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咋建设 答案有了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咋建设 答案有了

时间:2019-04-04 04:06:51

相关推荐

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咋建设 答案有了

日前,记者从山东省总工会了解到,为确保《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省总工会负责任务落到实处、落地见效,省总工会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制定实施方案。

创新面向产业工人的工会工作

方案中,省总工会突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强化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教育,深入开展以职业道德为重点的“四德”教育,引导产业工人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培育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职业素养。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不断丰富产业工人精神文化生活,引导产业工人培育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示范导向作用。加强法治教育,加大对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障法等涉及产业工人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落实,切实提高产业工人法律素养和诚信意识,引导产业工人依法理性有序表达利益诉求,坚决维护产业工人队伍团结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理念方式,找准与产业工人思想情感的契合点,探索更多灵活多样、亲和力强、喜闻乐见的教育引导方式,扎实细致地开展个性化、多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先导作用,制定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工作意见。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做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评选表彰工作,大力选树宣传齐鲁工匠、齐鲁最美职工,叫响做实“齐鲁工匠”品牌。运用传统主流媒体和各种新媒体,围绕产业工人的地位作用、重要贡献、感人事迹,开展分众化、互动式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劳模事迹宣讲和“齐鲁工匠”进学校、进课堂,进企业、进班组活动。通过对产业工人典型的选树和大力宣传,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浓厚社会氛围,奏响“工人伟大、劳动光荣”主旋律。

创新面向产业工人的工会工作。坚持党建带工建,创新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工会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各行各业、各种用工形式的产业工人组织到工会中来、凝聚在党的周围。适应新时期我省产业工人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内部结构深刻变化、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利益诉求分化多样等新变化新特点,针对制约工会组织特别是企业工会职能作用发挥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改进工会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工作方法,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推进劳动和技能竞赛工作

在推进劳动和技能竞赛工作方面,建立以企业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基础,以省和行业技能竞赛为主体,省内竞赛与国内竞赛、国际竞赛相衔接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机制。深入推进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劳动和技能竞赛。完善劳动和技能竞赛组织机制,省、市、县(市、区)成立劳动和技能竞赛委员会,乡镇(街道)和基层企事业单位成立劳动和技能竞赛领导小组,领导本地本单位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工作。完善劳动和技能竞赛激励机制,研究制定劳动和技能竞赛奖励办法,将竞赛成绩与职工的技能评定、效益工资、培训学习、职级晋升、评先树优等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与职工互利双赢。完善劳动和技能竞赛扩面机制,推动不同地方、不同所有制、不同产业的企业和职工有效参与。以建立标准明晰、导向明确、可操作性强的考评机制为牵引,不断完善劳动和技能竞赛效能评估机制。各级政府应积极支持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各级劳动和技能竞赛委员会(领导小组)要制定出台奖励办法,县级以上总工会设立专项奖励经费,各企业安排专门经费用于奖励。加强产业工人技能国际交流与合作,选派优秀技能人才赴制造业强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研修学习、技术交流、技能竞赛,增进中外产业工人之间互学互鉴。

创新技能导向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培养使用高技能人才,提高相应待遇,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鼓励企业对聘用的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股权制、期权制等收入分配方式。技术工人在科技攻关、技术革新、先进操作法应用等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可从成果转化收益中,通过奖金、股权等形式给予奖励。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岗位津贴制度,由企业自行设定高技能人才岗位津贴标准和发放方式,企业发放的高技能人才岗位津贴可按照国家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在税前扣除。完善省级技术工人激励机制,形成以党委和政府表彰为导向、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的产业工人表彰奖励制度。增加产业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在各级各类劳动模范和先进代表等评选中的名额比例。

完善产业工人权益源头维护机制

进一步健全涉及产业工人利益的地方法规体系,定期开展对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执法检查、监察和视察,强化产业工人维权法律保障。进一步深化对涉及产业工人利益的发展规划、政策举措、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积极推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保护、技能培训、休息休假等方面的改革,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不断完善产业工人权益保障各项制度。创新产业工人权益维护监督检查机制,加大对产业工人合法权益维护情况的专项督查力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做到产业工人合法权益有人管、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处诉、侵害产业工人合法权益责任有人担。进一步健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商业联合会等企业代表组织组成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明确三方的职责、任务、运行程序及工作规则,定期召开三方会议,每年有工作计划、工作部署、工作检查,切实发挥其在化解劳动关系纠纷和矛盾中的重要作用。在巩固和完善省、市、县三级三方活动机制的基础上,努力推进三方机制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构建多层次三方协调机制格局。探索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进一步健全政府和工会联席(联系)会议制度,县以上地方政府与同级地方总工会每年至少召开1次联席(联系)会议,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领域重大问题。

