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佛法真义】给的意义

【佛法真义】给的意义

时间:2018-11-04 21:13:03

相关推荐

【佛法真义】给的意义

编按

大师一生行佛,出家八十余年的岁月,感悟到过去佛教界多从消极面诠释佛学,更有些讹传已久的说法。《佛法真义》启发我们另类思考,引领读者从积极乐观中,看见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怀,唯愿读者都能契合佛心,对于佛陀的真义,也能重新估定价值。

【佛法真义】给的意义

经典里提到的"布施",就是"给"。例如,给人家一些金钱、物质上的救济,就是财物布施;给人家一些道理的开导,增加他的明理、智能,就是佛法真理的布施;给人家精神上的安慰,让他不会感到恐惧,就是无畏惧的布施,这就是"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布施。 我们给人家的服务,给人家的财物,给人家的一些帮忙,究竟这个功德是我的呢?还是他的呢?你不可以有分别心!凡是善举,彼此都有分,没有分你的、我的,分了就会产生分别,就有了差距,功德就有限。 不过,"给"要有佛法,要能不自苦、不自恼。我给你,我不苦,我不懊恼、我不懊悔,我不是为了贪图虚名,不是要求你帮助,只是想到我所有的,要能与大家共享,这就是布施真正的意思。 在佛经里,举出很多布施的事例,其意义很特别,比方说"割肉喂鹰,舍身饲虎",这听起来太困难了。老鹰、老虎把牠打死不就好了,还要把我的肉割来给老鹰吃;甚至叫我连命都不要,要拿来喂老虎? 不是也有人说"打死一条毒蛇,等于吃三年长斋"吗?但这只老鹰、老虎,在一个修行人的眼中,看法不是这样的。你说老鹰、老虎是危害人类的动物;不过站在老虎、老鹰的立场来看我们,牠也感觉到人类是害虫,是危害牠们生命的恶人。所以,有了彼此对待的立场,就会离佛法很远。 佛经里说:"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你有这样的想法,不论布施也好、给也好,那是最高的境界;我只为了让你脱苦,并不是为了自己布施要得到什么好处,这一种施舍不是很宝贵吗? 可是有人觉得学佛法太难了,叫人什么都要给人,自己都不要,甚至还要牺牲自己。其实,"但愿众生得离苦"就好;如果我给他,而我自己却受了损伤,这是不当的。佛法不都是讲自觉觉他、自度度人、自利利他、自他两利吗? 当然,这有信仰上的层次不同,假如把经文的句子改成"但愿众生得离苦,也为自己求安乐",也是可以的,这样你也没有罪过啊。假如你说我没有所求,他离苦就好了,那么你的信仰、施舍的层次,就又高了一点。如佛经里譬喻,真理等于虚空,等于河流,所谓"三鸟飞空,空无远近,迹有远近;三兽渡河,水无深浅, 足有深浅"。 因此,修行的程度不论是有相的、无相的,有住的、无住的,这都好。等于念佛,有人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徒然",这句话也形容得太过分了,即使念佛的心散乱,总比不念要好,没有说徒然的,一切都有因果,一切善事都会有好报的。大家不要老是把佛法,朝困难的方向去想、从消极上去理解;佛陀所说的法,都是为了示教利喜,都是为了给众生利益,给大家欢喜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