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方壶外史》第八卷未字集

《方壶外史》第八卷未字集

时间:2020-11-14 16:52:02

相关推荐

《方壶外史》第八卷未字集

盛克琦-09-14 10:13

[摘要]《方壶外史》是公开刊板的著作,是为外;《三藏真诠》是“藏之其家”的秘本,是为内。合其内外,二药抟结,大丹成矣!

文/盛克琦

一、《玄肤论》

《玄肤论》是陆西星的论著,“淮海潜虚陆西星长庚著”,成书于隆庆元年(1567年),万历四年(1576年)王郜作《序》,姚更生作《跋》,赵宋作《后序》,并付梓刻板行世。《玄肤论》计二十篇,属丹道通论,系统阐述东派丹法。《玄肤论》序云:“《玄肤论》者,陆生所述也。陆生既闻性命之学于圣师,豁然有契于其衷,乃述所传,为论二十篇,总七千余言,名曰《玄肤》。”同门太华山人姚更生赞为“丹经万帙,尽约《玄肤》数语。”

内丹丹道(资料图)

在《三元论》中将丹道分为天元、地元、人元三元丹法,天元、地元为外丹,人元是内丹,《玄肤论》所论述的重点是人元。“人元者,谓之大丹。大丹者,创鼎于外,炼药于内,取坎填离,盗机逆用之谓也。古者高仙上圣,莫不由之。故了命之学,其切近而精实者,莫要于人元。”“人元之学,创鼎于外,而炼药于内,于是始有内药外药之分”,彼家我家之立。彼家之药物为外药,我家之药物为内药。“自夫情窦一开,而浑沦之体破矣!浑伦之体既破,则凡吾身之所有者,日改月化,动皆落于后天。后天之物,皆属于阴,其法不能以久存,不得不假夫同类之先天者以补之。而同类之先天则太阳乾金也。以阳炼阴,形乃长存。……然又须知彼我之气,同一太极之所分。其中阴阳之精,互藏其宅,有不可以独修者。……造化之理,顺则成人,逆则成丹。神妙自然,不可诬也。炼药于内,而创鼎于外,岂直补吾身之缺而已哉?”

坎离交媾图(资料图)

详细阐述了“玉液炼己”、“金液炼形”,云:“金液炼形者,了命之谓也。玉液炼己者,了性之谓也。……夫炼性者,损之又损,克去己私,务使温润贞纯,与玉比德,则己之内炼熟矣。内炼既熟.然后可以临炉采药,而行一时半刻之功。及夫时至机动,则取坎填离,采铅伏汞。而坎中一画之阳,乃先天乾金也,谓之金液。以之炼形,则体化纯阳,而形骸为之永固,一如金之坚刚而不坏矣。故曰金炼玉炼,性命兼修,而形神俱妙者也。玉炼,则无为之道也;金炼,则有为之术也。自无为而有为,有为之后,而复返于无为,则性命之理得,而圣修之能事毕矣。”

二、《金丹就正篇》

《金丹就正篇》是陆西星的论著,“淮海潜虚陆西星长庚著”,成书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陆西星第一部丹道著作。“甲子嘉平,予乃遁于荒野,览镜悲生,二毛侵鬓,慨勋业之无成,知时日之不待。复感恩师示梦,去彼挂此,遂大感悟,追忆囊曩所授语,十得八九。参以契论经歌,反复紬绎,寐寐之间,性灵豁畅,恍若有得,乃作是篇。”

《金丹就正篇》分为上、中、下三篇,简约讨论丹道修炼中的几个问题。《上篇》论“先天一气,必于同类求之”的原理,云:“予闻之师,金丹之道,必资阴阳相合而成。阴阳者,一男一女也,一离一坎也,一铅一汞也,此大丹之药物也。夫坎之真气谓之铅,离之真精谓之汞。先天之精积于我,先天之气取于彼。何以故?彼,坎也,外阴而内阳,于象为水为月,其于人也为女;我,离也,外阳而内阴,于象为火为日,其于人也为男。故夫男女阴阳之道,顺之而生人,逆之而成丹,其理一焉者也。”

金丹就正篇(资料图)

《中篇》论以“彼”之炁制“我”之精,云:“观夫灵光闪烁,莫可控制,吾身之阳,亦复如是。是以常有奔蹶之患。圣人知其如此,故取坎中真乙之水,以克制之。故夫情炽于中,精逸于外,犹火炎于下,而水沸于釜也。取彼先天真乙之气,伏我奔蹶易逸之精,犹之酌泉于瓮,而救沸于釜也,靡不济矣。”而所以“取坎之法”称之为“天机至閟”。强调“勿失爻动时”,把握“药材老嫩”,“先天之气,轻清未形,乃阳中之阳也。其端甚微,而其妙莫测。故急采于癸生之初,而用之以一符之顷。稍迟则生滓而度于后天,是又阳而反变为阴矣。”

《下篇》专论“炼己”。“金丹之道,炼己为先。己炼则神定,神定则气住,气住则精凝,民安国富,一战而天下定矣。”认为“采药之士,不炼己土,则灵汞易失,而所作无功,反遭困辱矣。”“金丹始终,皆藉于此。故炼药求铅,以己迎之;收火入鼎,以己送之;烹炼沐浴,以己守之;温养脱胎,以己成之。正心诚意,则身修国治而天下平矣。此炼丹之枢要也。”“苟炼己无功,六根未定,人室之顷,大用现前,性动情炽,姹女逃亡,又安能以一符之顷而夺骊龙之珠于颔下哉?”

