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古村落游之二十:西湾村

古村落游之二十:西湾村

时间:2023-05-18 11:15:00

相关推荐

古村落游之二十:西湾村

西湾村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

西湾村位于临县碛口镇东北两公里处,背靠眼眼山,左邻湫水河,右邻卧虎山(黑龙峁),依山傍水,避风向阳。因处于侯台镇西侧的山湾里,故称“西湾村”。西湾村,我是第二次来,在去年的正月初四就和孝义、河南的网友来过,不过印象并不深。这次浏览就有了新的收获。

正月十四,天空晴朗,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下午3点多便到了西湾村西的湫水河桥头,但被警察拦住了,车辆可以到碛口,但不允许到西湾。几辆车的游人百思不解,上前询问,原来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在西湾村闹元宵。为了安全,只许行人步行进入,不许车辆进入。考虑到车辆没地方放,也不想步行去,便先到其它景点浏览。日将落山之时,我们返回进入了西湾村。

此时的西湾村已经没有闹元宵的人,也很少见到几个游人。村前的广场上彩旗仍在飘飘,气球高高悬挂,地上彩色纸屑满地,工作人员正在清扫。我们抓紧时间进入民居。

在西湾村东南角的一处院落,外墙刷得通白,上面顶天立地的题写着西湾村的村名,落款是罗哲文,一位守望民间的著名学者。

西湾村是随着碛口镇水陆码头一并崛起的。西湾村的历史大致可追溯到明朝。据西湾家谱记载:始祖陈先谟,字师范,于明朝末年从方山县岱坡村迁于西湾。当时西湾北有侯台、南有碛口,皆为经商好地方,陈先谟选此好地形开始创业兴基。初时,陈家并无窑洞居住,仅有毛庵草舍,后随生意越做越大,特别是第四代“三”字辈时出一俊杰陈三锡,是碛口商贸举足轻重的人物,经商发达后,大兴土木,建设豪宅,陈家大院渐有雏形,后经陈氏后裔十一世共200余年的修缮与扩建,才成今日所见豪宅大院。但随着铁路、公路的发展,碛口水运日益没落,雄峙一方的西湾陈家随之黯然。

西湾民居建筑风格特别,选址依据传统阴阳风水说“背山面水、左青龙右白虎”和《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原则付诸实施,背山面水,避风向阳,易地排洪,占据了上乘风水,且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体现了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村落之主体部分位于两座石山之间,中为30度斜坡,民居建筑群坐落于其上,层层叠置,空间和平面布局丰富多彩,最高处可达六层。整个村落中的民居宅院长约250米,宽约120米,占地3万多平方米,以体现金、木、水、火、土的5条石砌街巷将40余座宅院连为一体,周以高墙围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城堡式封闭空间,仅在南向留大门三座,寓意天、地、人,当是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建筑体现。

西湾村现存有30多院传统院落,5条南北向的竖巷,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相互交通。整个建筑群内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贯通,有很强的防御性。巷子地面为石砌,两侧为石砌墙基。西湾民居以三合院、四合院为主要建筑形式,其中三合院居多。西湾村依山而建,和山地、自然完美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是人居环境的杰出典范。

西湾民居的风格,每一层的屋顶是上一层的院子,每一院落都有小门相通,院院相连,巷巷相通,走进一院即可遍串全村。院子一层是伙计们的住处,院子很小,院子外面宽阔的地方原来是花园。二层院内正房为长辈住的地方,也是建筑群中最好的地段,两边厢房为卷棚式,是小辈人的住处;为家族管理的便利,二层正房窑上有一座木结构的砖瓦房,叫议事厅,据说起先是祝寿用的,以后凡家族重大事情都聚在此厅商议讨论,议事厅内中间有大的长条案,即办公桌,两侧做有火炕,每逢家族议事,人们便坐在火炕上,冬天暖和,夏天凉爽。如有婚庆、寿诞等大事,客人多,每个炕上还可以容十多个人睡卧。议事厅瓦檐、木檐、墙角等的雕刻十分的形象生动。厅外有矮墙,视野十分开阔,一直能望到陈家祖坟。三层是望月楼,两面坡式,是长辈望月、品茶、休闲的地方,从二层到三层,大家可以留心数数您走的台阶,你会发现是“3、6、9”,意喻“遍地走”。四层是绣楼了,有“石鼓女儿墙”这样明显的标志,绣楼占地面积很小,没有正房,东房是陈家小姐居住的地方,西房是丫鬟的房子,到晚上,另设有门出入,小姐一般不允许下楼,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歧视。

从水巷出来,沿路可见堡墙遗址,贞洁牌坊遗址,恩进士院,思孝堂到陈家祠堂。祠堂是清晚期建筑,规模不大,却比较完整,祠堂里供奉着陈家历代祖宗的牌位。大门上有一付书写流畅且很工整的对联,上联“俎豆一堂昭祖德”,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下联“箕裘千载振家声”,箕和裘都是指继承先人的事业;横批"承先启后"最后点题。

悠悠岁月中,筑室建房是人类不息的文明追求。观赏西湾村石山、石路、石墙,还有石筑的房子,走在石头的街巷里,忽儿弯转曲行,忽儿拾阶而上,忽儿又穿街过洞。举头望去,高耸的府第门额,厚重的“进士第”牌匾,粗犷的箍窑大院,雕镂的轩廊厅阁,时时显露出明清时期晋商的骄傲和富裕。而西湾村也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信息,通过凝固的建筑,传承给了后世人,留住从前黄河古渡那难以忘怀的繁荣与萧条。

也许是刚则闹过元宵的缘故,村里打扫得很干净,每一条巷子,每家院子都是干干净净的,古老的建筑、洁净的地面和火红的对联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图。家家户户的门槛都放着红纸缠绕的秸杆和黑炭,据说,这是一种民俗,是为了避邪的。西湾村有老祖宗留下的“历史文化名村”的建筑,但也有与“历史文化名村”不和谐的方面。村中养了许多狗,三五成群地在街巷上跑着,见了游人咬个不停,就是在居民家院子里咬人,主人都不会出来阻拦一下,似乎与他们没有关系,对待游人很冷漠。再就是村民随意向游人要卫生费、上楼费,也没有正规手续。依靠旅游发展经济,无可厚匪,但应该规范操作,给游人一个明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