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1 米芾行书集联欣赏2 米芾尺牍最美的字3 王献之行书间架结构92法4 邵弥《行草书十

1 米芾行书集联欣赏2 米芾尺牍最美的字3 王献之行书间架结构92法4 邵弥《行草书十

时间:2023-02-03 14:15:47

相关推荐

1 米芾行书集联欣赏2 米芾尺牍最美的字3 王献之行书间架结构92法4 邵弥《行草书十

米芾行书集联欣赏

集字《春联》

上联:鸡鸣晓旦

下联:燕舞阳春

上联:神猴辞岁

下联:金凤迎春

上联:雄鸡唱韵

下联:大地回春

上联:鸡声天下曙

下联:春意海南潮

上联:鸡鸣天放晓

下联:政改地回春

上联:金猴留恋丰收年

下联:彩凤欢啼盛世春

上联:万户桃符新气象

下联:群山霞彩富神州

上联:金鸡喜唱催春早

下联:绿柳轻摇舞絮妍

上联:金鸡报晓改革似春风化雨

下联:彩凤朝阳腾飞如旭日升华

上联:人寿年丰金猴辞岁归帘洞

下联:民安国泰玉羽司晨报晓春

上联:春回大地喜庆新春闻鸡起舞

下联:福满人间欣逢盛世跃马扬鞭

上联:紫燕迎春一路东风歌大治

下联:金鸡唱晓九州时雨润小康

米芾尺牍最美的字

1.余结体欹侧,取势左下角,运笔厚实有力。

——《张继明帖》

2.僚笔画灵动,起笔颇重,富有特色。

——《叔晦帖》

3.藝(艺)天真自然,不矫揉造作。

——《叔晦帖》

4.故取势欹侧,险而不怪。

——《叔晦帖》

5.祕(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之气势。

——《叔晦帖》

6.孫(孙)线条灵动轻柔,沉着痛快。

——《叔晦帖》

7.異(异)轻重提按,转换自如,潇洒飘逸。

——《叔晦帖》

8.值左右肥瘦对比明显,欲右先左。

——《叔晦帖》

9.襄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

——《叔晦帖》

10.道沉稳不俗,线条生动活泼。

——《叔晦帖》

11.慶(庆)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撇画充满节奏感。

——《叔晦帖》

12.晋笔墨饱满流畅,结体布白,疏密相间。

——《李太师帖》

13.书 自由放达,线条粗壮有力。

——《元日帖》

14.書(书)线条变化莫测,布局出其不意。

——《李太师帖》

15.若 落笔迅疾,纵横恣肆。

——《李太师帖》

16.篆 运笔潇洒,结构舒畅,舒展自如。

——《李太师帖》

17.谢 微向左倾,取欹侧之势,于险劲中求平夷。

——《李太师帖》

18.敬 真率自然,痛快淋漓。

——《李太师帖》

19.真由细到粗,过渡自然,变化有致,逸趣盎然。

——《李太师帖》

20.張(张)自然超逸,毫无雕琢之痕,线条多变不重复。

——《李太师帖》

21.氣(气)线条轻重顿挫,韵律感十足,轻盈圆转。

——《李太师帖》

22.氣(气)连带出其不意,转折处方劲有力却不死板。

——《元日帖》

23.審(审)运笔刚劲强健,具奔腾之势,筋雄骨毅。

——《张继明帖》

24.第自由放达,倾侧之中含稳重。

——《张继明帖》

25.復(复)婀娜多姿,骏快飞扬。

——《张继明帖》

26.令线条流畅自如,字体取纵势。

——《元日帖》

27.行体势侧倾,欲左先右,欲扬先抑。

——《张继明帖》

28.長(长)向左下倾斜,增加跌宕跳跃的风姿,线条厚实。

——《张继明帖》

29.间肥瘦疏密相结合,稳中求变。

——《张继明帖》

