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怀才不遇TOP3之孟浩然

怀才不遇TOP3之孟浩然

时间:2023-01-18 17:44:46

相关推荐

怀才不遇TOP3之孟浩然

诗歌与江湖

唐朝诗坛怀才不遇TOP3

Top.2孟浩然

新诗一首献当朝,

欲望荣华转寂寥。

不是不才明主弃,

从来贵贱命中招。

定场诗一首,照例不是洒家写的。谁写的?这是明朝冯梦龙、凌濛初所编纂的《三言二拍》中、《喻世明言》第十二章众名姬春风吊柳七里的四句诗。写的是谁呢?您猜对了,写的就是孟浩然。在这一章里,开头讲的就是孟浩然的故事:

他是襄阳第一个有名的诗人,流寓东京,宰相张说甚重其才,与之交厚。一日,张说在中书省入直,草应制诗,苦思不就。遣堂吏密请孟浩然到来,商量一联诗句。正尔烹茶细论,忽然唐明皇驾到。孟浩然无处躲避,伏于床后。明皇蚤已瞧见,问张说道:“适才避朕者,何人也?”张说奏道:“此襄阳诗人孟浩然,臣之故友。偶然来此,因布衣,不敢唐突圣驾。”明皇道:“朕亦素闻此人之名,愿一见之。”孟浩然只得出来,拜伏于地,口称:“死罪。”明皇道:“闻卿善诗,可将生平得意一首,诵与朕听?”孟浩然就诵了《北阙休上诗》这一首。明皇道:“卿非不才之流,朕亦未为明主;然卿自不来见朕,朕未尝弃卿也。”当下龙颜不悦,起驾去了。次日,张说入朝,见帝谢罪,因力荐浩然之才,可充馆职。明皇道:“前朕闻孟浩然有‘流星澹河汉,疏雨滴梧桐’之句,何其清新!又闻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之句,何其雄壮!昨在朕前,偏述枯槁之辞,又且中怀怨望,非用世之器也。宜听归南山,以成其志!”由是终身不用,至今人称为孟山人。

这一段,基本上就把孟浩然因为一首诗腻歪了唐玄宗、从而被放归南山,怀才不遇的故事讲完了。那么,这故事到底是真的假的呢?孟浩然给玄宗朗诵的这首《北阙休上诗》到底写的什么呢?玄宗又为什么生气呢?我们先按下不表,先来看看孟浩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昨天我们说了,天下一等一的超级大诗人李白,在唐朝诗坛怀才不遇排行榜排名第三。今天说的孟浩然呢,排名第二。巧合的是,这俩人啊,是哥们儿,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是大哥。中国自古就有先贤说过:英雄访好汉,驴粪球儿子找屎蛋。小弟李白都这么嘚瑟,你说孟大哥会咋样呢?这一点可以通过李白写给孟大哥的诗中,略知一二。来看第一首《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看,这是一个怎样的孟浩然呢?喝酒、赏花、藐视权贵、隐居山林。皇帝?皇帝是谁?我剃头的摔推子——不伺候!这样的主儿要是能施展才华那才怪呢!再看《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孟浩然》,这个太长,看最后四句吧:

壮夫或未达,十步九太行。与君拂衣去,万里同翱翔。

你看,很难说李白恃才放旷、牛皮闪闪这个劲儿没受孟浩然的影响。诗如其人,我们再来看几首老孟的诗,也就对他大概有个了解了。先看《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大师级的作品,穿越千年而恍如昨日,语言简洁而清新高远。其实,孟浩然如果不是天天想着去长安、当大官的话,诗写得那真是一等一的水平高。但问题是,他经常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所以在诗作中也就很多流露。来看一首《望洞庭湖寄张丞相》,写给当时的宰相张九龄的: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写得比较隐晦,我简单说一下是咋回事啊。八月湖水涨得汹,水天一色看不清。云梦泽里雾茫茫,波涛汹涌动岳阳。我想渡河却没船啊,闲在家里是那么地给皇帝丢脸!看着那些钓鱼的人,我也只有羡慕他们的份儿!

