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插曲】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读《论语》18

【插曲】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读《论语》18

时间:2018-07-24 23:45:16

相关推荐

【插曲】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读《论语》18

18

JJ:

你好!你写于1月10日的信,我收到已有两月之久,今天才给你回信,请一定谅解。其中原委,我会在这封信的最后给你再解释。

你在信中说,你已经很久没有读《论语》,觉得这些枯燥的东西,提不起你的兴趣。所以在这段时间,你选择去读了些你觉得有趣的书,并列举了一个书单给我。

我觉得你的感受再也正常不过。我也如此。而且以我的人生经验而言,我认为任何一个人都不会例外。曾国藩曾在他的读书方法中提到“刚日读经,柔日读史”,在我的理解当中,就有这层意思在。经者,从具体事务当中归纳出来的道德原则,史者,对于抽象道德原则的具体事务演绎。或者说:经是理论,史是应用。或者说:史是经的载体。或者说:经为体,史为用。或者说:史是盐水,经是其中的盐。所以你想一想,尽管人人都离不开盐,却从来没有人去直接食用盐。所以日日夜夜的读经,就像天天去喝高浓度的盐水一样,总会让我们的味觉产生抵触,总会让我们有一日觉得枯燥难耐。

换句话说:离开了盐,人一定会生病。但是人们摄取盐,依旧喜欢将之溶解在食物当中化而不见。我觉得道德生活之于全部生活的功用,恰恰就像盐之于人体健康。任何人失去了道德生活,那么他的生活一定会生病。但是道德生活也不可能成为任何一个人生活的全部,如果真的是那样,那么那种道德生活中所包含的道德,也一定不是人间普遍的道德,并且经不起推敲。

所以你想想,为什么曾国藩要一日读经,一日读史呢?是不是就是要有意的去排除读经可能带来的枯燥,以及用史来印证经,用经来参透史。某种意义上,史是别人的生活,是我们可以间接获取人生经验的人类生活的样本,所以读史,就是在扩大我们的生命体验,就是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当中走进更多人的生活,用来给我们的生活提供参考,用来使我们更深刻的去体会经所包含的那些道理。如果说我们用经来指导我们个人的生活,或者用我们个人的生活来实证经,是一种道德实践。那么是不是读史,就是一种间接的道德实践呢?

所以要经史并读,恰恰说明离开了实践的道德,是虚无的道德。离开了实践的道德,一定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而这,正是你觉得读《论语》,有时会觉得枯燥的原因。所以我也建议你,阅读《论语》,可以有很多中方式。可以在某一段时间内,猛攻猛打,目的是搞清楚其基本的内容,熟悉其基本的含义。而等这个阶段过去之后,又可以将之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得空时随意拿起,随意翻开其中任何一页,随意阅读其中的几句,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仔细的想一想其中的意思。而随着我们的人生经历的不断丰富,以及我们通过阅读其他书所获取的间接人生经验的积累,我相信我们一定会逐渐体会到其中非凡而深刻的意义。有人曾这样评价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一定马上读,但一定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近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一定也还会有人去读它。我觉得将这段评价放在《论语》之上,也是无比恰当。

而《论语》中,也有这样的句子——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6)请你注意“游于艺”3个字。这里的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6种。你说就道德生活所占的全部生活的比重而言,或者说对于道德生活的重视而言,这世上又有什么人可以超出孔子?但是从“游于艺”3个字来看,可见孔子也不是一个乏味的人、一个枯燥而无趣的道德先生。因为孔子也深知道德不可以悬空于具体事务与具体生活,道德其实可以很鲜活的承载于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学、算术这样的活动当中。所以真实的孔子,深谙体用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灵动的人。

其实在孔子的时代,艺术的种类,还远远没有现在这么丰富。除了他所提到的六艺,像小说、绘画等艺术形式,还未出现。孔子在研习道德之余,顶多也就是“游于艺”,或者从《诗经》当中寻找一些可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般用来磨砺道德的具体载体。但是我相信在孔子的时代,如果有更多的艺术种类,他老人家也一定会抽空去关注一下这些东西。以之为研习自己道德生活的工具。所以你在不读《论语》的这一段时间内,所读的那些书,我认为均属于“游于艺”的范畴。这些阅读对你是有价值的。而且对于你将来再次读《论语》,也是有价值的。因为这些阅读的体验,终究还是增加了你的人生经验,扩大了你对于生活的认识。某种意义上,世界上所有的书,讲的都是一回事,就是人们对于这个世界和对于生活的理解,所以世界上的所有的书,本质上其实都是一本书而已。