30.薛取势险峻,却不怪异,流畅自如。

——《珊瑚帖》

31.题运笔灵动洒脱,筋骨硬挺。

——《珊瑚帖》

32.得风神俱全,笔墨干练。

——《珊瑚帖》

33.香沉着古雅,强劲有力。

——《元日帖》

34.北行笔朴实厚重,结体端庄灵动。

——《元日帖》

35.永点画灵活小巧,生动活泼。

——《元日帖》

36.可起收随性,注意细节。

——《元日帖》

37.他左右结构交相呼应,流动飞舞。

——《元日帖》

38.成体势俊迈,张力十足。

——《元日帖》

39.深结构富抑扬起伏变化,出其不意。

——《张继明帖》

40.谱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肥瘦对比强烈。

——《元日帖》

41.发用笔浑厚,稳而不俗。

——《元日帖》

42.新运笔刚劲强健,具奔腾之势。

——《元日帖》

43.勿笔画排叠而出,变化莫测。

——《元日帖》

44.佳点线面结合,灵动飞舞。

——《元日帖》

45.何线条连贯洒脱,神韵俱出。

——《元日帖》

46.戎倾侧之中含稳重,力量感十足。

——《元日帖》

47.武起笔沉着,主笔飘逸潇洒,随势而变。

——《李太师帖》

48.登飞动洒脱,神采超逸。

——《中秋诗帖》

49.楼用笔中锋直下,秾纤兼出,落笔迅疾。

——《中秋诗帖》

50.作左细右粗,对比鲜明。

——《中秋诗帖》

51.窮(穷)中宫微敛,重心平衡,又长画纵横,舒展自如。

——《中秋诗帖》

52.淮结构紧凑,运笔潇洒。

——《中秋诗帖》

53.銀(银)点画精致,肥瘦适度,毫不做作。

——《中秋诗帖》

54.光线条飞舞舒畅,干净利落。

——《中秋诗帖》

55.育结字率意放纵,用笔俊迈肆意。

——《中秋诗帖》

56.损左右呼应,舒展自如。

——《中秋诗帖》

57.無(无)笔势飞动,提按转折挑,曲尽变化。

——《中秋诗帖》

58.撑用笔多变,正侧藏露交替。

——《中秋诗帖》

59.轮自然超逸,毫无雕琢之痕。

——《中秋诗帖》

60.如连贯自然灵活,潇洒飘逸。

——《中秋诗帖》

61.桂落笔迅疾,过度连贯。

——《中秋诗帖》

62.萬(万)秾纤兼出,提按起伏自然超逸。

——《中秋诗帖》

63.珎(珍)肥瘦相同,对比强烈鲜明。

——《中秋诗帖》

64.珍点画细节处理巧妙生动,空灵自由。

——《中秋诗帖》

65.焚裹锋起笔,上大下小,平稳严肃。

——《海岱帖》

66.日小巧而不轻飘,充实细腻。

——《海岱帖》

67.短平中求变,圆转自如。

——《海岱帖》

68.眠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俱全,主笔突出。

——《海岱帖》

69.少细节完美,随心所欲。

——《海岱帖》

70.往字形欹侧,变化中寻求统一。

——《海岱帖》

71.還(还)疏密简繁对立,融合巧妙。

——《海岱帖》

72.之灵动之感溢于言表。

——《海岱帖》

73.何重视整体气韵,兼顾细节。

——《海岱帖》

74.乐顿挫提按,沉着痛快。

——《海岱帖》

75.邑主笔突出,潇洒闲散。

——《乐兄帖》

76.辨老不枯,润不肥,灵动轻盈。

——《乐兄帖》

77.時(时)用笔遒劲,浑然天成。

——《乐兄帖》

78.蒙线条跳跃,气息连贯。

——《乐兄帖》

79.廪对比鲜明,出其不意,不拘一格。

——《乐兄帖》

80.任取势欹侧,灵活多变。

——《乐兄帖》

81.而线条虽纤细,却老辣坚挺。

——《乐兄帖》

82.念平稳有韵味,肥瘦相结合。

