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四下第二单元第5课《琥珀》自主阅读与课文精讲

四下第二单元第5课《琥珀》自主阅读与课文精讲

时间:2021-06-10 09:01:44

相关推荐

四下第二单元第5课《琥珀》自主阅读与课文精讲

5 琥珀(hǔ pò)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

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sὰ)飒地响。

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它嗡(wēng)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zhī)的香味。

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dᾰn)掸翅膀,拂拭(shì)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

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shèn)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 蜘蛛也不能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黏(niάn)稠的黄色泪珠里。它们前俯(fǔ)后仰地挣扎(zhά)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mάi)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后来,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mὰn)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有一天,水把森林淹没了,波浪不断冲刷着树干,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断绝了生机,慢慢地腐烂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海风猛烈地吹,澎湃(péng pὰi)的波涛(tᾱo)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那孩子赤(chì)着脚,他踩着了沙里的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了出来。

“爸爸,你看!”他快活地叫起来,“这是什么?”

他爸爸接过来,仔细看了看。

“这是琥珀,孩子。”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阅读链接——

如果你留心观察一些裂开的或受过损伤的松柏类或桃树、槐树的树干,会发现树干上分泌出了黄色透明的树脂,它们便是琥珀的前身。正是这些树脂经过漫长的岁月,最终形成了琥珀。天然琥珀的形成可以简单分成三个阶段:树脂→硬树脂→琥珀。从树干分泌出来的树脂带着浓浓的香味,可以流动;树脂被泥沙等沉积物掩埋后,地下深处的高温和高压,导致树脂中的有机物挥发,树脂变成了硬树脂;在高温和高压的持续作用下,硬树脂中的有机物进一步挥发,硬树脂最终石化形成了琥珀。

——根据王文利的《琥珀物语》相关内容改写

自主阅读任务单

1.将课文认真读一遍,记录下你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为了不影响阅读,在读完一边课文后,利用《新华字典》或《现代汉语词典》集中学习生字词。

2.字词过关

①读准文中带音节的字音:琥珀 嗡嗡 松脂 拂拭 渗出 前俯后仰 挣扎 一番 掩埋 澎湃

②给多音字“扎”注音组词:扎—— 埋——

③以下一类生字,音字词各写两遍:怒 吼 脂 拭 餐 划 晌 辣 渗 挣 番 埋 刷 测 详

④抄写并默写词语表:怒吼 松脂 拂拭 灰尘 美餐 晌午 热辣辣 淹没 挣扎 成千上万 冲刷 断绝 推测 详细 情形

3.默读课文,同时做两件事:

一是批注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自己解决,二是搞清楚课文中哪些内容写得是推测的故事。

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

5.“推测”是什么意思?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说说下面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shèn)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6.阅读“阅读链接”中琥珀的形成过程,对比课文中的相关内容,你发现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精讲点拨

这篇课文是根据德国着名科普作家柏吉尔所着的《乌拉波拉故事集》中的故事改写而成的。课文开头就说这是一个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接着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苍蝇和蜘蛛被包裹在松脂球里以及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然后介绍了一对父子在海边发现琥珀的过程,最后简要的写了由琥珀展开的推测。

课文条理清晰,第1、2自然段简洁地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与环境。“夏日暖暖的太阳”、“怒吼的海”,“飒飒响的树叶”这样的环境是作者根据琥珀形成的条件而进行的合理推测。第3、4自然段描述了故事的主人公之一——小苍蝇的活动,“快乐的飞舞”、“穿过草地”、“飞进树林”“停在大松树上”、“掸掸翅膀”、“拂拭脑袋”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生动细致,为我们勾画出一个轻松悠闲的苍蝇。

故事的开端自然轻松,不知不觉把读者带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中。作者在描写小苍蝇时,不忘提及林中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看似闲笔却铺垫着后面的故事发展,进一步交代了这块琥珀形成的环境。这里作者将科学推测自然地融入故事讲述中。

第5自然段写了另一个主人公——蜘蛛的活动,“慢慢爬过来”、“小心地划动”、“向下爬”、“越来越近”等描述,推动着故事的发展。

第6自然段又插入了队松树的描写,看似打断了故事的发展,显得突兀,其实不然,因为要有厚厚的松脂才会有后文的松脂球,这里的插入表姐基于做的科学推测也体现了作者文章叙述的精心编排。

第7、8、9自然段写蜘蛛扑苍蝇,松脂刚巧滴落,无巧不成书,松脂、苍蝇、蜘蛛巧合的汇聚在一起,松脂继续往下滴,最后积成了松脂球。这样的巧合是基于这块琥珀的最终样子而展开的合理推测。

第10、11、12自然段中,“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又是几千年过去了”,这些词语写出了时间久远和地质变化,这些都是琥珀形成的重要条件,作者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进行了简要交代,这是作者根据琥珀形成的一般过程而展开的推测。

课文第13到17算段,讲的是琥珀的发现过程。渔民和赤脚的孩子,这样的角色设定使琥珀的发现和识别合理化。课文通过孩子的一踩一挖,父亲的一接一看,父子间的一问一答,写出了琥珀的发现、识别。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则简要的介绍了琥珀的样子和价值。

表达特点

课文推测琥珀的形成过程没有进行科学知识的抽象讲解,而是采用生动的讲故事的形式,将这块琥珀形成过程的推测,自然地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中,把行程这块琥珀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有机地编织在故事中,让合理推测与故事讲述巧妙结合,使科学性、故事性、趣味性有机结合,既贴近学生的认知心理,又能让学生增长知识。

阅读建议

本单元主题是“探索自然的奥秘”,阅读课文时,首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知道哪些内容是亲眼所见,哪些内容是作者的推测;然后重点默读琥珀形成的部分,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的形成过程;最后思考课文与文后“阅读链接”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