在你罗列的书单中,我注意到有《明朝那些事》以及《王阳明》这两本书,这个信息激起了我强烈的兴趣。因为你可能不知道,我是王阳明的忠实粉丝。所以既然你从这两本书中已经对于王阳明有了一个自己的认识,那么这一次,在这封信里,我就专门给你讲一讲我心中的那个王阳明,希望能和你一起再次深入认识一下这个人。

以我的认识而言,我觉得王阳明的一生,大致是这样一个故事。

年轻的时候,按照那个时代的传统,修习儒家学说,也是遵从那个时代的特征,修习儒家学说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通过国家的人才选拔制度,成为国家公务员,进入国家的官僚系统。但是尽管目的是功利的、或者不自觉的,终究在这个过程中熟悉了儒家学说的基本内容。尤其是所谓的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随后,开始意识到儒家学说的宗旨,亦即“修身”的主要目的,与当时大环境下谋求功名的目的之间,存在一个极大的冲突。也就是当时大多数的人,名义上读圣贤书要修齐治平,暗地里却只是为了功名利禄货色名利。于是开始彷徨、迷惘,有一段时间,游离于佛教、道教,以及军事和文学当中,借以消解人生的精力以及期望寻找新的人生方向,或者重心。

再之后,又有转折。遇见真的儒者(真正的儒学践行者,非功利的儒学修行者),受到启发,觉得通过学习,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亦即领会到圣人一词语,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可以通过实践和修行达到的人生境界。于是立志,要以成圣为人生的追求。

而在此之后,在追求成圣的道路上,又是遭遇到困难重重。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当他按照朱熹所指出的方法去修行的时候,发现这条道路似乎行不通。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不具备成为圣人的资质。开始怀疑人人可以成圣可能是一种错误的说法。

关于儒家修行的方法,《大学》里的说法很简洁。其中的三条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而对于八条目的解释,朱熹的观点是: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指的是次序。亦即:如要平天下,先要治国;如要治国,先要齐家;如要齐家,先要修身;如要修身,先要正心;如要正心,先要诚意;如要诚意,先要致知;如要致知,先要格物。而如此一来,自然就将修行的下手处,放在了格物致知上。而朱熹又对格物致知这样解释:探索一切事物的内在原理,直到豁然贯通。

王阳明最早的时候,其实就是按照朱熹的方式去修行。比如他曾和朋友一起,为了了解竹子当中所蕴含的原理,日夜面对着竹子苦思冥想,希望从竹子中格出知来,却一无所得,反倒给病倒了。

其实你若细想,也会发现朱熹的修行方法,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因为世界上的事物太多了,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如果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将一切事物的原理探索明白,这本来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样,岂不是在根本上,就堵死了人们从格物致知继续前进的道路。

王阳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怀着对于朱熹的修行方法的强烈怀疑的基础上,再加上他不断的思考和人生实践,他终于在39岁那年,在贵州龙场的某一个夜晚,领悟到了儒家学说的真理。他的原话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思大概是:在每一个人的人性当中,就已经包含了全部的圣人之道,向外物去寻找这种道,是错误的做法。这一事件,史称龙场悟道。

龙场悟道,是王阳明人生的关键转折点。亦是儒家学说得以在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再次崛起的重要节点。此时,王阳明的大体思想脉络已经显现——他与朱熹的关键区别,在于朱熹是向外求道,他是向内求道。他也开始意识到,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指的并不是次序,而是一件事不同的说法而已。亦即在王阳明看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这几个词语当中的身心意知物5个对象,其实是一个东西,而格致诚正修,只是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说法而已。