——《乐兄帖》

83.走随遇而变,独出机杼。

——《乐兄帖》

84.塵(尘)撇画独特鲜明,处理巧妙,不落俗套。

——《乐兄帖》

85.能线条飞舞轻盈,力量感强。

——《乐兄帖》

86.景空灵干练,韵律节奏呼之欲出。

——《箧中帖》

87.遗风格特立独行,随心所欲。

——《乐兄帖》

88.起轻重对比强烈,主笔拉长。

——《箧中帖》

89.明间架结构具有个人风采,露锋入笔,凸显个性。

——《箧中帖》

90.家用笔抑扬顿挫,节奏感强烈。

——《参政帖》

1.青横画排布停匀,线条凝练。

2.凌左右挪移,字形从左右结构变为上下结构,稚趣横生。

3.耻线条厚实,篆籀意味浓。

4.屈撇长而劲挺,利如壮士佩剑。

5.牵重心下移,结构率意。

6.秋笔画内敛,结构端正。

7.錦(锦)上下错落,疏密对比鲜明。

8.舒粗笔厚重有力,细笔劲而坚挺。

9.射左收右放,布白奇绝。

10.柏浓墨重笔,仪态端庄。

11.疑末笔变平捺为反捺,字势内收。

12.鶴(鹤)左右相向,中宫收紧,字势端厚。

13.物左右错落,笔画圆转遒丽。

14.忘体势宽博,提按鲜明。

15.軀(躯)线条瘦劲,结体左窄右宽。

16.冲点线结合,竖画如利刃。

17.霄上下开合,体宽势紧。

18.龜(龟)疏密相间,字势欹侧。

19.厭(厌)内盈外虚,反捺笔微收而势外拓。

20.衢笔画肥厚,末笔竖画向左带出,状如柳叶。

21.慎笔势翻转连绵,率意奔放。

22.一露锋起笔,提衄之法尽寓一笔之内。

23.断悬针内擫竖,状如强弓,米芾典型竖笔之一。

24.亭字体纵长倾侧,竖钩以柳叶状收笔。

25.詩(诗)提按分期,横画俯仰变化。

26.新左密右疏,笔势连贯。

27.湖最后一点向右平托,再向上带出,米芾独特写法之一。

28.辨笔画缩放变化,竖画浑厚圆劲,略向内擫。

29.天撇捺左右舒展,圆润有力。

30.何露锋起笔,提按节奏鲜明。

31.機(机)单根线条粗细变化,轻重交互,势险而稳。

32.常上疏下密,重心低稳。

33.林伸缩异度,姿态横生。

34.人撇捺如柳叶,体态生动。

35.歌上重下轻,先放复收。

36.政笔画内敛,字势稳重。

37.獻(献)用笔轻重,变化自如,一点逸出,分外精神。

38.書(书)线条方中寓圆,横画向右上微斜。

39.盡(尽)牵丝劲挺,细笔似待发之弓箭,遒劲锐利。

40.畢(毕)上小下大,竖画雄浑有力,若深林之乔木。

41.至点画寓使转之中,性情发形质之内。

42.前运笔遒转有力,顿挫分明。

43.謝(谢)用笔方而厚实,竖画直下不欹,愈显严整。

44.流笔画遒劲丰润,体虽疏而势不散。

45.傳(传)高低错落,无乖无戾,奇趣横生。

46.缘笔画雄健贯通,参以篆意。

47.底上下欹正相生,点画裹锋,意含其中。

48.味点线面结合,提按用笔分明。

49.震籽势欹侧,方圆兼备。

50.羅(罗)笔画粗重细挺交相呼应,节奏鲜明。

51.長(长)笔画俯仰变化,姿态横生。

52.學(学)笔画瘦挺,结体上宽大下矮小。

53.願(愿)左右两部相似,写法渐变,婉美华丽。

54.為(为)结体内敛,笔画圆融。

55.列点画饱满,线条雄壮圆浑。

56.威绵密疏阔,笔方势圆。

57輿(舆)左右开合变化,轻重相同,颇具中和之美。

58.風(风)上聚拢下开阔,势稳而宽博。

59.樯左右相离,形散神聚。

60.浮粗重圆浑,遒媚劲健。

61.蟾小大变化,密处不透风,疏处不走马。

62.陰(阴)重心右移,笔势连贯,长短相间。

63.無(无)横画波折起伏,如孤舟横江渚。

64.深中宫虚空,字势离而不散。