完善产业工人民主政治权益保障机制。适当增加产业工人在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委员、群团组织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中的比例。探索实行产业工人在群团组织挂职和兼职。贯彻落实《山东省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山东省厂务公开条例》,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保障产业工人民主政治权利。坚持企业在重大决策上听取产业工人意见,严格职代会召开的时间和程序,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改革改制方案、职工分流安置方案、工资调整方案、奖金分配方案等重大问题必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企业经济性裁员方案应当征求工会和职工的意见。规范厂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凡涉及产业工人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凡职代会审议、通过的事项,必须按照规定及时予以公开。依法推进公司制企业建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规范职工董事、职工监事选举产生程序,严格述职评议,确保其在参与公司治理中真正代表维护产业工人利益。

完善产业工人劳动经济权益保障机制。创造平等就业环境,保障就业机会公平,实现更高质量就业。贯彻落实《山东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建立企业工会与行政沟通协商机制,不断完善工资平等协商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落实产业工人参与分配决定的权利,维护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健全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的分配制度,提高产业工人薪酬的市场竞争力。强化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改善劳动条件,落实劳动保护措施,加强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治理,保障产业工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继续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制度,严把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入口,强化日常监督检查,促进劳务派遣行业规范发展。强化对用工单位指导,加强相关政策培训,规范劳务派遣劳动合同、协议文本,严格控制企业劳务派遣用工范围和比例,落实同工同酬权利。

建设产业工人队伍基础数据库

建设产业工人队伍基础数据库。根据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主动对接、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共建共享,建立健全结构清晰、数据准确、动态管理的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基础数据库,及时准确掌握产业工人的分布变化、思想动态、技术技能水平、生产生活状况等。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研判分析产业工人队伍基础数据,为涉及产业工人的各项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打造网络学习平台。适应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要求,积极探索“互联网+产业工人素质提升”新模式,将促进产业工人终身学习纳入城乡信息化建设,优化数字学习环境,满足广大产业工人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提升产业工人素质中的作用。制定推进职工网上学习培训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职业工种题库规范化建设为基础、出台有效的激励政策为关键、提高学习平台使用效率为根本的原则,重点开发完善网上自主学习、闯关练兵、培训考试、技能评价、互动交流、视频观摩、能工巧匠和创新成果征集展示等功能模块,开发移动应用客户端。到,上线工种500个,上线试题150万道,上线注册学习人员1000万人。

推行“互联网+”普惠性服务。强化互联网在服务产业工人工作上的应用,建设网上“职工之家”,密切与产业工人的网上互动交流,畅通产业工人诉求表达渠道,让产业工人能在网上找到组织、参加组织活动。整合现有网络资源,借助社会力量,搭建综合性网络服务平台,提供网上入会转会、医疗、就业、帮扶救助、法律援助和日常生活优惠等服务,打造方便快捷、务实高效的服务产业工人新通道。深入了解产业工人需求,不断开发服务项目,拓展服务内容,提升网络服务产品的供给与服务能力,形成网上网下深度融合、互相联动格局。

扶持产业工人创新创效

深化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先进操作法总结、命名和推广。推动具备条件的行业企业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联合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和专业科研机构共建实训平台,探索创建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创新工作室联盟。完善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支持政策,在关系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产业部门,支持建立企业和职业院校紧密合作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平台。培养选树职工技术创新竞赛示范企业、创新型班组、创新能手,开展全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鼓励和支持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纳入全省科技进步奖评选,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

健全完善法治保障体系。规范政府管理,督促企业提供技术技能培训,支持工会组织发挥监督作用。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企业民主管理、集体协商等方面的制度,督促企业依法履行社会责任,保障产业工人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的权利,推进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

深化理论政策研究。定期开展产业工人队伍状况调查,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研掌握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产业工人队伍状况。加强对产业工人问题理论研究,相关重点课题列入各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了解借鉴国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有益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理论,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高等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加强有关产业工人问题的教学科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周国芳 韩晓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