸣的前提,也是必要性所在,而不是各种理解可以“井水不犯河水”的理由;也就是说,百花齐放固然好,百家争鸣才能更上一层楼。

图片信息、文本信息的理解是相近的

阅读上边这张图片,你只能得到“局部”信息;而且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第六、阅读模型理论钭复活知音概念。

中国传统文学实践中,知音概念一直是重中之重。

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确定知音的高尚格调。以此为原型,知音情结就一直萦绕在中国文人的心头脑海。期盼知音、恨无知音,珍惜知音就成为文学创作的一条陪线,一直贯穿在中国文学的左右。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知音如不赏,归卧南山秋”“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吟咏就纷至沓来。

然而,接受美学的冲击之下,这条陪线已经无声无息断掉许久了。

有多少年没有听到知音之叹了?

在阅读模型理论之下,知音是阅读至美境界。

当然,知音并不是百分之百地对作者原意的接受,而是在对作者本意的理解之上的心灵呼应。比如钟子期准确地理解了俞伯牙琴声中的“峨峨乎高山”“汤汤乎流水”的核心意象,以及对这种意象所带动的感情。

有时知音也以对立的形式存在。当棋逢对手、杀伐终身的对手魂归长生天时,剩余的一方往往会有孤独求败的伤怀——这是因为越是争吵激烈的对手,其实水平越是接近,越是对自己与众不同的那一点特别愈是在意,双方共存时,更多在意的是不同,总想收复对方,然而,一旦失去,就会发现,失去的是世界上最接近自己的那个人。

这一点不同如此突出,原来是因为所有的背景完全相同;这一点相同是如此被重视,原来是因为所有的背景完全不同。并非相同点愈多、相同面愈大,知音感就愈强。但知音,必须要有相同点。

阅读模型理论认为,阅读是获取信息的过程。人们喜欢阅读是因为通过阅读有所收获,通过收获有所提升。之所以会有所收获,乃在于优秀的文本背后都是作者的心血和独特感悟,独到见解。它或者能够开拓我们的视野,或者能够丰厚我们的素养,或者能够提升我们的境界,或者能够提高我们的见识。

阅读模型理论认为,作者创作文本,正如父母生育孩子,虽然可以归于天成,但妙手的辛劳也难以避免。一朝分娩,难免牵肠挂肚。真诚的作家一定会珍视作品如生命,甚至有些作家会为自己的作品而牺牲。

比如新生代诗人的代表海子。

14岁考上清华大学,19岁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23岁成为著名诗人,25岁达到了中国诗歌的巅峰却又很快自杀。

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纯美的,也是纯粹的。是著名的,也是被误解最深的。很多人只看到了“春暖花开”的美好,却看不到“面朝大海”时两眼空空的绝望,更无人读懂美好只能“从明天起”的空洞,“陌生人”的隔离,“我只愿”的决绝。

他的自杀,不能说与他的孤独无关。或者说,他的死,也是他对知音的绝望。天才都是孤独的,他们降临这个世界可能提早了几百年。

总之,阅读模型理论是一次将自然科学理论引入社会科学的一次努力,它用信息论和系统论、基因理念来理解文本,用控制论来理解创作和阅读,它第一次全方位地阐述了作者意义、文本意义、前阅读、读者意义的关联和差别,以及互相影响运作的原理。尤其是用前阅读解释了“有1000位读者就1000个哈姆雷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理。

我相信,由于阅读的基础性,它将为阅读、阅读教学、文学评论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它将重新构建文学生态,助力阅读教学、考试,文学评论、争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原创理论,转载、引用请注明来源。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