65.夷形不平而势不倒,如临大节,而不可夺。

66.軒(轩)刚毅雄特,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

67.我呈左倒之势,欹侧如醉仙。

68.涣藏锋起笔,笔画肥厚,拙朴凝练。

69.彦上紧下松,笔画藏锋内敛。

70.集左重右轻,横画向左伸展而右内收。

71.春字势稳重,体态雍容宽绰。

72.殿撇捺左右舒展,中宫愈显紧收。

73.神字势微收,末笔拉长,更显雄武神纵。

74.初方中寓圆,刚柔兼备。

75.郎笔画坚挺,折直劲迅。

76.案点画呼应变化,意态无穷。

77.壁上宽下窄,若秀岭危峰,奇绝自生。

78.襄用笔翻转连绵,笔势轻重变化,清秀脱俗。

79.陽(阳)筋骨外露,势紧而劲。

80.漁(渔)轻重安排,出人意料,浓淡得宜。

81.華(华)藏锋而丰骨现,端厚如贤士。

82.握线条瘦劲有力,连绵而来。

83.翩体方势圆,笔画提按,节奏鲜明。

84.湛上部瘦挺内收,下部圆浑外阔,趣味自生。

85.具笔画呈外拓之势,极具张力,若飞走之流柱。

86.區(区)笔笔露锋,线细瘦而筋骨劲,充满峭绝之气。

87.漫笔画方圆兼备,字势天真率意。

88.辭(辞)高低错落,横斜字平。

89.能笔笔飞动,提按跳跃,富有节奏。

90.鬼字势规整,方中寓圆。

王献之行书间架结构92法

明代僧弥最美行草书札

明代邵弥《行草书十八札卷》

此卷是邵弥写给一位叫令和的十八件信札,装裱成一个卷子。令和即邱旼,字令和,是当时著名篆刻家,亦工诗。

金俊明称邵弥十八笺“正当与王氏十七行雁行墨苑”,并说“吾言匪阿,可为知者道耳”,尽管很诚恳,但还是言过其实,倒是谢稚柳跋“此僧弥十八札,并出于行草,拙茂有致……独其书法亦复出入晋宋,前人论之详矣”朴素而实在。

邵弥草书

邵弥《致公远札》

邵弥草书 扇面

邵弥行书 手卷

邵弥(约1592-1642)字僧弥,号瓜畴,又号长斋,灌园叟,青门隐人,芬陀居士。长州(今不苏吴县人)。其性迂癖不谐俗,好学而多才艺。工诗文书画,擅山水,喜画兰花、水仙。远宗荆、关、黄、王,近学吴门诸家,面貌多样,具有"清瘦枯逸,闲情冷致"的风格,画如其人。“画中九友”之一。

邵弥书法学二米父子,楷书法钟繇,此卷后金俊明跋“僧弥书得髓二王,旁涉北海,并臻其胜,晚得戏入襄阳之室。姿致奕奕,更觉绝伦超群矣。”襄阳即米芾。此卷书法写的十分流利,草法纯熟,文气十足,这是当时许多文人的书法共性。

宋代书法:韵外之致意在笔先

【淳化秘阁法帖】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陈寅恪先生曾经深情地写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无独有偶,李泽厚先生亦曾在其经典之作《美的历程》中,从宏观角度鸟瞰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论及宋代,他如是写道“中唐以来,世俗地主逐渐取代门阀贵族,这一社会变化由赵宋而确定下来,也正在这一时期,真正展开文艺的灿烂图景,普遍达到诗、书、画各艺术部门的高度成就,风格繁多,个性突出。”书法艺术历数千载之演进,在宋代亦达到了一个高峰。与宋代山水画一样,宋代书法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趣味与美学特色:不满足于追求事物的外在形似,而要表达出内在风神,作品不过是通过笔墨借以表达书法家不能不尽主观心意灵气的形式。在书法美学理论上,文艺韵味、意境、情趣的讲究,成了宋代书法美学的中心。

