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两点原则 稳住英译中

两点原则 稳住英译中

时间:2022-03-19 23:18:33

相关推荐

两点原则 稳住英译中

*

来看个句子:

These are usually cheap but prices increase depending on their cosmetic appeal or effectiveness in blasting an opponent to smithereens. For reasons known only to gamers, they willingly pay. (The Economists)

注:句首 These 是指游戏里的虚拟服装、虚拟武器等

怎样译成中文?不细读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版本:

这些通常都很便宜,但是价格会依据它们的装扮吸引人程度和把对手炸得粉身碎骨的效果而上涨。出于只有玩家自己清楚的原因,他们心甘情愿地付钱。

乍一看没毛病,原文说的信息点,并没有落下。

但这样的译文,是不合格的。

原因有二:

➢ 忽略原文信息流动,原文信息流动顺畅,而译文阻塞,表意失准➢ 译文中文不过关

逐条来看。

*

这句话的难点在 prices increase depending on, 英文看一眼就懂,但用中文就是很难说。

原话放过来:

These are usually cheap but prices increase depending on their cosmetic appeal or effectiveness in blasting an opponent to smithereens.

如果像上面的版本,译成:

但是价格会依据它们的装扮吸引人程度和把对手炸得粉身碎骨的效果而上涨

相比原文,译文调整了语序,将排在前头的 increase 调到了句末,导致两个问题:

一是打乱原文信息流动顺序,导致无法与下句衔接

一段顺畅的文字,信息是按「从旧到新」的顺序排列,首位相衔。

比如: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长得真是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这句话之所以读起来很顺,是因为信息流动顺畅,每一句开头都呼应了上一句末的信息。

从前有座山,山是第一句的新信息,到第二句,山就变成读者已知的内容,出现在句首,而句末位置,则仍旧留给读者未知的新信息「有座庙」,以此类推。

*

回看英文,信息流动是怎样的呢?

These are usually cheap but prices increase depending on their cosmetic appeal or effectiveness in blasting an opponent to smithereens. For reasons known only to gamers, they willingly pay.

——它们通常便宜,便宜指的是价格,紧接着句子就说「价格」会 increase,这里,价格就是旧信息,increase 是比 price 更新的信息,为什么会 increase 呢?

继而用 depend on 引出两个理由,而这两个理由,也正是玩家可能会付钱的理由;

于是 cosmetic appeal or effectiveness in blasting an opponent to smithereens 紧紧衔接了下一句——for reasons,而正是有了 reasons,玩家才最终会 pay。

这是原文的信息流动,而译文:

…但是价格会依据它们的装扮吸引人程度和把对手炸得粉身碎骨的效果而上涨。出于只有玩家自己知道的原因…

将 increase 置后,让「涨价」同 reasons 衔接,新旧信息和逻辑就都没那么顺畅了。

*

怎么办?先调回来咯——

这些通常都很便宜,但是价格会上涨,取决于它们的装扮吸引人程度和把对手炸得粉身碎骨的效果。

这下信息流动正确了,但出现了新问题,回看译文:

这些通常都很便宜,但是价格会上涨

你会发现,译文的「价格」,从位置上看,指代的是句首的「这些」,拓展这个中文句子,就是:

这些装备通常都很便宜,但这些装备的价格也会上涨。

这就有歧义了。究竟是同一套装备的价格波动,还是不同的装备有不同的价格、有便宜有贵?

根据常识,明显应该是后者。而原文也说了,价格取决于装备属性,你我都知道,一套装备不可能同时具备不同等级的属性,所以此处直接说「价格会上涨」有歧义,也不符合原文:

These are usually cheap but prices increase

现下理解了原文,就会发现,这里其实说的是游戏装备中,有的品类比较便宜,但也有贵一些的,贵的那些,比便宜的贵多少呢?要看装备品质了。

于是,此处译文可以改成:

这些通常都很便宜,不过也有贵的,具体贵多少,取决于它们的装扮吸引人程度和把对手炸得粉身碎骨的效果。

对比原版本:

这些通常都很便宜,但是价格会依据它们的装扮吸引人程度和把对手炸得粉身碎骨的效果而上涨

是不是更清楚些了?到这里,prices increase 这硬骨头,算是基本解决了。

*

但这样就可以了吗?当然是远远不够的,看后半句:

取决于它们的装扮吸引人的程度和把对手炸得粉身碎骨的效果

中文冗长,令人气短。不好看,也不好读。

英文习惯用名词替代动作和性质,以示精简,同样手法放到中文,就显得沉重,原因是,句子的两个名词前缀了太长的定语。

「程度」前是长长的「装扮吸引人的」;「效果」前是更长的「把对手炸得粉身碎骨的」,中文不这么说,我们在《看 BBC 纪录片发现的语言细节》一文中(附文末)讨论过,中文句子多是后饰句,把定语从封闭的「它们的…程度」结构中拿出来,放到句子后面,形成开放的句子结构,信息承载更灵活。

于是,解决办法是将译文改成:

要看东西的装扮效果有多吸引人或者有多能把对手炸得粉身碎骨

「有多」像个钩子,把长长的定语挂在了句子后面,句末没有任何成分来限制句子,于是句型不再是两头堵的闭塞。

于是整句中文:

这些通常都很便宜,不过也有贵的,具体贵多少,要看东西的装扮效果有多吸引人或者有多能把对手炸得粉身碎骨。出于只有玩家自己知道的原因,他们心甘情愿地付钱。

这是可以勉强可以接受的版本了。但这还不够,还有细节可以推敲。

*

原文:These are usually cheap but prices increase…

译文:这些通常都很便宜,不过也有贵的,具体贵多少…

prices increase 中,increase 是动词,表示了动态的变化,而译文中「贵」是个形容词,便宜是指价钱便宜。

为了对应 price 的价,不如就把「贵」处理成「价高」,「贵多少」处理成「高出多少」,这个「出」字,就比原先更能体现「价格爬升」的动态变化。

此外,「很便宜」中的「很」是中文常见说法,但也是中文不精确的地方,中文「很」字,多数时候是为了调节句子节奏,凑成符合语言传统的四字格,并不真的表示程度。比如:

口语通常不说:这菜辣 / 这菜是辣的,而会说:这菜很辣。

但同时,「很」也会造成 very 的歧义,不佳,于是不妨把「很便宜」改成更中性的「算」

于是译文改成:

这些一般都算便宜,不过也有价高的,具体高出多少,要看东西的装扮效果有多吸引人或者有多能把对手炸得粉身碎骨…

*

再对比原文:

These are usually cheap but prices increase depending on their cosmetic appeal or effectiveness in blasting an opponent to smithereens.

句末 blast to smithereens 词典释义是:

[informal]to destroy something by breaking it into very small pieces, or with an explosion

既然是 informal,那用「粉身碎骨」这么义正言辞的词,必然就难以传递原文的味道了。

解决办法,不妨也用个不太正式的表达:

炸成渣渣

于是整句译文变成:

这些一般都算便宜,不过也有价高的,具体高出多少,要看东西的装扮效果有多吸引人或者有多能把对手炸成渣渣。出于一些只有游戏玩家自己清楚的原因,他们心甘情愿地付钱。

*

完了吗?还没有,还有个小尾巴。

对,「付钱」,太正经了,和原文不在一个调上。想想我们中文平时会怎么说?

买单?掏腰包?掏钱?是不是都比「付钱」来得亲切随和?

不妨选个跟原文 pay 长得像的——掏钱。

整句变成:

These are usually cheap but prices increase depending on their cosmetic appeal or effectiveness in blasting an opponent to smithereens. For reasons known only to gamers, they willingly pay.

这些一般都便宜,不过也有价高的,具体高出多少,要看东西的装扮效果有多吸引人或者有多能把对手炸成渣渣。出于一些只有游戏玩家自己清楚的原因,他们心甘情愿地掏钱

这才是个可以接受的版本。再对比最初版本:

这些通常都很便宜,但是价格会依据它们的装扮吸引人程度和把对手炸得粉身碎骨的效果而上涨。出于只有玩家自己清楚的原因,他们心甘情愿地付钱。

个中区别,你可瞧出来了?

*

总结一下,我们修改英译中的两大要点:

一是尊重原文信息流动,信息流动往往承载了原文的表意重点,故而译文语序能不调则不调,除非地道中文中实在没有对应的说法。这就引出了第二点:

用地道中文。中文平常说话如果不会这么说,那译文便也不该这么写。

所以你看,英译中,也难也简单,简单是原则拢共这几条,难的是彼此之间的协调让步。

余光中曾说,如果原作者是神灵,则译者就是巫师,任务是把神的话传给人。译者介于神人之间,既要通天意,又得说人话。神而明之,变通之道,就要看每一位译者自己的修养了。

共勉。

推荐阅读看 BBC 纪录片发现的语言细节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