这首诗啊,看着隐隐有不平之气,有怨气!自己满怀一腔热血,却没有人能举荐他、给他机会;空有一身本领,却是报国无门、不能建功立业!这确实是个郁闷的事儿。在孟浩然传世的二百多首诗中,这样的诗为数不少。那么孟浩然为什么会如此不得志呢?我们看看《新唐书.孟浩然传》的记载: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

襄阳人孟浩然,少年时有节操、讲义气,喜欢抱打不平之事、乐于救人于为危难之间。后来在鹿门山隐居,一直到四十岁时,才到长安游历。这一段是总结了他四十岁前的经历。这里有一个问题,孟浩然四十岁之前隐居的目的是什么?难道真的是闭关修炼、寄情山水、不问世事吗?我看未必。《唐才子传》里,同样有这样的记载,但有一点区别:

浩然,襄阳人。少好节义,诗工五言。隐鹿门山,即汉庞公栖隐处也。

孟浩然五言诗写的最好,这个靠谱。他在鹿门山隐居的地方,就是当初汉朝是庞公隐居的地方。这就有深意了,庞公是哪个?根据晋朝皇甫谧《高士传》里记载,这位庞公也是襄阳人,曾经在鹿门山隐居。后来刘表知道了有这么为大贤位在此,特来请他出山,庞公却拒绝了刘表的要求。你看,隐士是中国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个群体。我一直认为,在中国先秦两汉南北朝乃至汉唐年间,要想做官,除了科举、举荐等正统的路子之外,还有两个办法,就是造反和隐居。拿隐居来讲,历史上可有相当一批这样的例子。东晋名士谢安,先隐居后当官,官至东晋大司马;诸葛孔明,隐居于隆中,后被刘备三顾而出,官至蜀国宰相。孟浩然的隐居,我觉得也并不是真正的隐居,待价而沽而已。如若不然,为啥四十岁之后,开始进军长安呢?还不是因为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吗!

说到这里呢,就要回到我们开头讲的那个故事啦。故事里说孟浩然好不容易见到皇上,谁成想一首诗把皇帝老儿给腻歪着了。那位问了,这不是故事吗?历史上还真有这事儿吗?还真有,在《新唐书.孟浩然传》里,就记载了这一事件:

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孟浩然此次进军长安,是来参加科举考试的,但不幸的是,他落榜了。落榜之后呢,就留在长安,和当时的名人像王维啊、张说啊、张九龄等盘桓了一段时间。这期间,孟浩然曾经在太学里赋诗,他的诗句令在座的文人服服帖帖,没人敢嘚瑟,当时张九龄、王维都很推崇他(根据《唐才子传》记载,这句诗是“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这天,王维邀请孟浩然到翰林院里面聊天,谁成想这时候唐玄宗突然来了,孟浩然没处躲没处藏的,不得已钻入床下猫了起来。玄宗很纳闷啊,什么人啊这是?跟头轱辘地藏起来那个?王维只好说是孟浩然,玄宗很高兴,说道:我早就听说过这个人,却没见过。害怕啥啊?我又不会吃了你,快出来吧!孟浩然被叫了出来,玄宗问他:有没有啥作品啊,给我朗诵一首。孟浩然跪在地上,朗诵了一首诗。当念到“不才明主弃”这一句时,玄宗说道:你不曾来找我求官,我又何曾放弃过你呢?你这样说,不是诬陷我吗?于是,将其放还南山。

历史中的记载和《三言二拍》里的出入不大,只是里面的张说换成了王维。其实这个故事流传得非常广泛,除了男三号和地点经常发生变化外,情节大体一致。我们再看一个写的比较细致的,《唐摭言.卷十一》:

一旦,召之商较《风》、《雅》,忽遇上幸维所,浩然错愕伏床下,维不敢隐,因之奏闻。上欣然曰:“朕素闻其人。”因得诏见。上曰:“卿将得诗来耶!”浩然奏曰:“臣偶不赍所业。”上即命吟。浩然奉诏,拜舞念诗曰:“此阙休上书,南山归卧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上闻之怃然曰:“朕未曾弃人,自是卿不求进,奈何反有此作!”因命放归南山。终身不仕。

这段记载里,王维给玄宗念的诗写了四句,比《新唐书》里记载的多了三句。就是这首诗,腻歪到了唐玄宗,导致孟浩然刚刚出潜离隐,便不得不再次回到鹿门山。这首诗是啥呢?叫做《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北阙就是北门,代指皇宫。因为不能向皇宫里奉上我写的诗文,所以只能回到南山我的破屋。因为才学不显,所以被圣明的君主抛弃;因为体弱多病,所以被好朋友疏远。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啊,转眼我就要老啦。但是心里的理想尚未熄灭,在空虚、寂寥的夜晚里,我愁得一宿一宿的睡不着啊!

这诗啊,甭说唐玄宗听了腻歪,就算我是皇帝,我也腻歪。你自己不上劲,搞什么隐居玩儿,谁知道你是哪个啊?你早干啥去了?咋不找我啊?当皇帝的当然这么想啊!但对于孟浩然来讲,见到皇帝一回,恐怕比登山还难。好不容易见到了、可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才学了,谁成想,还一不小心玩儿砸了!这叫啥?关键时候掉链子啊!你要是朗诵一遍《宿建德江》,没准也就成了翰林供奉了!

对于孟浩然来讲,名落孙山是个打击,好不容易见到唐玄宗,又因为背错了诗而被放归。此时孟浩然的出仕为官之路,基本就算是个死胡同了,他真的成了一个真正的隐士了。越想越生气,越觉得没希望。于是写了首诗,寄给了远在襄阳的老朋友,叫做《秦中寄远上人》: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前两句用了两个非常复杂的典故,孟浩然有点故弄玄虚的意思,我也懒得解释,您就知道这“一丘”是指归隐山林,“三径”是指归隐后的田园,就可以啦。诗意是这样的:我常常想着还是归隐山林吧,可以归隐之后,连吃喝都成了大问题。在这帝都长安,终不能施展我的才能、完成我的夙愿,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您,远在襄阳东林禅寺的我的师父远上人。钱已花完,年纪已老,天气一天凉似一天,知了猴的叫声,听得心里难受。看见没,这首诗一写,孟浩然的理想之火基本上就被扑灭了,这个人也就完了。以后只能写写诗、喝喝酒、嫖嫖妓了,大事儿嘛,算是干不成了。

孟浩然在离开长安之前,还写了首诗给他的知己王维,叫做《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这首诗写的简单,一个典故没用,一个高级形容词都没有,直抒胸臆。唉,在长安的日子,真是没劲啊,一点收获都没有。我打算隐居去了,只是还不忍与你分别。当今世上,谁还能帮助我、举荐我呢?知音难觅啊!看来我还是应该回到南山去、坚守这寂寞的生活,这也许就是命啊!

至此,唐朝诗坛怀才不遇第二名孟浩然的故事,就讲完了。其实他有一些诗,我还是比较喜欢的。但是对于他这个人、对于他关键时候掉链子的事儿,心里充满了鄙视;对于他见过玄宗之后,自我放逐的心路历程,心里充满了不耻。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当官又怎样?只要心里充满了勇气,我是怎样的活法儿和这个世界又有什么关系呢?再假设一把,就算你当了官,又能怎样?晚唐诗人温庭筠有一首七绝,正是表达了对一位隐士出隐求官之路的担心。它也许可以穿越时空,安慰一下孟浩然那颗孤寂的心灵。看温八叉的《赠郑徵君家匡山首春与丞相赞皇公游止》:

一抛兰棹逐燕鸿,曾向江湖识谢公。每到朱门还怅望,故山多在画屏中。

今天就到这里啦,明天继续讲唐朝诗坛怀才不遇Top3的第一名,晚唐诗人张祜,这人可牛啊,明天想着看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