古人论及书法,有“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之说。宋代书法,承唐继晋,开创了一代新风。“尚意”也就是说书法家在作品中张扬个性,表达性情,不受法度拘束,任由感情自然流露,纵横驰骋。宋代书法,承唐继晋,上技五代,开创了一代新风。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出内府秘阁所藏历代名人法书,命人编《淳化秘阁法帖》10卷,摹勒枣木板,将历代名迹汇于一帙,且摹勒精细,成为后世“法帖之祖”。《淳化秘阁法帖》对于古代书法名迹的保存与流传起到了重要作用。《淳化秘阁法帖》的面世,打破了古人学书必求真迹的限制,同时也打破了前人法度,书法家注重意趣,强调主观表现,开辟了新的道路。宋代书法,尚意之风为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宋书不是简单否定唐人,也不是简单回归晋人,禅宗“心即是佛”“心即是法”,影响了宋人的书法观念,而诗人、词人的加入,又给书法注入了抒情意味。在强调意趣的前提下,宋代书法家重视自身修养,胸次高、读书多、见识广,为前人所不及。宋人尚意,表现在书法上,就有着异与唐代的、不同的审美风范。重行草、崇流美的尚意书风,韵外之致,意在笔先,不仅在当时成为一种时尚,而且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开创尚意书风的,便是中国文化史上少有的全才苏东坡。苏东坡诗词文章,雄放豪迈,开一代新风。他倡导的文人画,成为中国绘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的书法造诣深厚,居“宋四家”之首。苏东坡书法转益各师,自成一家,其书早年姿媚流美,中年端厚圆劲,晚年性稳意沉,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用笔厚重劲健而又纵横洒脱,融雄伟与清逸于一体,笔势欹斜而神气横溢,开尚意一代书风。苏轼书法美在“妙在藏锋”“淳古遒劲”“体度庄安,气象雍裕”“藏巧于拙”,有“气势欹倾而神气横溢”的大家风度。有《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作品传世。

苏东坡开创尚意一代书风,其后的米芾风樯阵马,黄山谷长枪大戟,把尚意书风推到了极致。

米芾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他诗文俱佳,书画自成一家。他绘画上创“米氏云山”,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他在书法也有极高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米芾书法上不为法囿,下笔奇纵变幻,痛快淋漓,有风樯阵马、快刀利剑之势,《苦溪诗卷》《蜀素帖》是其杰作。米芾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又称“米襄阳”“米南宫”。

黄山谷即著名诗人黄庭坚。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黄庭坚书法独树一格,不愿步前人陈迹,力求创造自家面貌,最突出的成就是行草书。他用笔善藏峰而巧于顿挫,逆入平出,变化丰富,如长枪大戟,气势宏伟。有《诸上座帖》《松风阁诗》等传世。

在“宋四家”中,蔡襄年龄最大。蔡襄是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他曾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蔡襄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蔡襄书法取法晋人,正楷端重沉着,行书温淳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行书尺牍》流传至今。

苏、黄、米、蔡为大家,前三家书法都具有开创精神,奇纵雄放,意态昂扬,体现了尚意的时代精神。除了这几个大家之外,宋徽宗赵佶所创的瘦金体,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瘦金体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宋徽宗书法笔画瘦硬,初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杂糅各家,取众人所长且独出己意。赵佶瘦金书“天骨遒美,逸趣霭然”,又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所谓“如屈铁断金”。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很多,有名的有《楷书千字文》《芳诗》《夏日诗贴》《怪石诗贴》《牡丹》《风霜》《大观圣作碑》《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瘦金体草书千字文》。明陶宗仪《书史会要》推崇瘦金书,“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宋代周密曾在《癸辛杂识别集·汴梁杂事》中记载:“徽宗定鼎碑,瘦金书。旧皇城内民家,因筑墙掘地取土,忽见碑石穹甚,其上双龙,龟趺昂首,甚精工,即瘦金碑也。”元柳贯《题宋徽宗扇面诗》:“扇影已随鸾影去,轻纨留得瘦金书。”赵孟对瘦金体评价很高,“所谓瘦金体,天骨遒美,逸趣蔼然。”