所以朱熹和王阳明思想上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各自对于《大学》的理解不同。梁启超说:所以最难通者,为什么想要诚意先得穷理,理穷之后意为什么会诚,这两件事无论如何总拉不拢来。又说:朱熹教人有两句重要的话: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上句是诚正的功夫,下句是格致的功夫。换句话说,进学是专属于求知识方面,与身心修养无关系,两者各自分道扬镳。对于《大学》所谓“欲什么先什么”那种层累一贯的说法,不独理论上说不通,连文义上也说不通了。

而王阳明则原创性的对于《大学》中的“致知”二字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以此为出发点,建立了自己的学术宗旨。王阳明认为“致知”当中的“知”,指的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这“良知”,就是不学而能的是非之心。“致知”当中的“致”字,大约就是“实证”、“体认”、“实践”的意思。所以“致知”二字,就是体认自我本身就具有的是非之心的意思。

而紧接着,为了让“致知”和“格物”发生关系,王阳明又将“格物”当中的“物”字,解释为“事情”,“格”字解释为“正”。这样再将“格物致知”4个字联系在一起解释,就是:要在人生每一件具体的事情当中(格物),体验自身所具有的是非之心(致知)。亦即做事的时候,要根据是非之心,将其处理的尽量适宜,而在将事情处理的尽量适宜的过程中,同时体验自己的是非之心。而这样一来,格致诚正自然和诚意正心又顺理成章的联系在一起了。因为我们既然在每一件事情的处理上,都是按照自我的是非之心将其处理的十分适宜,那么长此以往,我们的意念自然会变的真诚,我们的心也自然会归于中正。

而支持王阳明的此一理论的关键哲学原理,在于他的心物合一之观点。王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这样一来,我们立马就会明白,王阳明的学术,的确不仅能够让《大学》里的格致诚正修连为紧密的一体,并且能够马上让修行的落实点,放在具体的事情之上。至少我们立马会有这样一个感觉:人生之修行,的确不能悬空于具体的人生事务。或者说:我们要致力于修养,必然要将之落实在我们人生当中的每一件具体事务当中。

那么简单的说,王阳明的意思是不是这样:在人生当中所遇到的每一件事情上,根据自己的是非之心,将这个事情摆正(格致);将这个事情摆正了(或者说处理的十分适宜了),自然意念会变的真诚,心思会变得端正(诚正)。而这个过程,就是修身。所以格致诚正修,根本上就是一回事。而不是关于修行的次序。

而如果你将来有机会再多读一些儒家的经典,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儒者,为了能够让修行有一个入手点,总会提出一个宗旨出来。然后让自己的学说,处于这个宗旨的统领之下。按照王阳明的说法,这个宗旨就好象是船的舵,有了它,学问就有了大头脑,没有了它,学问就会陷入支离破碎。这也好像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观,总得有一个大的信念,而我们对于人生和世界的认识,总是在这个大的信念之下,或者说被凝练在这个大的信念之下。

孔子说他的学问是“一以贯之”,这个一就是“忠恕”二字。

孟子提出“集义养气”之说,我们也可以认为孟子所有学问的宗旨就是“集义养气”(集义是方法,要求每一件事情上追求适宜;养气是效果,指的是每一件事情都处理的适宜之后,自然会变得浩然之气长存)。

朱熹常说的两个字是“诚敬”,这也是他的宗旨。

其实像这样的宗旨,有些人将之称为话柄,可以有很多。诸如:明明德,克己复礼、思无邪,都是如此。但是大多数的人都相信这个世界是一元论的,所以大多数人都倾向于相信这些不同的宗旨,说到底都是一回事。恰如我前面给你说:这世界上所有的书,本质上就是一本书而已。

而王阳明所提出的宗旨,共有两个。前半生是“知行合一”,后半生是“致良知”(当然这两个宗旨,本质上也是一回事,只不过是为了宣讲学问的方便)。

关于知行合一,我的理解是:没有见诸于实践和行为的知,其实不属于知。一切人生的学问,不管是儒家还是佛家还是什么,我相信一定应该是实证的。亦即:如果一个人天天在口头上说应该去帮助别人,说的天花乱坠,但是在实践当中,根本没有这样去做,那么这个人的学问,就一定是假的。这个人,也是假的。王阳明最着名的着作叫做《传习录》。这传习二字,来自于论语。意思就是说,我们要反省,我们有没有把我们所宣讲的道理进行真正的实践。如果我们实践过我们在宣讲的那些话,那么这些话就靠得住,我们就是一个真的人。如果我们只是讲一讲,自己却不按照自己所讲的这样去行为,那么这些话就是假的,我们就是一个假的人。

