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我的南极故事16》- 内陆冰盖队出发前准备工作 南极中山站

《我的南极故事16》- 内陆冰盖队出发前准备工作 南极中山站

时间:2019-07-30 15:02:41

相关推荐

《我的南极故事16》- 内陆冰盖队出发前准备工作 南极中山站

"海冰卸货"结束以后,我们17名内陆队员把行李从雪龙号搬到了中山站。内陆队员需要“搬家”的次数很多,出发以后我们还要搬到内陆舱;任务完成后再反过来倒一次,非常繁琐,不过好在行李不多。

每个人一般也就两个大包,里面装的大部分是考察队发的制服。个人只需要再多准备几套内衣内裤,因为离开中山站以后我们有两个来月不能洗澡,更不可能洗衣服。其他吃的用的都不需要自己另外准备。

和长城站一样,中山站前面也有一块刻着站名的南极石,上面大写着“中山石”。

△我和老崔在“中山石”前面的合影

旁边有一座路标,上面用箭头标着到每一座城市的距离。这是南极科考站的一个传统,竖立在这个远离故土家乡的荒漠之地,以解队员们的思乡之情。

中山站外面最抢眼的就是这一排画着京剧脸谱的油罐,它们是站上的一道特色风景。据说是由第18次队的薛冠超在越冬的时候手绘上去的,非常有创意,后来就保留下来了。

中山站坐落在沿海一片比较平坦的沙地上,站区前面一年四季都有冰山,形状各异,非常漂亮。

由于需要保暖,窗户都做得比较小,因此室内光线比较暗。餐厅边上的小会议室里摆着一座“孙中山”先生的小雕像,中山站的站名就是源自于他。

房子内墙上挂着每一次越冬队员的集体照,很有纪念意义。大部分队员都是只参加了一次越冬,所以没有机会再回来看自己的照片。

中山站比长城站建的晚,是第五次南极科考队建的。开站时间是1989年2月26日,比长城站年轻5岁。

当时建站最大的难度就是船的问题。那时我们国家还没有雪龙船,用的是第4代极地科考船,叫“极地号”。

第1、2代极地科考船是首次队建长城站用的“向阳红10号”和“J121”海军打捞船。第3代是第二次南极科考队使用的“海洋4号”。这三条船都是普通的轮船,不适合在有海冰的海域航行。

“极地号“原系芬兰劳马船厂1971年建造的一艘具有 1A级抗冰能力的货船,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于1985年购进后,投资750万元改装成了南极科学考察运输船。

1988年年底,“极地号”载着第5次中国南极科考队首次来到东南极,准备在这里建站,然而却遭遇了一次非常严重的险情,差一点船毁人亡。

先是还在南极外围冰区航行的时候,船头被海里的坚冰撞出了一个直径约30厘米的洞。好在洞所在的位置是一个密封舱,海水进不到其他舱室,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然后是当船到了陆缘冰的前沿,没办法进去,因为她毕竟不是破冰船。在等待的时候,遭遇了一次严重的冰崩。夹带着大大小小冰块的海浪排山倒海地向“极地号”扑来,幸好一座比较大的冰山在眼看就要碰上的时候停下来了,否则非把船压翻或者挤坏不可。这些我当然都是听老队友们说的,那时我还没有加入到南极科考队来。

中山站建成以后,每年都有人在这里越冬。迎接我们的是上一次队的18名越冬队员。他们是去年的这个时候,和我们一样乘着雪龙号来的,在这里已经有一整年了。中山站的新队员来了以后,老队员的越冬任务就算完成了,但他们还要再等半年才能回家。也就是要等我们新来的队员完成度夏工作任务以后,雪龙号准备返航了,才能把大家一起带回国。

我们内陆队员晚上住在中山站,白天开车去“内陆队出发基地”干活。内陆队出发基地是距离中山站大约6公里的冰盖。这是离中山站最近的一处冰盖,我们把所有物质在这里集结、装上雪橇,然后雪地车拉着雪橇从这里出发。

我们用拖车把之前通过“海冰卸货”运到中山站的物质运到这里来。中间要经过一个叫“进步2站”的俄罗斯科考站,翻过一个很陡的“大坡”,到达“进步1站”,绕过“鹰嘴岩”,再上一个大雪坡,才到内陆队出发基地。它是一处比较平坦的冰川,和整个南极冰盖连在一起。

△内陆队出发基地

”进步1站“是第33次前苏联南极科考队于1988年4月份在这里建的站,1989年2月挪到了现在“进步2站”的位置。“进步2站”是俄罗斯内陆”东方站“的主要物资供应站,就像我国的”中山站“和”昆仑站“的关系。10月4日,“进步2”站发生过一场大火,造成1死2重伤的惨剧。

△俄罗斯进步2站

从中山站到进步1站之间的这段路基本都是沙子石头地,不能用雪橇拖运。所以从中山站运输物资到内陆队出发基地需要用履带式拖车。这段路最危险的地方就是“大坡”,因为实在太陡了,考察队经常在这里出现事故。

△这就是“大坡”,这是空车在上坡,下坡的时候更可怕!

