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甘肃挖出一支汉代硬笔 距今2000余年:西方现代钢笔起源于中国?

甘肃挖出一支汉代硬笔 距今2000余年:西方现代钢笔起源于中国?

时间:2018-12-12 04:00:48

相关推荐

甘肃挖出一支汉代硬笔 距今2000余年:西方现代钢笔起源于中国?

1972年,在甘肃武威汉朝的张义堡(又称张掖堡,汉武帝时设置)遗址中,考古专家挖出一件奇怪的文物,因为这是一件双瓣合尖竹管笔(见下图),距今有2000余年。

小竹管有15厘米多长,粗细和小拇指差不多。从形制上看,这支笔是用木质材料精工削磨,有锋利的笔尖和马耳形笔舌。更让人惊讶的是,这支笔的笔舌正中都有一条缝隙,呈双瓣合尖状,与今日钢笔笔舌有异曲同工之妙。

显然,考古挖出的是一支汉代硬笔。在我们印象中,中国古人一直使用毛笔,硬笔是近代才从欧美传入中国,因此这一考古发现在颠覆传统认知之余,却又令人非常不解:难道早在2000余年前,中国人就已经使用硬笔了?而且,这支汉代硬笔与现代西方钢笔极为相似,形制和功能离现代钢笔只差一步之遥,难道西方现代钢笔起源于汉朝硬笔?

谈及中国古代书法,我们只会认为毛笔书法,绝不会与硬笔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通常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硬笔书法”。那么,张义堡遗址出土的这一支硬笔,究竟是昙花一现的偶然现象,还是西方传来的舶来品?

对于这两个问题,考古发现证实:汉唐时期中国大规模使用过硬笔,而且与西方硬笔无关。

一,从出土文物来看,与西方没有关系,因为同时期西方没有这一形状、这么成熟的硬笔,可以确定是中国人原创硬笔。

二,上世纪,在中国西部地区,西方探险家和中国考古专家发现过10多枚由竹管、芦苇管、竹批、红柳等材料削制的硬笔,显示出硬笔的大规模应用,绝非偶然使用。

1906年,英国探险家在新疆米兰遗址发现芦苇管笔,与张义堡硬笔极为相似。1991年,在敦煌汉代高望燧遗址中,发现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竹锥笔,时间已有近两千年。类似发现层出不穷,证明硬笔曾被大规模应用。

而且,考古发现的硬笔文字遗存证实了这一点:唐朝敦煌文书,专家们整理出了2万多页的硬笔写本(见上下图),与钢笔字迹如出一辙,不仅如此,后来还发现了大量西夏硬笔文书等。

其实,史书记载也佐证了考古发现,证明中国早有硬笔,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

宋朝马永卿 《嬾真子》卷一:古笔多以竹,如今木匠所用木斗竹笔,故字从竹;又或以毛,但能染墨成字,即谓之笔。

马永卿记载的是“竹笔”,既能制成硬笔,也能制成毛笔,证实中国人早有硬笔,毛笔不是唯一书写工具。

更为重要的是,为何“古笔多以竹”?原因很简单:具有吸水性强,便于储存墨汁,书写流畅的特点。芦苇管、竹批、红柳等材料,也具有这一特点,只是整体不如竹子罢了。

另外,学者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竹简发现,很多就是硬笔书写,只是当时的硬笔,或许没有汉代这么成熟罢了。显然,中国硬笔由来已久,至少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硬笔。(商朝甲骨文、周朝金文,属于刻画书写,与硬笔书写有所不同)

既然中国古有硬笔,这就带来了两个问题:一为何汉朝之后局限于西北地区(考古发现的硬笔,几乎都在西北地区),二为何后世绝迹?

之所以局限于西部地区,与当时西部环境有关,即与中原联络不便,无论纸张还是毛笔,从中原运输到此地都极为困难,本地环境恶劣又难以造纸、造笔,而且使用毛笔的话,墨汁与纸张消耗太快,于是成本更低、制作简单、使用便利的硬笔应运而生。

至于为何后世绝迹,这与纸张有关,因为当时纸张表面密度不够,使用硬笔书写容易划破纸张,或许还有文人习惯毛笔书法审美等有关,最终毛笔彻底取代硬笔。久而久之,以至后世不知中国有硬笔这一回事了。

众所周知,锦帛也是一种载体,纸张不易硬笔书写,为何不在锦帛上使用硬笔?其实很简单,硬笔在锦帛上书写难度更大,而且锦帛成本太高,更不利于推广。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专家最新研究表明,中国古代硬笔与近现代钢笔存有渊源关系,虽然二者关系究竟如何,目前还难完全梳理清楚,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但从笔舌形制和原理的共同性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硬笔与近现代西方钢笔关系密切,有可能是它的“远祖”。

换言之,从目前考古发现来看,西方近代钢笔可能源于中国汉朝,即中国古代硬笔顺着丝绸之路,从中国西部传到中亚,最终传到欧洲,进而形成了近代钢笔。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