而致良知,其实不过是知行合一的翻版。致,就是在具体的事情上去践行,良知,就是是非之心,那么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了。

除此之外,我还想说一点,希望引起你特别的注意,那就是王阳明虽然被后世尊为圣人,但是请你要了解,王阳明抵达这个境界的过程,也是经历了千难万险,九死一生。也就是说,他的学问真的是来自于百死千难,他也在这个过程中,经历过无数的痛苦和煎熬。他也和我们一样,在走向美好的道路上,遭遇过无数的反复。《孟子》里有一句话叫“盈科而行”。意思是水在前行的道路上,在遇到坑洼处的时候,必然先要将这些坑洼填满之后,才能继续往前。我相信王阳明和这世上的所有人一样,都经历过这个过程。我也相信,我们自己,在遇到人生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依旧不见起色的时候,千万不要气馁,请相信一切的努力都不会白费,请相信当我们的努力将我们人生中的坑洼填满的时候,我们自然会继续前行。

王阳明的故事的尾声,就是王阳明终于达到了他的梦想,他用自己的一生,实现了一个目的:最终成为了一个美好的人。按照儒家的说法,就是成圣了。他死的时候,他的学生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夫复何言。我在想:每个人终有一死,如果能在死去之前,能得到一个光明的心(明明德),成为一个美好的人(修身),该有多好。

以上这一段,大概就是我所理解的王阳明的故事。只是我觉得对于现在的人而言,说什么“成圣”之类的话语,似乎有些和这个社会环境格格不入。也不易引起年轻人的注意。所以我想,我们能不能换个说话,恰如我前面已经做的那样,将“成圣”这个词语,改为“成为一个美好的人”,你觉得是不是会感到更亲切?而让我们的人生的追求,如果成为“成为一个美好的人”,你是不是会觉得更靠谱一点?

而就我的理解,“成圣”这个古老的词语,用现代的语言翻译,其实就是“成为一个美好的人”。

王阳明曾讲过一段非常有趣的话,大概意思是说:孔子是圣人,但是孔子之外,也有许多其他的圣人,诸如尧舜禹文王周公。那么这些圣人的共同之处在哪里呢?王阳明认为如果以黄金为比喻,那么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是因为这黄金的纯度。孔子是圣人,文王也是圣人,共同之处就在于他们都是纯度都是99%的黄金。但是就才华和力量而言,可能孔子和文王不一样,这只不过意味着就份量上说,孔子可能是1000两黄金,文王是1001两黄金。如是而已。所以普通人,人人都可以成圣,正是从纯度上而言,而不是从份量上而言。如果一个人一味的追求才华、能力,那么所造成的结果可能是:黄金的纯度不断降低,到了最后,尽管这才华和能力所造就的份量是一顿,但是其中黄金的含量早已被铜铁所淹没。但是如果一个人,只求黄金之纯度,不求才华能力之大小,根据自己的天赋,最后努力的结果哪怕只是一两金子,那么我们也认为这个人足以和孔子比肩,也是圣人了。而这,就是人人可以成圣的根本意思。

所以你想一想,大学里的教授,就一定比扫地的环卫工人美好吗?我认为“成为一个美好的人”这句话当中的美好二字,首先指的就是一个人的品德。而不是品德之外的任何东西,诸如财富、名声、职位等等。这品德,就是黄金的纯度!而品德之外的一切,只不过是份量。所以我认为只要品德先达标了,就像我们得先从纯度去认定这物品已经是黄金了,才能去衡量这黄金份量的多少。而不是先去看份量,再去看纯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一个品德美好的环卫工人一定是一个美好的人。而一个品德败坏的大学教授,一定是一个不美好的人。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价值观的核心。

而现在让我们回到你信中的内容中来。你在信中说:这里只有利益,为了利益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一包方便面,一瓶饮料,乃至一勺子菜,都是我们每天为之“奋斗”的东西。那么我想问你:当你每次面临这种事件,面临这种内心冲突的时候,你有没有仔细的追问过你的内心,从而根据你内心中的是非之心,对你所要采取的行为进行过审视和判断?