有一次,我和老崔(崔鹏惠,机械师)开着新买的卡特彼勒雪地车,拉着拖车下那个“大坡”的时候,车子本来是很慢很慢地往前下的,但是突然就开始加速往下冲。我们俩人当时吓的魂都没了,因为坡对面是一座石头山,下了坡拐过弯才有路。好在老崔反应很快,想到了可能是袖子刮到了油门(这个车的油门是用手指拨动的,位置正好在右手边),马上调低了速度,才救了我俩的命。这次真的是好险,车停下来的时候离对面的山已经不到1米的距离了,眼看着就要碰上了。

所以科考队在南极工作真的是处处险象环生。奇特的地理环境,变幻莫测的天气,再加上对很多队员来说,是第一次来南极,什么都得从零开始适应。此外,我们用的设备很多都是新的,有些时候人还没反应过来,事故就已经发生了。

我们这次能够化险为夷多亏了老崔,他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南人”,这回是他第3次参加内陆队了。老崔原是青海工程机械厂的机械师,他和南极结缘是由于中山站用了他们厂生产的推土机。他的技术过硬、为人实在,又是考察队里出了名的老好人,所以大家都很乐意和他一块干活。

我们还有一部分物质需要从雪龙船用直升机吊运过来,主要是油桶和一些比较零碎的东西。

△卡32直升机

内陆队用的燃油是一种航空煤油,这是飞机用油。航空煤油比普通柴油的凝固点更低,更适合在寒冷的南极内陆使用。

所有物资到了内陆队出发基地以后,我们把它们按照轻重比例搭配,装上雪橇,保证每个雪橇重量不超过15吨。装得太重,超过雪橇的负载能力以后,雪橇承受不了容易损坏。

△卡特彼勒雪地车

共175吨重的物资,满满当当装了13个雪橇。最后把这13个雪橇串成5组,分别分配给5台雪地车,每个车头拉一组。

△ PB300型雪地车

这5台雪地车,有4辆是新车。一台老的雪地车叫“PB240“型,德国产的,是从首次内陆队一直用下来的。大家在滑雪场里面经常能看到这种类似的车。

两辆新的“PB300”型雪地车是“PB240“的升级款,动力更大。还有两辆新车是美国产的卡特彼勒车,在澳大利亚经过改装,现在也被很多国家用在南极内陆。我们这次队是第一次使用卡特彼勒车,需要边用边了解它。

经过6天紧张的准备工作,我们全部准备就绪。12月22日早上10点,考察队给我们举行了一个简单但庄严的出发仪式。仪式中,有一个环节是喝“壮行酒”:每人倒上一碗白酒,喝了上路!这酒可是真酒啊,不是演戏用的白开水。扔下碗,跳上车的那一刻,我的眼泪不自觉就刷刷地下来了。

壮行酒起源于战国末年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一般用于执行危险任务之前,意为置生死于度外,不成功便成仁。

△全体17名内陆队员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不知道前方是什么,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南极内陆冰盖会用什么来迎接我们这17个人?天气和冰川都变幻莫测,每往前走一步,就离我们熟悉的人和物越来越远。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资,包括雪地车用的燃油,都在这13个雪橇上,要保证在物资消耗完之前走出南极冰盖,再回到中山站。

否则,一旦出了问题,短时间内没有人可以来帮助我们。因为中山站的直升机最远只能飞500公里,澳洲的戴维斯站和美国的极点站是离我们最近的,有时候有可以远距离飞行的固定翼飞机的两个科考站。但是他们要飞到我们此次去的“冰穹A“地区,也要是正好天气状况好,地面雪地平坦才行。而且这种非计划内的内陆飞行,对前来救援的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我们心里都清楚,只要一离开中山站,有些事情就已经不是我们自己所能掌控的了,老天爷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我们的命运。

雪地车拉着雪橇,一组接一组的启动,排成一条长龙。前方是无尽的白色荒漠....

... 未完待续 ...

都是真实故事,涉及到队友照片和名字的地方,如有介意,请务必联系我,我会尽快删除,感谢队友的支持!

作者:曹建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