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三伏没病也要灸灸这几个穴位 除寒湿 排毒素 防病保健 提高免疫力!

三伏没病也要灸灸这几个穴位 除寒湿 排毒素 防病保健 提高免疫力!

时间:2022-09-29 14:40:50

相关推荐

三伏没病也要灸灸这几个穴位 除寒湿 排毒素 防病保健 提高免疫力!

谢锡亮:山西省侯马市人,1926年生于河南原阳县(主任医师,历任山西襄汾县中医院院长,山西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针灸讲师团教授,中华自然疗法世界总会顾问,中国澄江学派侯马针灸医学研究所所长,1953年与针灸教育家承淡安创建的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实习研究班毕业,受到承师亲炙教诲,尽得真传,从医70余年,现如今仍在继承师志,弘扬澄江学派针灸医学,发扬灸法特色而做贡献)8月山西省针灸学会授予谢锡亮“针灸泰斗”称号,谢老在中国艾灸疗法和传承上功勋卓着。

三伏天还是一年里天气最热的时候,人体毛孔大开,艾灸的温热刺激容易渗透进经络、脏腑深处。热能温阳,阳能祛寒,三伏灸借助天时,能一举扫荡体内的阴寒之气,防止一些虚寒性疾病在秋冬复发,这就体现了中医“春夏养阳”、“冬病夏治”的思想。

三伏灸时间表

伏前灸:7月6日—7月15日

初 伏:7月16日—7月25日

中 伏:7月26日—8月14日

末 伏:8月5日—8月14日

伏 后:8月15日—8月24日

艾灸的手法简单,很适合工作繁忙的上班族、家庭事业两头兼顾的人群,特别是对虚寒体质的人而言,做三伏灸对身体的助益很大。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自己养生保健。

一、三伏灸,很重要

在三伏天,人的诉求是“热烈”,因为只有在“向阳”的环境里,身体里的积寒、湿邪才能借阳出表,随汗而解。做三伏灸,能最大程度发挥纯阳之性,给身体注入阳气,唤醒身体的正气,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

三伏灸的作用有:

1、冬病夏治

夏季阳光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高峰,尤其是在三伏天,人体肌肤腠理开泄,此时调理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以热驱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内伏寒邪,从而达到降低冬季发病频率或防止复发的效果。

2、防病保健

三伏灸可以改善体质,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促进和调整机体免疫功能,进而起到预防和改善疾病的作用。临床表明,三伏灸尤其对呼吸系统问题、颈肩腰腿痛、消化系统问题、儿科问题、妇科问题以及脾胃虚寒类问题等多种慢性病的恢复有帮助。提醒:三伏灸重在预防复发,而艾灸本是养生保健,起改善、缓解的作用。当某种疾病发病迅猛或复发严重时,患者还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3、排寒湿作用大

因为体内寒、湿气重的缘故。在中医里祛寒除湿调理之法就是艾灸。三伏天,正是天地阳气最盛之时。通过艾灸,双重阳气注入体内,温阳驱寒,从此病魔远去,岁月不老,健康与你同在。

二、三伏灸方法

为提升疗效,在传统冬病夏治贴敷基础上,开展多种灸疗(督灸、任脉灸、透灸),对人体整体调节功效独到,达到温通阳气,健脾和胃,温补下元,通经活络,养生延年的目的。

三伏补阳最为重要,它还可以为我们接下来的“三伏灸”打通经络,此时我们可以艾灸大椎、关元、中脘、足三里、涌泉等穴位、这样就可以在护住体内阳气的同时,顺势将多余的火气引到脚底释放,使我们由内而外地感受轻松舒适,身体不再有沉重感。再忙也要灸灸这几个穴位:如下

1、大椎——“诸阳之会”

主调: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2、足三里——后天之本

主调:长灸足三里,可以健脾益胃,促进消化吸收,增强免疫能力,中老年人长灸足三里,还可以预防中风。

3、关元——元阴元阳交汇处

主调: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

4、中脘——专调脾胃之疾

主调: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5、命门——生命之门

主调: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白浊,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

6、涌泉——肾经大穴

主调: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