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建安风骨主要指什么?请用曹操的诗歌说明~拜托各位啦!

建安风骨主要指什么?请用曹操的诗歌说明~拜托各位啦!

时间:2019-01-14 12:08:19

相关推荐

建安风骨主要指什么?请用曹操的诗歌说明~拜托各位啦!

问题补充:

建安风骨主要指什么?请用曹操的诗歌说明~拜托各位啦!

答案:

一 毫无疑问,建安风骨已经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文学史命题,它大致是指建安文学(特别是五言诗)所具有的鲜明爽朗、刚健有力的文风.(1)虽然有学者指出今人与古人所讲建安风骨大有不同,(2)但刘勰《文心雕龙》既专论风骨,似乎更有理由享有对风骨的解释权.奇怪的是,《文心雕龙》非但未许建安文学以风骨之名,相反在刘勰的一些批评话语中,建安文学风貌似乎更应被视为风骨的反面:

《明诗》篇云: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趋;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及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浅.(3)

案: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云:若其述欢宴,愍乱离,敦友朋,笃匹偶,虽篇题杂沓,而同以苏、李诗为源,文采缤纷,而不能离闾里歌谣之质,固其称景物则不尚雕镂,叙胸情则唯求诚恳,而又缘以雅词,振其美响,斯所以兼笼前美,作范后来者也.(4)我观《文心》效春秋一字褒贬,遣辞极精.腾踊、争趋、怜、狎、述、叙、任气、使才,绝非褒词,且前已云古诗乃五言之冠冕,亦不得云建安兼笼前美,作范后世.刘勰论诗曰:诗者,持也,持人性情.建安诸子之任气、使才,显然不合诗之古意,故此段应有微讥建安之意.

《乐府》篇云:至于魏氏三祖,气爽才丽,宰割辞调,音靡节平.……志不出于〔淫〕滔荡,词不离于哀思;虽三调之正声,实韶夏之郑曲也.

案: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本译气爽句云:他们的气质高朗,才华美妙,用古题乐府写时事,音节也美妙而和平(5).显然不合彦和原意.宰割辞调,范注云:《宋书乐志》三:《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本一部.魏明帝分为二.彦和所讥宰割辞调,或即指此.这里显然有批评他们擅改古乐体制之意.又注云彦和云三祖所为郑曲者,盖讥其辞之不雅耳.(6)周振甫注音靡节平为:音律浮靡,节奏平庸.(7)范、周注解甚确.

《通变》篇云:魏之〔策〕篇制,顾慕汉风,晋之辞章,瞻望魏采.……商周丽而雅,楚汉侈而艳,魏晋浅而绮,宋初讹而新.

不可否认,《文心雕龙》亦有多处褒赞三曹、七子,但大多是偏重才气的、个别的评价,少有对建安文学整体的认同.或谓《时序》篇中所云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一段为建安风骨之注脚.我以为这不过重复《明诗》篇的评价,殊不合与刘勰风骨之意.

二 刘勰所谓风骨,歧说纷纭.学界大致有五种意见:?

第一种看法,认为风即文意,骨即文辞.以黄侃先生为代表.(8)

第二种看法,认为风骨是概括艺术风格的概念.风骨篇是风格专论,专门论述风清骨峻这种风格特点.(9)

第三种看法认为,认为风骨是对一种美学标准,它的具体内容是传神、自然等等.(10)?

第四种看法,认为风骨是对作品提出的一种美学标准、美学要求.它包括两个方面:风是对文章情志方面的美学要求,骨是对文章言辞方面的美学要求.(11)

第五种看法认为:风骨是对文意的进一步分析,它一方面有情的因素(表现为风),另一方面有理的因素(表现为骨).(12)?

我认为以宗白华先生为代表的第五种观点较为的当.他说:我认为骨和辞是有关系的.但词是有概念内容的,词清楚了,他所表现的现实形象或对于形象的思理也清楚了.结言端直就是一句话要明白正确,不是歪曲,不是诡辩,这种正确的表达就产生了文骨.但光有骨还不够,还必须从逻辑性走到艺术性,才能感动人,所以骨之外,还要有风,风可以动人,风是从情感中来的中国古典美学理论.既重视思想-表现为骨,又重视情感-表现为风.(13)

为了避免将风骨简单地等同于情感与思想,张海明先生又继续申说其意:所谓风是文气的一种特殊表现,用现代术语来说,它大致相当于作者的情感倾向.骨,理当指作品中的思想倾向.(14)辨析渐趋精密.但我觉得若从刘勰作此篇意图立说,更惬人意.

风骨一词,本是当时品藻人物的流行话语.如《晋书·赫连勃勃载记论》云: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宋书·武帝纪》云: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特.本义大致指人的内在风神.刘勰将之用于诗文评,用流行的新词来申说旧意,是典型的以复古为通变的做法.他首先把风的意义加以深化:

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

诗能感化人心,首在起情,所谓诗可以兴是也.能起情者谓之风,所以也可谓风是情之基.那么骨又作何解释?《说文》云:骨者,肉之核也.风之核曰骨.骨是理之基.若稍作引申,实际上刘勰认为风和骨都根源于人心对于道的两种领会:直观(化感)的领会叫做风;理智的领会叫做骨.两者本是主体修养的两个方面,落实为文字内容就叫做情感和思想,而就二者在文章中所产生的效果而言又叫做风力(感发的力量)和骨鲠(逻辑的力量).

刘勰并不停留于枯燥的概念辨析,而是直接切入到具体的为文之道: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作者的情感通于化感之本源,自然情思宛转,动人心魄;思想通乎大道,体物无遗,必能立意昭然,遣词精确.《神思》篇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无非情深;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都是练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