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却死于自己的发现

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却死于自己的发现

时间:2018-09-27 23:15:20

相关推荐

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却死于自己的发现

「在所有著名人物中,居里夫人是唯一不被荣誉所腐蚀的人。」--- 爱因斯坦

「镭」才是真凶

1934年7月4日,阳光把疗养院的病房照得温暖而明亮,居里夫人在病痛的折磨中,吐出最后一口气,告别了她热爱的人间。疗养院里的医学教授写出了死亡病因:「长期积蓄放射性光线而导致最后的恶性贫血症。」大家都知道,「镭」才是真正的凶手。

当时放射性元素刚发现,即使科学家,也不完全了解它对人体有多大的贡献?或是,多大的危险?居里夫妇两人得了当时医生无法解释的疾病,居里先生经常全身莫名的痛苦;居里夫人的手,有时干枯、有时化脓,而且两人都比别人容易疲倦或昏睡。事实上,当时居里夫人纪录实验的三本笔记簿一直保留到现在,虽然已经经过了四分之三个世纪,而且也经过消毒,可是仍然不能用手去接触,因为上面的放射性仍然很强,具有危险性。可见当时居里夫妇是在一种多么危险,而却浑然不知的环境里从事实验。

到底「镭」是什么东西?而居里夫人和她的先生,又有什么传奇的故事呢?小编慢慢道来!

女子不能上大学

1867年11月7日,波兰华沙城里一幢公寓一楼,诞生一名小婴儿,名叫玛丽亚。这个躺在摇篮里的可爱小娃娃,就是后来的居里夫人。玛利亚的父亲是位老师,在中学里教授数学、物理,母亲也是位教师,同时也是出色的音乐家。

玛丽亚小时候,母亲患了肺病,在当时是种极危险的传染病。为了怕传染,妈妈只好忍着不让孩子太亲近。时好时坏的病情,使得家中积蓄都快用光了。就在玛丽亚九岁那年,她的三姐得了伤寒死了,不到两年,她妈妈也跟着去世。家中接二连三的变故,却使得玛亚变得更早熟、更敏感了。

玛丽亚,摄于16岁

波兰当时被普鲁士、奥地利、俄国一分为三,华沙归俄国统治,人民生活很苦,也没什么自由,女子根本没有机会进大学念书。如果想念大学,只有到外国去。玛丽亚家里并不富裕,读完中学之后,不可能供她到国外念书,于是她自己想办法,找到了一分家庭教师的工作,把赚来的每一分钱都省吃俭用,积蓄下来。

玛丽亚一面工作,一面自修,看了很多文学方面的书,也听了更多化学方面的书籍。就在这时,她得到一个在实验室工作的机会。能和许多科学家一起工作,使她兴奋极了。那间实验室的设备虽然很简陋,可是对玛丽亚来说,已经是够她学习的了,过去在化学书本里读的东西,现在都能亲自动手实验了。下班后或星期假日,她常常独自留在实验室里研究,她已发觉到书本以外的真正乐趣。那段在实验室工作的时光,对居里夫人后来走上科学之路有很大的影响。晚年她曾对人说过:「第一次在实验室的工作,使我确信我在研究实验上的与趣。」

阁楼里的春天

1891年,24岁的玛丽亚,终于如愿以偿,到巴黎去深造。对于一个在俄国统治下的波兰生活多年的女孩来说,巴黎就像一个花花世界,有许多新鲜的事是她以前没有看过的。她在学校附近找到了一间阁楼住下来。那年冬天特别冷,早上,她要下到一楼取洗脸水,可是端上阁楼时,往往水面已经结成冰了。每天下课回家,她又要抱一包取暖的煤,爬上六楼顶上阁楼,但是当煤烧完时,他总会冻得浑身发抖。更难过的是,她有时穷得连买包煤的钱都没有,因为买了取暖的煤,就没有钱买食物了。在几次因贫血晕倒之后,最后住在法国的姊夫、姊姊,只好把她接回家,好好的「食补」一番。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