三、《金丹大旨图》

《金丹大旨图》,题“淮海参学弟子潜虚陆西星述”,成书于1570年。盖因“四方闻道之士,谓某可教,各以师授参互考订,比予所闻,率多枘凿。匪道有异同,户牖自别故也。”陆西星以为“金丹之道,至易至简,有所安排布置,则涉邪伪而非自然。”于是作此《金丹大旨图》,意在撰此“图述,根极化原,直指命术,举纲说约,大义昭然,要在不背于师旨。”《金丹大旨图》是丹道之理的图说,凡八图,前后图示,别具匠心,大宜悉心研究。

周天符火图(资料图)

四、《七破论》

《七破论》,题“淮海潜虚子述”,由七篇论文构成,成书时间当与《金丹大旨图》相同,因其有云:“别为破论,以辟邪宗”,即指此篇。由于“陆子既闻性命之学于圣师”,故而“四方之士,有就陆子而参道者。坐而与之言,不契,往复与之辩。”因此也就有了《七破论》之作,尽破旁门外道之邪法,称“若乃好道之伦,玩索而有得焉,或可尽性命而不惑于多歧之谬乎!”一为破非,破斥他人对还丹之道的责难;二为破伪,斥责各种骗人的旁门小法;三为破执,批评拘泥于丹经只言片语而不识大体;四破邪,斥责各种邪术,称“类皆邪师曲学,以盲引盲,穷年皓首,迄无成功,以至败德祸身,为世嗤笑,大可怜也!”五为破疑,批评对丹经的怀疑态度。六为破愚,批评当时延请术士烧炼外丹的愚昧行为。七为破痴,斥责有志求道却不速修,壮盛之年却溺于爱河。

陆西星像(资料图)

附录:《三藏真诠》

《三藏真诠》,题“方壶公修真墨迹,十六世孙元沼装订”。

本编始嘉靖廿六年丁未(1547年),终隆庆六年壬申(1572年),前后共计二十六年。据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陆西星所作序言云:“爰自丁未之秋,偶以因缘遭际,得与四溟姚君同被师眷,谆谆诲教,多历年所,援毫纪事,要领则书,积有岁时,溢乎简帙。其后遵阳赵君又以姚君遭际,同侍师门,参差岁月,各纪所授,会而观之,条分干共,厥旨不殊,三生之遇,诚希觌哉!星恐世变时移、教湮莫振,爰合二家纪载之书,裒而集之,析为三卷,一曰《法藏》、二曰《华藏》、三曰《论藏》。法言道、华言词、论言论也。各以手翰辑录,藏之其家,比于‘大训’、‘河图’焉!守是书者,其知秘之,《法藏》则师命甚严,永不可示,有盟于天,其盟曰:‘宁售已盗,无示法藏,天鉴在兹,永矢勿忘’。”记述了《三藏真诠》的成书因缘,也反应了陆西星对该书的珍视程度。

阴阳互藏之图(资料图)

《三藏真诠》一直被丹家所珍惜,珍若拱璧,视作枕中鸿宝,不肯轻以示人,是丹家秘本。该书原分《法藏》、《华藏》、《论藏》三部,所谓“法言道、华言词、论言论也”。现今唯有《法藏》流传,分为上下卷。

陈撄宁先生早年阅过数种摘抄本,都不完整,曾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曾在《扬善》刊上公开征寻此书。陈撄宁将所得抄本“互相对勘,虽彼此详略不同,正好补其所缺,校其所误,俾成完璧”,因不喜“‘三藏’之名与佛教相混”,故题名为《法藏总抄》。陈氏极其重视该书,称“人元口诀,书中虽不多见,但所记者皆扼要语,十分露骨,在《方壶外史》各种著述中,皆未见有如此直说者”。因之在抄本中将一些重要内容给予删除,在誊本中又用毛笔反复涂抹。其记云:“原抄乃其家中珍藏本,永不刊版流行,自无妨碍。余今重抄,难保不出现于世,只得将其删节之。同时并将原抄本付丙。潜虚先生在天之灵当能曲谅愚衷,不责我轻妄违其诫律耳。”其慎重之态度跃然纸上矣!

陈撄宁(资料图)

笔者在整理《三藏真诠》的过程中,也有师友劝诫不可轻泄。然思之大道为公,学术无隐,故毅然将方壶公修真墨迹校订整理,与《方壶外史》合集出版。《三藏真诠》是研究陆西星丹法不看缺少的文献,是对《方壶外史》的有效补充。《方壶外史》是公开刊板的著作,是为外;《三藏真诠》是“藏之其家”的秘本,是为内。合其内外,二药抟结,大丹成矣!

(编辑:玄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用未字组词

用未字组词

2019-10-21

带未字旁的字

带未字旁的字

2024-06-19

未字的拼音怎么写

未字的拼音怎么写

2023-01-06

未字的字的组词

未字的字的组词

2018-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