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面对恐惧才能消除恐惧 带你了解猩红热!

面对恐惧才能消除恐惧 带你了解猩红热!

时间:2020-06-18 07:43:58

相关推荐

面对恐惧才能消除恐惧 带你了解猩红热!

在中国,猩红热流行了大约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医籍史书曾对它有过详细记载。在20世纪前半叶,人们一提起猩红热,便会谈虎变色。此病以其病情危重、致死率高而成为当时一种可怕的传染病。但如今,猩红热已属于一种可治、较轻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我国中医界人士曾奋起迎战,从面对该病不知所措到逐步认识疾病的本质,继而在医疗实践中创造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曾经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在近代疾病防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今天,就带大家来好好了解一下这个疾病。

猩红热,中医称“烂喉痧”“疫喉痧 ”“烂喉丹痧”等, 民间俗称“喉痧”“番痧”。猩红热这一西医病名,是近代学者丁福保于1909年翻译日本医书从日文移译而来的。我国对此病最早的记载始于18世纪 30~40年代,尤在泾在《金匮翼》中曾提到诊疗烂喉痧的吹喉药方锡类散,并注明为友人张瑞符所传。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五疫门》中记有数案:“喉痛 , 丹疹, 舌如硃, 神躁暮昏。”

猩红热病在我国 18世纪还仅是零星偶发,至19世纪开始大面积流行, 且愈演愈烈 , 每次流行都使成千上万人丧失生命。史书记载曾有四度大流行, 第一度流行于 1785 年, 第二度流于 1840年, 第三度流行于1856年, 第四度流行于1901年, 加上零散流行达数十次之多。

虽然一开始医家们束手无策,但是经过不断地钻研和摸索,终于得到了一些进展。医家们首先将猩红热与一般咽喉病及其他痧症逐渐区别开来,他们认识到猩红热必须兼备烂喉、发痧两大主症,缺一不可。同时及时总结了前人的诊疗经验, 根据病程发展过程,制定出治疗五大法则,即疏达、清散、清化、下夺、救液,奠定了中医治疗猩红热的基本大法。

我们应该感谢前人为我们做的努力,两百年来,在西医有效抗生素问世之前,我国医界利用祖国中医药挽救了无数人的宝贵生命,他们前赴后继,孜孜求索,在当时有限的医学认知条件下,总结整理出一套治疗瘟疫的经验,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现在就给大家好好分享一下这个财富,让大家对这个疾病有一个清楚的认知。猩红热在中医上是一种感受猩红热时邪(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腐烂、全身布发猩红色皮疹、疹后脱屑脱皮为特征。

临床上一般将猩红热分为三期,每一期都有很明显的特征,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家长学会了以后,就可以自己在家给孩子辨辨证。

猩红热的三个分期

●前驱期这个时期孩子的症状和感冒发烧很像,这是因为猩红热时邪多数情况下都会联合不正之气(冬天多是寒邪)从口鼻入侵体内,而咽喉分别是肺和胃的门户,所以时邪最终会到达肺胃之中。当过了潜伏期(1~7天),时邪就会化为热毒,热毒不仅会在体内肆虐而且还会沿着经络到达咽喉部,加上此时肺部受影响较大,所以就会出现高热畏寒、头痛、无汗、咽喉红肿疼痛、化脓、影响吞咽等症状。

●出疹期 前驱期一般不会超过24小时,绝大多数的宝宝会在发热的24小时内进入下一期——出疹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出疹,这是由于肺主皮毛、胃主肌肉,而毒热就潜藏在肺胃之中,加上其生性好动、易走窜的特性,很容易沿着经络一路到达表皮,表现在外就是皮疹。这种皮疹一般最早见于颈部、上胸部、腋下和腹股沟处,一日之内很快就能遍布全身。皮疹为红色细小丘疹,呈鸡皮样,抚摸时有砂纸的感觉,用手指按压皮疹可见皮疹的红色退去,变成苍白色,但是十余秒后就会恢复红色。

由于此时病位较深,影响到了胃,而舌苔是由胃气所生,所以反映在舌象上就是舌苔脱落,舌面光滑鲜红,舌乳头红肿突起,形似草莓,像这种“草莓舌”的症状主要是提示我们疾病已经到达了主要阶段。除此之外,口唇周围苍白的“环口苍白圈”以及皮肤褶皱处更加密集的皮疹、还伴有出血点的“帕式线”,这些症状都能作为疾病的诊断标准之一,大家可以仔细对照。

●恢复期 从出疹开始一周左右的时间,大部分宝宝的症状都已经开始缓解,这时候正式进入到恢复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症状就是脱屑脱皮,这时候很多家长就会担心自己的宝宝会不会落下伤疤。实际上,这种疾病痊愈以后一般不会有伤疤或者是色素沉淀等,所以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只是注意不要让宝宝随意抠挠,以防感染。

说到药物,我给大家推荐三黄片和五福化毒丸,这两种药物主要针对出疹期的宝宝,清热解毒的功效非常好,也很适合小孩子。用量前者每次2~3片,一日3次,后者每次1丸,一日2次即可。如果宝宝有猩红热的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到医院进行系统的治疗,至于这两种药物家长可以酌情配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由于患上猩红热,宝宝身上皮疹会较多,所以不推荐大家使用推拿手法,不过可以用一些食疗来代替。

教您怎么吃才适合

银花、桑叶各10克,芦根15克,淡豆豉6克,粳米60克,前四味共煎3~5分钟,去渣滤汁,加粳米煮粥,白糖适量调味后食用。每天1剂,连服2天,主要用于猩红热初期。

疾病后期建议家长使用养阴润肺生津的食物,麦冬山药粥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麦冬、沙参、生地各10克。鲜山药50克,粳米50克。先将前3味药煎取汁,再将鲜山药、粳米放入药汁共熬成粥,煮至烂熟时即可食用。每天1剂,连食3~5天,适用于猩红热恢复期。

猩红热,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感染。不过成年人对毒素有一定的抵抗力,即使感染也未必表现为猩红热。儿童则不然,一旦遇到,往往起病急、病情重、易传染,很容易引起小规模流行。

关于预防,通风和消毒是关键。孩子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15分钟。孩子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用过的手绢等要用开水煮烫。当有猩红热流行时,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玩具、家具要用肥皂水擦洗一遍,不能擦洗的,可在户外暴晒1~2小时。

要想避免被猩红热“迫害”,就要有一个健康的体质,除了合理饮食、规律运动之外,家里也要及时通风,让孩子远离人多的地方,方方面面都考虑到,孩子肯定会越来越健康的。

文|圆力

编辑|浅梦

漫画|八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