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传奇事迹简介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传奇事迹简介

时间:2020-10-05 11:00:31

相关推荐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传奇事迹简介

詹天佑简介

秋,京张铁路开工百年纪念日到来之际,“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铜像的揭幕仪式,亦在张家口南站的隆重举行,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这座近三米高的铜像醒目地矗立在车站前,象征着詹天佑这位近代最功勋卓著的爱国铁路工程师,其精神和功业像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中国人民心中。

詹天佑画像

作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是第一位深入研究中国地形地貌,并结合当时的国情设计并修建铁路的工程学者。厚积薄发的专业知识,来自于他早年留学海外,并在美国知名高等学府进行系统学习的经历。

1872年,洋务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年仅12岁的詹天佑随即在香港参加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前往美国留学,成为祖国派遣的第一批三十人的官派留学人员中最年轻的学子。日后,那一批留学生中仅有的两名学士学位获得者中,詹天佑便占有一席之地。

五年后,詹天佑顺利从纽海文中学业毕业,并在同年五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精心研读铁路工程专业。四年的校园生活中,他始终坚持刻苦学习,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1881年终于获得了耶鲁大学的毕业证书,并亲手撰写题为《码头起重机的研究》的精彩毕业论文,获学士学位,衣锦还乡。

归国后,为了实现自己以专业技术报效祖国的宏愿,詹天佑不辞劳苦,周旋于权贵与列强之间,穷尽半生的光阴,终于完成了此生最卓越的成果--设计并建筑京张铁路,完美奠定了中国铁路基建事业的基石!

詹天佑时代背景

被誉为“中国近代工程之父”的詹天佑,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一个破落茶商家庭。虽然家道中落,然而天性聪明好学的詹天佑依然勤勉上进,对机械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时常沉迷其中,乐此不疲。父母见儿子小小年纪便已显现出过人的天赋,内心十分欣喜,他们知道,只要用心栽培,这孩子长大后,必有一番不俗的作为。

京张铁路图片

然而19世纪末的中国,清政府的统治势力在西方列强的不断进逼,以及国内各方星火燎原的革命运动的冲击下,已然岌岌可危。身逢乱世,科研工作者注定要走一条比常人更为坚辛的道路。

1873年,晚清洋务运动兴起,12岁的詹天佑怀着报效祖国的梦想远赴大洋彼岸的美国留学,并在187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四年的光阴在这里度过,詹天佑不仅圆满完成了学业,更掌握了过硬的铁路工程学专业技术。

1881年,意气风发的詹天佑学成归来,立刻投入到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中。可是由于清政府腐朽的政治制度,以及列强凶悍、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中国的铁路建设项目迟迟难以推进,不仅技术力量远远落后于英美等西方国家,就连中国工程师的地位也在国际上普遍不被看好。

在此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詹天佑毅然着手组织起京张铁路的建设,并于1904年至1909年这四年间,克服了无数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迎来了京张铁路的全面通车!这不仅是中国铁路工程史上的伟大奇迹,也是近代中国人民的骄傲!

詹天佑的女儿

1887年3月27日,时年26岁的青年才俊詹天佑与19岁的谭菊珍在双方亲友的见证下缔结连理。

詹天佑与家人合影

婚后,夫妻恩爱,先后孕育了八个孩子。五个儿子先后成年,事业有成,而詹顺蓉、詹蕙颜、詹蕙筠等三个女儿则完全继承了母亲的美好品性,亦令夫妻二人颇感欣慰。

三女之中,顺蓉、蕙颜,先后嫁做人妇,蕙筠长大后也远赴美国开始她的新生活。人生已过知天命之年的詹天佑依然忙碌在祖国铁路修建的事业上,日复一日,直至风霜渐渐染白了两鬓。

彼时,长女詹顺蓉及女婿王金职一直陪伴在他身旁,成了他事业上的优秀伙伴和无可取代的精神支柱。

詹顺蓉夫妇早年曾随詹天佑参加粤汉路修筑工程。身为香港大学工学博士的王金职曾任京汉铁路总工程师,凭着丰富的铁路修建知识及过硬的勘测技术为詹天佑提供了不少帮助。在工程进展最艰难的岁月里,一家人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一次又一次走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境。

在这期间,和詹天佑一起参与铁路修筑的好友,有的坠入深涧,不幸牺牲;也有的难耐困苦的处境,选择了放弃。而詹天佑始终坚持着,他相信,这条由中国人自主设计的铁路一定能够在神州大地上蜿蜒纵横,承载起万吨列车。

然而不久之后,帝国主义者为了阻止詹天佑继续修建铁路,竟秘密绑架了詹顺蓉夫妇,致使詹顺蓉惨死。

痛失爱女,令詹天佑心如刀绞。然而这位伟大的工程师并没有就此放弃他钟爱一生的事业,他以实际行动告诉世人:西洋人做不到的,中国人一样可以做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