这一包方便面,一瓶饮料,一勺子菜,得到它,如果只是能够满足你一时的身体的满足和舒适,那么你去追求这些东西,其实是在另一方面伤害到你!而且你追求这些东西的过程,一定会使得你变得狭隘,而不是豁达。使得你趋向于走向不美好的方向。

但是克服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又是艰难无比。所以知行合一之说,只能在艰难的实践当中逐渐去体验、逐渐去达到、逐渐去巩固、逐渐去完善。知行合一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达到的境界,更不是一旦达到就无需去继续呵护、继续完善的一个静态的状态。知行合一一定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我想王阳明假设能活200岁,那么他对于知行合一的实践,也一定会进行200年,而不是某一天获得这种状态了,从此就从心所欲的活下去。绝对不会。而这就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往这个方向努力的去前行,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只要坚定的往这个美好的方向走下去就好了。这是人生最关键的事情!

所以我也要给你说说,我为什么给你的回信,这一次拖延了这么久。其实仔细的追究,我又何尝能比你好到哪里去?实际上,我又何尝不是和你一样,也在我的生活当中,为了一包方便面,一瓶饮料,一勺子菜,而和你一样,在苦苦的钻营。所以每一天,我都在想:先把事关利益的事情处理好,再给你回信。而每一天,又有一包方便面、一瓶饮料、一勺子菜出现在我面前,所以我之所以耽误了给你回信,实在就是为了我生活中的那一勺子菜而已。

实际上你可能也知道,我一直想写点东西。今年,我也有一个写作计划。我扪心自问,会清楚的知道,我写这些东西,可能要远比我去写一些所谓的科研和学术上的八股文更有价值,但是在面对利益的时候,在想到这些八股文会给我带来潜在的利益的时候,我又往往会屈服于利益。所以我的写作计划,一拖再拖。给你的回信,一拖再拖。所以我要说的是:其实我写给你的每一封信,目的并不完全是对你说教,而是为了给我自己警醒,提醒我自己,我要向一个更美好的方向前行,告诉我自己,我一定要朝着成为一个更美好的人的方向上去努力。如是而已。所以请你一定要了解:大多数的人的人生,大同小异,大多数的人,都会在朝美好前进的时候,遇到很多的困难,遇到很多的需要去克服的诱惑。而这些东西,其实本质上,都是一包方便面,一瓶饮料,一勺子菜而已。

但是我终究还是坐在这里,给你写这封回信了。这封信,我断断续续写了一星期。而与此同时,我也开始了我的新的写作计划。去做一些我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了。换句话说:我正在努力克服我生活中那一包方便面、一瓶饮料、一勺子菜所带给我的诱惑,正在更积极的去执行知行合一的理念,在我生活中这些具体而细微的事情上,去尝试着格物致知。而我希望,你也能够和我一起努力,去在你生活中每一件细微而具体的事情上,知行合一,致良知。

我相信具体的努力,一定是始于微不足道的事情。不要小看一包方便面一瓶饮料一勺子菜。今天我们能够战胜这几样东西,在这几件事情上知行合一,那么明天,我们就会在更大的功利面前,再一次坚定的走向正确的行为选择。而更远的将来,我们就有可能成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我相信人生的修行,一定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如果我们每一次的行为,都能让我们变得更美好一些,那么我们已经在走向美好的道路上了。

而如果抱着这样的信念,我相信即将出狱的你,更不必担心你将来出来之后,究竟要干什么?只要有这样的信念,我相信你出来之后,一定会干一行,爱一行,成一行。干什么无所谓,但是干什么,都会干成、干好。请相信一个更美好的自己,一定在岁月的不远处,静静的等着你。

这次就说这些。我会抽空再给你写信。祝顺利。

小舅5月20-30写成并修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