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中国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舞蹈与饮食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舞蹈与饮食的关系

时间:2021-03-12 01:21:55

相关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舞蹈与饮食的关系

本文乃作者小页聊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我们常常说少数民族能歌善舞,这是相对于汉族来说的。汉族人不是不善于歌舞,而是受文化模式、文化观念的限制。汉族人被封建礼教束缚得太久了。尽管早在几千年前孔子曾说过,乡下人一年四季辛勤劳作,难得放纵,腊月举行祭蜡活动的时候喝一点酒、唱一点歌、跳一个舞疯狂一下不算违反礼法,而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罢了,但是后人似乎并未深刻理解孔子的话,更不用说充分利用了。敢于豪饮和放纵的只有诗人之类,如醉卧长安街头的李白。

祭蜡活动

在文化上深受汉族影响的某些少数民族也像汉族一样,难得有歌舞自娱、彻底放松的时候,只有那些没有受太大影响的少数民族还在宴席间集体尽情狂欢。少数民族的饮食与歌舞相结合的习俗历史悠久,更早的情况不见记载,只能从考古文物中偶尔看到一些,从唐宋开始,记载逐渐增多并逐渐详细。如唐代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宴聚的时候“击铜鼓,吹大角,歌舞意昧乐”中,《太平御览》 卷一六九说“(夷人) 亲戚宴会,即以匏笙、铜鼓为乐”。

唐代云南的少数民族则“俗好饮酒歌舞" 南诏“每年十一月一日盛会客,造酒醴,杀牛羊,亲族邻里,更相宴乐,三日内作乐相庆,惟务追……每饮酒欲阑,即起前席奉觞相劝。有性所不能者,乃至前席扼腕的颡,或挽或推,情礼之中,以此为重。”《新唐书●南诏传》:“吹瓢笙, 笙四管。酒至客前,以笙推盏劝嚼。”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郡中春宴因赠宾客》一诗中有“薰草席铺座,藤枝酒注樽……蛮鼓声坎坎,巴女舞蹲蹲”的句子。

少数民族舞蹈

宋代人朱辅在《溪蛮丛笑》中记载今天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一带的少数民族“秋冬之交,聚饮以为乐,名日吃乡”。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则记载得更加详细:“饮酒以鼻, 一饮至数升,名‘钩藤酒’,不知何物。醉则男女聚而蹈歌。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争相握而歌,妇人吹笙在前导之。贮缸酒于树荫,饥不复食,惟就缸取酒恣饮,已而复歌。 夜疲则野宿,至三日,则五日或七日方散归。”

满族的先人鞣羯人在渤海时期,“官民 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宛转,号日‘踏锤’”。金代的女真人沿袭先人喜爱歌舞的传统,连皇帝都即席起舞。到了清代,喜好歌舞的习俗进-一步发展,成为每宴必舞。在-次宴请部落长的宴会上,“酒数巡,兀喇部落新降将布占泰起舞,奴酋(努尔哈赤)便下椅子,自弹琵琶,耸动其身。舞罢,优人八名,各呈其……内弹琵琶,吹洞箫,爬柳箕,氽皆环立,拍手唱曲,以助酒兴。”成书于13世纪的《蒙古秘史》说:“蒙古之庆典,则舞蹈筵宴以庆也。”

满族舞蹈

明代人陈文写在《景泰云南图志。腾冲军民指挥使司志》中说:阿昌族“种秫为酒,歌舞而饮,以糟粕为饼,晒之以济贫”。明代陈第的《东番记》也记载台湾高山族“时燕会,则置大罂团坐,各酌以竹筒,不设肴,乐起跳舞,口亦乌乌歌曲”。明代洪武年间人邓廷宣作的《琼州黎民图》第二十六幅绘有人们围着酒坛举行饮宴歌舞娱乐的情景,还赋诗一首:“燔黍汗樽古未遥,酒狂跳鼓自陶陶,痴黎本识尊亲义,谷熟歌甜乐圣朝。”注文解释:“黎人无节序,每于十月后稻熟作酒,群相聚会;或遇婚配喜事,名为作亲家,亦群聚宴饮,择空地置酒数坛,宰所畜牛、羊、鸡、鸭、犬、豚之类而烹之。男女席地而坐,饮以竹竿,就坛而吸,互相嬉闹,尽醉为节。酒醉吹铜角系跳鼓为乐,或以木为架,置鼓其上,一人鸣钲跳舞,谓之跳鼓。”

