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成人读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王财贵)

成人读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王财贵)

时间:2021-09-27 17:28:34

相关推荐

成人读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王财贵)

第三节成人读经之基本理论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读经,也应该读经。不过,在读的心态和方式上,成人和儿童有些不同。本手册虽旨在提倡儿童读经,但成人其实也可以读,如成人能认同而开始读经,对儿童读经亦将有更深切的体认。故先说成人如何读经:由于时代风气的影响,一个现代人已很难兴起「读经」的念头了。即使真的有意愿想去读,也跨不过第一道难关:即:连文字都不懂,怎么「读起」?这一困结关涉重大,若不详为解说,以先解除其心理的障碍,则一个人将永不能读经,兹请解说如下:有些人认为读经是一件困难的事,非一般人所能胜任,胡适之喜欢举王国维为例,说王国维那样的国学大师,都自己承认书经还有十分之四、五不懂,诗经还有十分之一、二不懂。你凭什么敢说要读经?而且自己对经典只是一知半解,又凭什么敢说要教人读经?这种意见流传了六七十年,直到现在,我们社会中,如有人想「读经」,一定会有旁人耻笑:你不懂,怎敢读!甚至连读的人自己都会暗示自己,不懂是不能读的,于是大家就不敢尝试了。其实,这种观念混淆了学术层次。王国维是一个「学究」,一个「专家」,他所说的不懂,是指「文字训诂」上的疑难。而自古以来,读书人所说的「读经」,其主要用意是为了要承接文化,开启生命,而不是在于文字训诂的斤斤计较。所以经典上纵使有些文字是千古之谜,也不碍代代贤哲辈出。为什么一些字句不懂就不能读呢?再进一步说,纵使单从语文能力方面看,胡适的推论也是不通的,如果按照那样的说法,不懂就不可以读,不可以教,那么我们应该自己反问:如不去读,不去教,何时才会懂?也就是要问,到底我要懂了才读才教,还是读了教了才会懂?如果不懂就不可以读不可以教的话,刚好一辈子不能懂,于是就一辈子不可以读不可以教,整个社会愈不懂愈不读不教,愈不读不教愈不懂,这就是当今天下所以经典沦落,传统解体而文化颓靡的主要原因了!这种风气,不仅已使中国人不敢「读经」。学术界教育界过分提倡白话文的结果,甚至使全民子孙连「读文言文」的能力也一起丧失!此事所关重大:自古以来,中国读书人都是文言、白话兼擅的。正式书面文章用「文言」,游戏之作用「白话」。以文言为主,白话为辅,所以不仅文言文写得好,要写白话文更是得心应手。举例而言,众所公认的古代白话文泰斗施耐庵、曹雪芹,他们本来就是饱读诗书的古文高手!再如近人胡适之,他的白话文写得好,其实并不是天生的,他是从四岁开始就读文言文了,他十一岁就读资治通鉴,十三岁就读左传了!其他民国二三十年代的白话文作家,如徐志摩、朱自清、鲁迅、老舍、钱锺书、沈从文、林语堂、梁实秋,无不是个个经典满腹的。但是,多年来我们忽略了文言白话本来可以并存的事实,也忘了文言是白话的基础,我们几乎没去注意千古以来,经史子集,所有书籍大体都是文言文。本来古人只要以三五年时间学会读文言文,则上下三千年的一切书籍,皆可优游其中,「文言文」不只不是文化传播的障碍,反而是一种使文化承继可大可久的设计。不能读文言文,就等于不能读古典书籍,就永远得不到传统文化的熏习。这必使此一民族的文化传承产生断层,甚至消亡。而丧失其传统文化教养的人,很容易同时丧失其理性的反省力与创造力,这种效应已明显见于今日。如不及时解救,我们的社会将渐渐成为「没有文化而不适合人居住的社会」。只凭短短的白话文历史而立教,是把自己简化为浅陋;只一味学习西方,是文化的自我设限而矮化,从此中国将永远培养不出大人才来。看来,我们这两三代人,是白白被牺牲了。须知,人很容易患的一种文化病态,就是「偏狭」两字。偏狭则不能容物,偏狭而过份即成「霸道」。「霸道」就是鲁莽灭裂,凡不合己见者,一律「打倒」,完全失去理性的涵容性和开展性。譬如喊着要「现代」,就认为必须打倒「传统」;喊着要「西化」,就认为必须打倒「中国」;喊着要「科学」,就认为必须打倒「玄学」。这些都和喊着要「白话」,就认为必须打倒「文言」同样一个心态下的不正常心理。这种必须「打倒」而后甘心的心态,其实就是近八九十年来中国社会的根本乱源!君不见到现在我们的社会还是一片互相「打倒」之声!现在,我们在此摧残殆尽的情况下,提倡「读经」,首先就要改正这种偏狭心态。我们当发挥涵容的精神,当确信:不只是文言白话不相妨害,扩而广之,文化素养与科学精神也不相妨害,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也不相妨害,传统智慧与现代生活也不相妨害。不仅不相妨害,这些同样都是从人类理性中开发出来的价值,文化是公器,其价值是普世的,一个有理性的人,面对各种文化成就,都该同时加以尊重,协同发扬,并且相信各种文化成就都是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融会的。