除了上述大家、名作之外,宋代的阁帖收集也有很大成就。唐末五代,战乱不已,宋立国后广收前代墨迹,精拓成册,称为《淳化阁法帖》。阁帖收入上古仓颉至唐百名书家书帖419件,被后世称为“法帖之祖”。其后,《大观帖》《续阁帖》《戏鱼堂帖》相继出现,帖学风行天下。在宋代,书法家不仅看重创作,而且又重视对创作经验的总结,苏东坡、黄庭坚在题跋中都有对书法创作的经典论述。米芾所作的《海岳名言》,谈到运笔、布局等问题,见解独到。他所著的《书史》,更是后人研究宋以前书法名作的重要参考资料。

宋代金石学的兴起,对后世亦有重大影响。著名学者、河南大学教授佟培基曾这样写道:古人将重大事件用文字刻于铜器或石碑上,以求长久传世。这些金石刻辞成为后人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依据,在宋代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金石学。宋人搜集铜器、拓片并进行研究,形成一种风尚,《考古图》《博古图》《金石录》等流传至今,成为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有宋一代,重文抑武,文化极度繁荣,书法艺术较之前代注入了更多的个人情思与生命活力,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表现性艺术,尚意书风对后世影响巨大,至今仍然为世人所重。

宋代的书法革新运动标志着行草书艺术从追求技巧的时代跨入超越技巧的时代。著名书法家沃兴华曾说,在追求技巧的时代,人们视技巧为书法美的首要因素,因而着眼于作为创作对象的客体,将汉字的字画和结体锤炼到尽善尽美的地步。在超越技巧的时代,人们将主观意识看得高于一切,自我审美意识可以而且必须反映到字体的结构和点画之中,对其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因此,它特别强调作为创作主体的书法家本身多读书,提高修养的要求就是由此产生的,这是艺术观念的一个重大发展。

书法艺术是一条滔滔不息的大河,由宋入元,经明、清,流入现当代的河床后更加汹涌澎湃。明清之际,开封书坛风云际会,群星璀璨,涌现了周亮工、李鹤年、李铁麟、仓景愉、萧亮飞、朱祖谋、纯阳子、徐炳麟、丁一敬、黎孔等书法名家,开封书法文化绚烂多彩,名重一时。

当开封书法艺术的长河流入到现代时,古城开封更是人文荟萃,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全国堪称一流的书法名家。靳志、许钧、关百益、丁康保、郦禾农、张贞、张友兰、孙乐天、李子培、郭凤惠等均是近代书法的名家。新中国成立后,开封书法出现繁荣景象,谢瑞阶、郝世襄、许成琮、陈玉璋、武慕姚、于安澜、庞白虹、傅隐戈、李白凤、叶桐轩、孔宪易、牛光甫、桑凡、靳选、刘庚三等是活跃于书坛的著名书法家。即使是在文化凋敝的“文革”期间,开封的书法艺术活动仍未中断,成为全国最先恢复大型书法艺术活动的城市之一,并且举办了两次影响很大的群众书法展。

上世纪80年代,开封书法进入全盛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中青年书法家。1988年,全国第四届书法展览举行,开封参展作品17件,入选量居全国市级城市第一,排在16个省之前,成为现代书坛公认的书法大市。1984年开封市书法家协会成立后,开封书法进入兴盛时期,涌现出一大批饮誉当代书法界的知名书法家。

进入20世纪以后,开封书法艺术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巅峰时期。,开封申报“中国书法名城”成功。开封这座有着100余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500余名省书法家协会会员、2800余名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的书法大市拥有了当之无愧的荣誉。

有远远高于现实的构建,就有能力召唤后代。人们有理由相信,历史上有着丰厚沃土、一直处于领率群作地位、从古至今大家辈出、群众基础坚实的开封,书法艺术有璀璨夺目的过去,也一定可以迎来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1 米芾行书集联欣赏2 米芾尺牍最美的字3 王献之行书间架结构92法4 邵弥《行草书十八札卷》5 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