高山族

清代海南黎族“至冬酿熟,椎牛聚饮,各伐鼓为欢”。清代记载台湾高山族饮食时歌舞的文献更多也更详细:“酒酣歌舞, 夜深乃散”,“饮酒不醉,兴酣则起,而歌而舞。舞无锦绣被体,或着短衣,或袒胸背,跳跃盘旋如儿戏状;歌无常曲,就见在景作曼声,一人歌,群拍手而和。”“遇吉事, 则衣皆白色,群聚饮啖;醉后歌唱跳舞以为乐。”藏族“逛林卡”时间从藏历五月初一开始,十五日达到高潮。节日里人们走出家门,携带酥油茶、青稞酒和各种食物来到郊外的林子里,一边喝着青稞酒、酥油茶,一边弹着六弦琴,唱民歌,演藏戏,间有打扑克、下棋、甩骰子等娱乐,或在收录机里放出音乐,伴着乐曲翩翩起等等直到傍晚,大人小孩才带着浓烈的醉意,一路欢歌笑语回家。

藏族“逛林卡”

过去富有人家还要召集民间艺人到他们的设宴地点敬歌献舞,兴尽方散。“逛林卡”节日起源于古代西藏人充分利用长冬后短夏中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时间外出郊游,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传说古代日喀则的男人们在这个时间到远郊朝见“莲花佛”,而家里的妻儿则带上食品,汇集到近郊来迎接“拜神得福”的亲人归来,然后聚于路边的林子中聚餐,后来则成为固定的节目。

许多少数民族的舞蹈名称与饮食有关,如哈尼族的“碗舞”,维吾尔族的“顶碗舞”,锡伯族的“烧茶舞”、再现各种醉态表现陶醉于欢庆丰收的场面的醉舞,苗族的“油茶舞”,布依族的“粑棒舞”,新疆回族地区流行手持“三炮台”茶碗而起舞的“盖碗舞”,贵州仡佬族在婚礼中由领舞者执手帕带领众人在屋前场地上围圈,沿逆时针方向边唱边跳的“酒礼舞”等。后来被文艺工作者整理出来的舞蹈还有如湖南城步苗族的“油茶舞”,它是根据饮食礼仪中姑娘或媳妇从厨房端出茶盘、把油茶分给客人、收回茶盘等动作编排出来的。

苗族的“油茶舞”

布依族说:“吃粑没有打粑乐。 ”因为布依族打制粑粑的时候除了“直冲”打法与周围其他民族相同之外,还有一种是“横打”,即以一根木棒穿上一砣上百斤的大圆青石,人持两端,一举一放,青石落在粑槽里。不论是直打还是横打,都是几个人打一槽,边打边转,脚步频频移动,手臂一张一弛,腰一起一伏,有明快的节奏。后来有人把这种动作编演成为“粑槽舞”。

苗族的板凳舞是在宴会中酒至半酣时,人们随手抄起身边的两个小板凳互相击打出鼓舞的节奏,邀请客人所跳的舞蹈。尤其是主人送客人出门的时候,主人和帮主家陪客的寨邻总免不了提着板凳,在院坝或在路口或在宽平的路上跳起这种舞蹈。苗族的舞蹈特点是乐器同时也是道具,如以芦笙作为道具和乐器的芦笙舞,还有击鼓为节奏的鼓舞。而板凳舞苗语原义。这种舞蹈主要流行在黔东南的黄平、凯里、麻江一带和黔西南部分苗族地区。

参考资料《中国饮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