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南阳市卧龙区青华康庄南大院记

南阳市卧龙区青华康庄南大院记

时间:2022-03-20 17:23:40

相关推荐

南阳市卧龙区青华康庄南大院记

青华康庄,位于现在的南阳市卧龙区西部。在解放前,康庄村里的康姓人主要居住在南院、老西院和后北院。其中,居住在南大院的三门最为富裕。南大院因此也充满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青华康庄始祖从清初搬迁而来。当时,中原大地刚刚饱受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双重磨难。移民们,开始在人烟稀少的荒芜之地耕耘,发展生产。通过几代人的辛勤劳作,土地渐渐恢复了生机,社会经济也逐渐繁荣起来。但作为“面朝黄土背朝天”依附传统经济的农民,要想超越别人,成为富据一方的大户人家,没有一定的积累和机遇,是很难实现的。

光绪康氏族人立碑撰文,记录了青华康庄时代繁衍情况。残存的碑文直至记录到九世以后,大约200多年的历史。这时康庄的族人有的已经比较富足。据康天经老人讲,他的曾祖父叫康文庆,是个“阴阳仙”,因为看“风水”而远近出名。凭借这种“天才”和能力,积累不少财富。康文庆有四个儿子,老大康清彰,老二康清洁,老三康清琴,老四康清辉。他们分别在青华、穰东和彭营经营布匹、盐业和其它生意。

从南大院的内部情况可以看出当时他们经营相当成功。

南大院房屋上百间。进门有影壁,人们进出宅门时,迎面看到的是雕饰精美的墙面和镶嵌在上面的吉辞颂语。

内宅是由北房、东西厢房和附属四面建筑围合起来的院落。正房,给老一代的老爷、老奶居住。堂屋,北房三间仅中间一间向外开门,两侧两间仅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侧多做卧室。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厢房也是一明两暗,正中一间为起居室,两侧为卧室。偏南侧一间用做厨房。还有随处可见的>“福、禄、寿、喜”刻字、图案,象征着美好平安等,既表明了康氏家族的精神追求,同时,也说明当时康家的阔绰与排场。

院内的冬青树有三个人合抱那么粗,解放后才被放掉。

经商给康庄南院家族带来了发财致富的机遇。当时有马车6辆,耕牛8套,为了生意和耕地雇了10多个长工。田地达到近千亩。这种财富的积累不仅和康庄族人勤劳能干分不开,也和康庄所处的地理位置好有关。

青华、穰东和白牛自古就是交通要到,汴邓路穿越青华古镇。自元朝忽必烈南征襄城和樊城,这里交通位置就更加重要。这里既是驿道,又是官道。既是驿站,又是驿铺。明朝就有了青华营,在清朝已经形成青华镇。商贾云集,汇集日用百货。在清末,随着中国门户被打开,洋货进来的同时,带来的另一方面是市场的繁荣。看准了商机,只要有了资本,在这方圆经营就会发家致富。

富裕后的南大院康氏族人,更加注重造福康庄族人。他们开办私塾,免费让本村的孩子读书识字,在兵荒马乱年代,还积极维护乡邻利益。在教育后代方面,南大院非常注重孩子读书识字的重要性。11世至13世当中,南大院外出读书成就一番事业就有10多位。有的已经退休,有的仍工作在重要是岗位。康天经本人书法造诣颇深,他的叔伯兄弟康天钊是老河大毕业生。后辈子侄,大多是大学毕业。有的成为博士生导师和国家某些学术方面的顶级专家。

南大院的发展变化是乡村许多勤劳朴实劳动者的缩影,也记录了康氏族人,世代勤谨做人、耕读持家的传统美德。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