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200字范文 > 传统习俗被人淡忘时 唯有家乡的美食 才能唤醒家乡年味的记忆!

传统习俗被人淡忘时 唯有家乡的美食 才能唤醒家乡年味的记忆!

时间:2024-06-14 00:36:19

相关推荐

传统习俗被人淡忘时 唯有家乡的美食 才能唤醒家乡年味的记忆!

现在的春节,有了全年无休的商超,大家再也不用费尽心思地囤积年货。新衣服早早就穿上身,不再留到大年初一了,贴春联很少人用浆糊,春节晚会还是年年都播,但早已沦落成我们刷手机的背景音。没有小孩会熬一整夜守岁,人们年初一的起床时间也是越来越晚。

当这些春节传统习俗逐渐被人淡忘时,唯有家乡的美食,才能唤醒大家对于家乡年味的记忆。

北京特色小吃

对老北京人而言,过年的餐桌上少不了老北京小吃!这不仅源于北京小吃上千年的历史传承,更因为它融合了老北京汉族、满族、回族百姓在艰苦生活中积累的智慧结晶。

腊肠

四川人与腊味在很久以前就结缘了。最初的时候,四川人做腊味是因为肉类珍贵,冬天储存不易,抹盐薰制后,在寒冷干燥的冬天风干就能够保存更久。在物质短缺的年代,腊肉、腊肠和熏鸡就是四川年夜饭的大菜,过年吃腊味、熏肉的习惯也保留到了今天。

古蜀味道 四川麻辣香肠农家自制腊肠特产¥55.8淘宝月销34购买

笋烧肉

笋烧肉是江浙地区年夜饭餐桌上的常见菜,江浙地区春笋的产量丰厚,从前保鲜、制冷条件差,家家户户都会在春天把吃不完的春笋制成笋干,过年吃笋烧肉的习俗也就一直延续了下来。把制作笋烧肉的五花肉抹上红糖,先通过炸制走一遍油,走油肉色泽红润,酥烂不腻,与爽口的笋干搭配相得益彰。笋在中国人心中有高风亮节、节节攀登的意思,过年的时候吃笋也代表了对新一年更加向上的愿望。

由饺

油角又叫角仔,是广东地区过年的必备美食。用面粉加鸡蛋、猪油还有适量的水搓成油饺的外皮,包入炒过的花生、芝麻及砂糖,给油饺捏出好看的花边,最后放入锅中油炸,口感香酥又甜蜜。临近春节的时候,广东的家家户户都要炸油角,为求来年的日子也像油饺一样油油润润、富富足足。

杀猪菜

在东北部分地区还保留着过年吃杀猪菜的传统。把酸菜、肥肉、血肠放在大锅里炖,调味简单,在炖煮猪肉的同时加入酸菜,等到菜、肉煮熟,再把灌好的血肠倒入锅内一起炖煮。杀猪菜分量大、做法简单,象征着丰收与富足,也是一道经典的东北年夜菜。

粘豆包

“粘豆包”也叫“年豆包”,顾名思义,就是过年时包的年饽饽。在东北,家家户户到了冬天,尤其是过年的时候,一定会包粘豆包。一次制作的数量,足够一家人吃上一个冬天。直接把蒸熟的粘豆包放置在外面,孩子们想吃的时候就把它往暖气片上一贴,呼呼地就热了。

佛跳墙

福建人讲究煲汤滋补,佛跳墙是福建地区年菜中一定会出现的一道料理,这道菜所用了几十种食材非常珍贵,像海参、花胶、鱼翅等等。做法也相当讲究,各种食材通过煎、炒、烹、炸多种方法处理后,码好上汤和绍兴老酒,使其充分融合。吸收了几十种食材的鲜气精华,汤汁的味道独特的浓郁。

香辣肘子

3公斤大小的肘子,端上桌,取的便是个好彩头——湖南当地人管这叫做“扯皮有劲”,意为“过去的不开心都结束了,要迎来的是又一个新年,要脱胎换骨,从新开始”。

饺子

山东人过年,重头戏还是在那顿饺子上。就着馒头吃菜后,一家子开始坐下来,一边看春晚,一边围着桌子和面粉、擀皮儿、包饺子,等候新一年的到来,俗称“熬年”。在12点以前把饺子煮熟,待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便长了一岁,故此这顿饺子也叫“增岁饭”。要注意的是,山东人大年三十除夕夜吃的饺子,是素馅的,里面多是些白菜、豆腐之类,取来年“素净平安一整年”之意,

炸丸子

一般到年二十八后,河南人就要开始炸年货了。炸鱼、炸麻叶、炸丸子、炸藕夹、炸火肉等,炸得装满一盆又一盆,在年里用来做汤或者炖菜、蒸菜之用。年货刚炸出来热乎着时最好吃,常常是一边大人炸,一边小孩子过来抓一把或盛一碗吃开了。

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了,年味却越来越淡了,过年越来越没啥意思了。其实,“年味”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记忆中,关于年味的回忆总是美好的,不管是那如期而至的皑皑白雪,还是压在枕头下的几块压岁钱,还有那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记忆中的年味当然更离不开那顿年夜饭,家人无论多远都要赶回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一年来发生的好玩的、有趣的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