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收藏见证历史6-39春秋玉器艺术风格多元化的表现及鉴定要点

收藏见证历史6-39春秋玉器艺术风格多元化的表现及鉴定要点

时间:2019-02-19 14:12:51

相关推荐

收藏见证历史6-39春秋玉器艺术风格多元化的表现及鉴定要点

接上文《收藏见证历史》(6-38)

上两篇文章,我们鉴赏了两个年代接近的春秋秦墓所出玉器遗存,凤翔县南指挥村秦公1号墓和宝鸡市益门村2号墓,其中秦公墓所出大多为典型秦式风格玉器,而益门村所出大多为中原风格玉器,玉器表达内容相似,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尤其一件玉璜,正面中原纹饰,背面秦式风格,提醒我们鉴赏古代艺术品,切不可孤立、割裂看待,相同的文化内涵才是真正的核心,表达方式存异,体现的是地域代表的不同族属认知的时代差异,但仍然是整体文化传承和文化融合的产物,绝非莫名而生,不清楚文化内涵的核心,否定文化传承和融合,不认同不同族属认知的差异,都会影响今人对古代艺术品的理解,对于文化产品的收藏,这是重要的问题。

我们再关注两件很有意思的玉器遗存,分别来自这两个秦墓。

---鸟首形玉带钩,春秋中期偏晚,凤翔县南指挥村秦公1号墓,高2,环直径1.8,厚0.8公分

---鸭首形玉带钩,春秋晚期偏早,宝鸡市益门村2号墓,长6,高1.6公分

这是两只玉带钩,很明显,早期玉带钩的形态是多样的,观察其艺术风格,尽管分属两个不同的主人,其表达则是极其类似的。

鸟形玉带钩,鸟回首状,圆首圆眼,通体无纹饰,器形规整,打磨精细,生动自然;鸭首形玉带钩,短颈向前,圆首圆眼,鸭嘴与体环研磨弧线优美的脊棱,通体无纹饰,同样器形规整,精细打磨,神态生动。

此两件玉器是秦式玉器还是中原玉器?难以做出定论!其艺术风格体现的是一种情趣,其表达内涵正逐步脱离春秋礼器的龙、凤、兽为核心的文化,更加注重纯正的审美和实用性,春秋中原文化的青铜匏(pao)形壶(参看《收藏见证历史》(6-14)),吴越青铜乐器錞于(参看《收藏见证历史》(6-33))等都有异曲同工之效,这事实上体现了春秋文化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在春秋早期就开始出现,黄君孟鼎(参看《收藏见证历史》(6-5))就在体现极简之美、线条之美的独立审美意识。

在这里我们着重谈到了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有一些参与收藏的朋友经常有疑惑,考古未出现的东西就一定是错的吗?注意,真正鉴定历史器物的核心就是文化内涵及其表达的艺术风格,随举一例,商和春秋的玉器,在材料,工痕,沁色、包浆等方面都会有类似,鉴定其年代的核心一定是体现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的方面,同理,鉴定现代仿古工艺品和商代器物的区别,器物表现出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也是重要的鉴定点。所谓考古未出现的东西,并非指两件完全一样的东西,事实上例如高古高规格玉器等,根本难有完全一样的,出现了才值得存疑,鉴定者这样说的意思是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与时代不符的器物,存疑!

谈到这里又牵涉到了另一个问题,博物馆内的样品能体现时代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吗?也就是样品数量够吗?高古时期,玉器、青铜器礼器、高等级陶瓷器、漆器等的制造者是有分工的同一群人,这些器物的拥有者也是同一群的贵族阶层,尽管材质不同,用途有别,但艺术品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的体现是类同的,本文就在用玉器和青铜器的风格谈论整体风格的演变,这是可以互相佐证的内容,其他的就是大量这类出土遗存,包括已经能够确定的传世器物,博物馆内的或者资料可以体现的,可以说,除极个别时期和地区,能体现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的样品是足够的,欠缺的只是我们对知识的掌握!

---蛇首形玉带钩,春秋晚期偏早,宝鸡市益门村2号墓,长2.8,宽2.2,厚1.5公分

这件玉带钩同样出现于宝鸡益门村2号墓,但器形又有不同,正说明了早期玉带钩器型的多样性,而纹饰方面与同墓所出鸭首形玉带钩风格完全不同,是传统中原地区的不减地浮雕龙首纹。

---玉虎形玉佩,春秋晚期偏早,宝鸡市益门村2号墓,产13,宽3.3,厚0.6公分

这件玉虎形佩,无论是器形,还是不减地纹饰图案,都是典型的春秋中原玉器制式。

春秋玉器,总体文化内涵未变,但出现新的更重视纯正的审美和实用性的器物,而传统玉器类型,在艺术表现上,中原地区、楚地、吴越、秦地都出现一定的地区特色,但正因为传统文化内涵的延续,中原地区玉器特点的向心力明显,这和东周朝廷落户洛邑有明确的关联。

未完,待续,下一篇继续鉴赏春秋艺术精品。

随时收看原创历史文化收藏系列文章,请关注作者“存意历史收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