而中国经典的研读正是使中国人一面提升语文能力,一面启发理性开拓胸怀的最直截有效的教育。因为从语文方面说,「经典」正是最优美的文言文,所谓「大文皆自六经来」,有了经典的语文训练,看其他的古文书籍就不在话下了,能读古文,对白话文之欣赏写作也必多有帮助。从内涵方面说,「经典」是人生智慧的源头,是为人处世的准则,要修身养性,通达事理,以此最为便利。「经典」更是文化的根源所在,有了根源性的文化教养,很容易开发一个人的理性,而涵养出深广的心胸和能力。我们深信一个有自我传统底子的中国人,才能提供其所有而有所贡献于世界,这样反而才是西方人所欢迎的,反而会得到西方人的敬重。而如果一位留学西洋的中国作家、律师、医生、钢琴家或科学家,先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素养,应该不会妨碍其专业成就,反而将因此而更富有创造的心灵。因为有了自我文化素养的人,才有足够的眼光来鉴察别人的文化,才有足够的能力来学习别人的文化。所以,想要彻底而深入的吸收西方文化,也须自己先打好基础来!否则,所吸收的,必停留在浮浅而枝末上,这大概是中国费了七八十年时间,而并未学得西方精髓的缘故罢!所以,消极的「全盘西化」的梦,应该醒了,而代之以积极的「全盘化西」。「化西」的意思是「消化西化」。「消化」是以自我为主体大方地吸受西学,消融而变化之,使西方文化之精粹「化归」为我的营养,以更充实我的生命。当然,要达到这个理想,必先要健全自我的文化体质和胃纳,自己健全了,才足以言「消化」。而要健全自我的文化体质,「读经」正是一条便捷有效之路。提倡全民读经,正是恢复国族文化活力的契机。第四节成人读经的具体方法成人读经的要诀是:先不管懂不懂,只要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这样读起来!因为一切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触」,而文化教养最直截的方法也是多「熏习」而已。吾人现在之所以不能读古典,不能懂传统,过错不在我们笨,也不在我们不用功,而是在于我们的教育体系没有好好提供我们接触的机会,而且整个时代风气更势同大禁。所以自今起人人要自求多福,冲破禁忌,自己重新读起。首先选定一本书,只要觉得有价值,不管深不深,难不难,懂不懂,打开第一页,就开始读!首先只读原文即可,不必读注解,以免搅杂。如问: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则答:含糊过去!又问:遇到不懂的文句怎么办?则又答:含糊过去!又问:连续几页都不懂怎么办?则又答:一一含糊过去!又问:这样一直含糊过去,有何功效?说是读经,岂不自欺欺人?则又答:不仅不是自欺欺人,而且是大有功效!朱熹教人读书之法,曾引用礼记上的话说:「读书如锯木头相似,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请你不要被那些佶屈而深奥的「盘根错节」的「节目」所拘绊而畏惧不前,因为纵使有百分之九十不懂,应当还有百分之十是其中的「易者」,而可以懂得的。原来经典和一般知识性的书是不一样的,知识性的书是有机械结构的,前面懂,后面才能懂,整本书是连贯的。而经典,是智慧的发露,灵光遍洒在任一角落,不一定有连续性。前句不懂,后句不见得不懂。无论从前面懂起,或从中间懂起,甚至从后面懂回来,均无妨害。可知许多深刻而重要的观念都往往用浅易的语句表达呢!一本书读上一遍,行过宝山,随时掇取,必能多少有所收获。只要懂得其中十句二十句,乃至两句一句,有所会心,便不枉费,此便是文化之根苖,教养之开端,或许此一句二句便可终身用之而不穷。况且何必只读一遍,一个人开始读一部经典以后,可以读它第二遍第三遍,乃至八遍十遍……。姑举读易经为例,易经全文二万四千零二十个字,每日读三十分钟,三天之内便可读完一遍,一个月便可读十遍,一个人若肯咬紧牙根,立志读它六个月,便可读上六十遍,对此书必将渐次熟悉而生亲切之感。进一步可以用同一含糊之法看注解,半年之内亦可看十家八家,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而语文能力之浸润已在其中,文化心怀之涵养已在其中,一个本来对「经典」心怀恐惧的人,渐渐有兴趣去阅读有关的文章,渐渐能参与讨论,而渐渐在生命的各方面产生受用,这便是所谓的无师自通。如有幸能遇到名师指导,则预先有了受教的基础,其收获将更为确实。此外,如有三五同好,筹组读书讨论会,亦可考虑以经典为读本。相观而善,效用更大。一般人都莫名其妙的有一种骄奢的心理,紧紧张张的一定要每句都懂才肯读,其实那种心理是错的,不能长进的。从今起,奉劝读者,要谦虚的承认自己不懂是正常的,不懂更应读,读多了就会懂。朋友,你家里有「经书」吗?如果有,请你从尘封中取出来,拂掉灰尘,翻开第一页,从今开始读起吧!立志先读它半年再说!如果家里连一本「经书」都没有,也是很正常的,不必惭愧,赶快准备一本就是了,也可以从今天读起。荀子说:「天地始者,今日是也。」要让我们的「经典天地」从今打开,在乎一念之间而已!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