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古代打仗总是进攻城池 为何不直接绕过去?

古代打仗总是进攻城池 为何不直接绕过去?

时间:2022-04-18 09:27:27

相关推荐

古代打仗总是进攻城池  为何不直接绕过去?

纵观人类历史,从某方面来说,就是一部战争史,从原始社会开始,各部落之间为了争夺地盘,大大小小的战争从未断绝。进入奴隶社会之后,战乱比以前更多,真正称得上太平盛世的时间很短,且不说世界史,只看中国历史的话,从黄帝战败并炎帝,而后与炎帝一起打败蚩尤,统一华夏部落。

商纣王帝辛,起初也是雄才大略的帝王,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扩大商朝的统治版图,但也导致民怨四起,引起一些诸侯的不满。后来,周文王竖起反商大旗,其子周武王继承遗志,在牧野之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灭了殷商,建立延续八百年之久的周朝。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之间彼此征伐,几乎没有一天停止过。最终,秦始皇横扫六合,建立不可一世的秦朝,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此后两千多年内,战争仍然是主题,汉取代秦,曹魏取代汉,西晋一统三国,唐取代隋,直至清朝灭亡,朝代不断更迭,天下多次易主,几乎每次都伴随着战争。

《孙子兵法》云:“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战争的最高境界,并非武力战胜,而是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取胜,很少能达到这种境界。

从历史书中,或者古装剧里,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无论哪个朝代,打仗往往以进攻城池为主,从而有攻城略地的成语。战神白起一生攻克七十多座城池,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一些历史爱好者,心中难免产生质疑,攻城费时费力,为何不直接绕过去直捣黄龙呢?

关于这种疑问,历史学家给出简单明了的回答:绕过去危险系数太高,傻子才那样干。究其原因,用两点足以说明。

第一,如果不拿下城池,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

古代的城池,尤其是战略要地,通常都有重兵驻扎,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乃兵家必争之地。假如想攻克城池,除非在里面安排内应,偷偷把城门打开,否则付出的代价很高。一般来说,必须调动数倍于敌人的兵力,才有可能攻破,若将士数量旗鼓相当,基本上没有任何胜算。

即便如此,但凡读过兵法的将领,无论付出多少代价,都会想方设法占领敌人的城池,绝不会绕过去。假如放弃攻城,绕过去直奔京城,或敌方大本营,首先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腹背受敌,陈友谅对此深有感触。陈友谅亲率六十万大军攻打洪都,这是朱元璋手里最关键的城池之一。

镇守洪都的主将是朱文正,面对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猛烈进攻,朱文正没有畏惧,誓于城池共存亡,唯一支持他的信念,就是援军一定会到来。这一等,就是八十多天,朱文正缔造了奇迹,守住了洪都。陈友谅得知敌人援军正在赶来,为避免被包饺子,只好下令撤退。

再比如关羽坐镇荆州,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若想打败刘备,都不会带兵绕过荆州,直奔成都而去,首先得把荆州拿下。如若不然,谁敢绕过荆州直捣黄龙,关羽肯定从后面杀过来,前后夹击,让他们有来无回。

第二,攻下城池,后勤补给才有保障

古代作战,比拼的不只是士兵数量,补给也非常重要,故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说法。一般情况下,考虑到实际问题,军队不可能带太多的粮食,最好的方式是以战养战。也就是说,以最快的方式,找到敌军的粮仓,然后占为己有,而粮仓就在城内,绕过去肯定不行,只能硬着头皮开打。

由于科技限制,古代粮食运输速度缓慢,而且承载力有限。如果觉得攻城难度太大,选择绕过去的话,一方面,后方运送补给的马车容易被截,另一方面,后勤补给没有保障,搞不好会出现断粮的危险情况。攻破城池,既可以补充军需,又可以让将士调整休息,也能弄一些战利品,鼓舞士兵的斗志。

俗话说,富贵险中求,有没有绕过城池直捣黄龙,并且获得成功的案例呢?确实有过。靖难之役后期,燕王朱棣在谋士姚广孝的建议下,集结一支骑兵,亲自带队绕过多座城池,直接杀到建文帝所在的南京。朱棣之所以能成功,因为他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他的骑兵速度快,别人追不上;二是,早已安排好内应,即谷王朱橞与李景隆,根本无需进攻,他们就会开城迎接朱棣。

要达到第一个条件不难,找一支精锐就可以,但第二个条件极为苛刻。假设一下,如果谷王朱橞与李景隆不打开城门,城内将士视死如归,只要坚守一段时间,各地援军必然赶来勤王,若真如此,朱棣插翅难飞。所以,古代打仗攻城才是常态,绕过去九死一生,甚至十死无生,千万不能小瞧古人的智慧。

在你看来,除了以上两个原因,还有哪些必须攻城,而不是绕过去的理由呢?欢迎留言讨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